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章印象蒙古(2 / 2)


  犹如一座上天赐予的天然宝库,蒙古的矿产资源和自然资源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在开发启用这些资源的同时,蒙古政府也正在积极推行多种保护措施,力求在现代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

  蒙古荒野保护区内开满鲜花的草甸和落叶松木材

  军事与外交政策

  从地理版图来看,蒙古夹在中俄之间。身边的两个国家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不弱,蒙古将如何自处?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今天,中俄两国与蒙古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关系,这一点从蒙古的军事与外交方面即可见一斑。

  ◎军事力量:小规模的精干部队

  蒙古军队全称蒙古人民军,创建于1921年,目前在役总兵力约有2万人,包括边防部队5000人,内卫部队900人,建筑部队1500人,民防部队500人,另有预备役部队13.7万人。

  这支武装力量由国防部和公安部两个系统组成,国防部下辖作战部队、通信部队、航空部队和各省军事处、乌兰巴托和达尔汗两个卫戍区军事院校等,公安部下辖边防部队、各省公安处等。

  蒙古的地面部队拥有650多辆战车,装甲侦察车、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840辆,牵引炮、火箭炮、迫击炮和反坦克炮将近1000门。空中部队有米格-21战机、mi-24武装直升机、运输机等60多架,地空导弹300部。

  蒙古军队是一支精干的职业部队,正从冷战时期的重型部队向现代化军队转型,当前比较缺少现代化装备,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里也极少参战。自1999年起,这个国家开始派遣特种部队成员奔赴西撒哈拉、刚果、阿富汗等热点地区,世界各国从此得以一睹蒙古军队的风采。

  进入21世纪以后,蒙古除了继续与俄罗斯保持传统军事交流以外,还和美国、印度及北约等国家和组织展开了多次军事演习活动。2003年,蒙古与美国举行了首次“可汗探索”双边军演;2005年,蒙古人民军参与了北约在科索沃的维和任务;2009年,蒙古、美国、印度、韩国和柬埔寨派军在乌兰巴托进行“可汗探索”多国维和军事演习;2010年,蒙古向阿富汗派驻军队;2012年,蒙古派遣维和部队奔赴苏丹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2014年,蒙古又与美国、韩国、日本、法国等23个国家进行“可汗探索”多国联合军演;2015年,当“可汗探索”多国联合军演于蒙古再次举行时,中国也首次派兵参演。

  在美国参加演习的蒙古士兵

  频繁的联合军演不仅使参演的各国军人达到了更高的战术水平,更为蒙古军队带来了更大的益处。正如蒙古军某参谋长所说:“联合军演提高了蒙古士兵的训练水平,也提高了蒙古的国际声誉。”

  ◎外交政策:从周旋两国到“永久中立”

  自建国以来,蒙古长期受到苏联政权的控制。苏联政权解体以后,这个国家开始有机会独立解决本国问题。最近20多年以来,它渐渐与中俄两大邻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蒙古国本来就是一个地缘政治极其特殊的国家,一方面要坚定地选择民主化和市场经济道路,另一方面要坚持“多支点”“平衡”的外交政策。它借助自身优势,频频周旋于中俄两大国之间,努力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对于中俄来说,蒙古的广袤领土一直是个缓冲平台。成为缓冲平台的蒙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不得不对强大的邻居怀着复杂的心态,他曾说:“与中国和俄罗斯打交道很难,而我们要同时与这两个国家周旋。”

  永久中立国

  什么是永久中立国?永久中立国是指将永久中立奉为国家政策的国家。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它们都将奉行中立政策。在全世界将近200个国家中,目前已有7个国家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并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承认,其中的典型代表是瑞士,其他6个国家分别是奥地利、瑞典、芬兰、爱尔兰、哥斯达黎加和土库曼斯坦。

  蒙古国家大呼拉尔(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可提议讨论内外政策的任何问题。

  在巧妙的周旋之下,蒙古多年以来一直与邻国保持着睦邻友好、均衡等距的关系。2015年,三国关系出现一个微妙的变动。当年10月,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蒙古国将实行“永久中立政策”。

  对此,蒙古外交部部长普日布苏伦亲自做出了解释。他说,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25年,蒙古一直实行中立的外交政策,现在只是于法律层面上宣布了“永久中立国”而已。在中俄两个大国之间,“我们一直保持平衡、中立的外交政策,这种政策还会继续下去”。

  不管蒙古的这一举措是否能够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它已经指明该国的发展方向仍然是和平、均衡、等距离、多支点外交政策的拓展和延伸。

  2015年出席金砖国家峰会的蒙古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

  “草原之都”乌兰巴托

  蒙古是个名副其实的草原国家,作为这个草原国家的首都,乌兰巴托自然享有“草原之都”的美名。乌兰巴托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图拉河的北畔,市区里既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有零星分布的传统蒙古包。不同的建筑风格彰显出这座城市的复合之美。

  ◎漫长的发展史

  在蒙古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都城是创建于1639年的乌尔戈,蒙古语为“宫殿”之意。乌尔戈位于达库伦僧院,地处距离乌兰巴托400多千米的后杭爱省内。该僧院是蒙古佛教领袖第一位活佛哲布尊丹巴一世扎纳巴扎尔的住所,当时扎纳巴扎尔只有5岁。这座都城的建筑均用毛毡制成,便于在水草枯竭的季节里四处迁徙。据史料记载,乌尔戈沿着鄂尔浑河、色楞格河、图拉河一带至少迁徙了25次。在迁徙过程中,它曾几度更名,派生出多个奇奇怪怪的官方或非官方名字。

  1913年时乌兰巴托城的全貌

  在纪念成吉思汗诞辰800周年的音乐会上,身着传统蒙古服装的人们欢快起舞。

  1778年,库伦于现今的位置上定址,取名为毡城。后来,这座城市改称大库伦,意即大营地或大寺院,由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活佛统治。但是当时的清政府把外蒙古划为一个省级行政区,该省区的首府城市是乌里雅苏台。

  1911年,蒙古宣布“自治”,将大库伦定为“首都”,同时更名为京都库伦,意即都城营地。经过十几年的动荡变迁,它于1924年更名为乌兰巴托,意思是“红色的英雄城”。这次更名是为了纪念共产主义的胜利,乌兰巴托从此成为“自治”蒙古的正式“首都”。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俄罗斯人按照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在此建起了许多剧院建筑和政府建筑,同时他们还破坏了当地不少古老的蒙古僧院及寺庙。如今,这座城市的建设方兴未艾,一批著名的现代建筑正在相继立起,比如成吉思汗广场、政府大厦、歌剧院、美术馆、中央邮局等。另一批古典建筑也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和保护,比如博格达汗宫、喇嘛庙、博物馆等。

  ◎位于群山与草原中

  乌兰巴托处于内陆地区,海拔1351米。城市两面是连绵起伏的座座青山,一条源于博格达山脚下的图拉河蜿蜒流过,主要城区坐落于图拉河北岸,它的东西两面俱为辽阔的草原,也是城市发展的未来走向。这一带属于典型的大陆性高寒气候,冬季漫长寒冷,气温最低可低至-40c;夏季短暂炎热,气温最高可至39c。全年日照充足,早晚温差较大,年平均降水只有280毫米,一年中的大部分时日都是晴天。

  从建城之始到今日国都,乌兰巴托经过了300多年的漫长蜕变。如今,这座都城终于发展成蒙古的第一大城市,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工业与科技中心,蒙古政府最高领导机构和国际组织驻蒙机构大都设在此地。同时,它也是一座具有浓郁草原风貌的现代城市。

  乌兰巴托距离中国边境700多千米,距离俄罗斯边境500多千米,总面积为4700多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达到百万以上。市内被划分为9个区121个小区,9个区分别是巴彦祖尔赫区、巴彦格勒区、宋给纳海尔汗区、青格尔泰区、苏赫巴托尔区、汗乌拉区、纳来哈区、巴嘎诺尔区和巴彦杭盖区。这里居住着许多民族和种族,其中大部分为蒙古人,少部分为哈萨克人、杜尔伯特人;此外,还有一些巴亚特、达里岗嘎、乌梁海、扎格钦、达尔哈德、图尔古特、乌格勤德、乌干图等族。由于大多数居民都是年轻人,乌兰巴托被列入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全国的中心城市

  乌兰巴托城市面貌

  作为草原之都,乌兰巴托是全国有名的中心城市。在经济方面,国内大部分工厂企业集中在此,一边重点开采市区附近的煤矿资源,一边积极发展各种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其中的明星企业当属乌兰巴托市地毯厂,该厂出品的纯羊毛地毯多次获得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奖牌,此外销量看好的产品还有裘皮服装、山羊绒和驼绒制品等。

  在文化教育方面,乌兰巴托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教育中心,全市居民的文教程度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各地。据统计,全国共有8所高等院校,乌兰巴托即拥有7所,比如官方的蒙古国立大学、蒙古艺术大学、蒙古科技大学、蒙古农牧业大学,以及多个私立高等院校,此外还有100多所综合性中等学校。

  在交通运输方面,乌兰巴托成为全国的枢纽城市,该市建起了以公路和铁路为主,以空运为辅的立体交通网络。全市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北京一莫斯科国家铁路干线通过乌兰巴托,贯穿了蒙古南北。它不仅在蒙古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还成为连接中、蒙、俄三国并继续延伸的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乌兰巴托还建有一套通往国内各省市的密集公路网。

  位于市区附近的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是蒙古国内最大的国际航空港,也是唯一一座国际航空港。每天有定期航班通往北京、莫斯科、伊尔库茨克、首尔、大阪、法兰克福、伊斯坦布尔等地,也有不少航班通往全国各地的省会城市。

  ◎著名的旅游城市

  身为草原之都,乌兰巴托并非只有一个身份,在成为国都的同时,它亦是全国闻名的一座旅游城市。

  成吉思汗广场是必游景点,矗立着成吉思汗坐像、苏赫巴托尔骑马铜像、国家宫、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中央塔、文化宫等。广场四周分布着另一些著名景点与大型建筑,西面有蒙古国家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扎纳巴扎尔美术馆;北面有兴仁寺博物馆、蒙古服装中心、婚礼宫殿、蒙古艺术家展览馆、国家游乐园;东面有蒙古国立现代美术馆、戏剧博物馆等。附近的甘丹寺地区分布着甘丹寺、976美术馆、野生动物馆、巴德马埃加寺、巴怙拉仁波切庙。城市南郊还分布着博格达汗宫博物馆、翟山纪念碑、佛陀公园等。

  既然是旅游城市,节庆活动自然必不可少。乌兰巴托的节庆活动具有很多看点,最负盛名的当属那达慕和成吉思汗诞辰纪念。那达慕在每年7月中旬举行,开幕式上的威武仪仗队与摔跤、赛马和射箭三项传统竞技年年吸引着无数游客。成吉思汗诞辰纪念于每年11月上旬举行,届时,成吉思汗广场上会举行非常隆重的庆祝活动。

  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型节庆活动还有查玛面目舞蹈、冰上打羊拐比赛、建城节等。建城节尤为值得一提,它是专门为了纪念乌兰巴托创城而定的节日。在每年10月的最后一周,人们都会在文化宫、国家歌剧和芭蕾舞剧院举办一场盛大的音乐会。

  乌兰巴托是一座充满着巨大反差的新兴城市,城市里既有活跃的商机,也有悠远的佛音,既有身着阿玛尼的时尚青年,也有身着传统蒙古袍的游牧民,既有放荡不羁的反传统文化也有风情浓郁的传统表演。无论如何,这座千变万化的草原之城总会给每一位游客带来巨大的惊喜。

  “外蒙小香港”扎门乌德

  如果没有蒙古纵贯铁路这条生命线,它至今仍然只是戈壁沙漠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村庄。当那条连接俄、蒙、中三国最重要的铁路干线贯通以后,小村庄犹如被注入了新鲜血液,很快便于偏远之地呈现出一片盎然生机——人们把蒙古的扎门乌德称作“外蒙小香港”。

  ◎边境上的“道路之门”

  夜幕下安静的扎门乌德火车站

  这条铁路于1949~1961年间建成,大部分都位于蒙古国境内。从乌兰乌德站引出后,它在蒙古国内沿线经过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要地,如苏赫巴托尔、达尔汗、乌兰巴托、赛音山达、扎门乌德等。

  不少人会把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蒙古纵贯铁路相互混淆,其实二者很好区分,前者是横贯俄罗斯东西的铁路干线,后者是纵贯蒙古的铁路干线。蒙古纵贯铁路在俄罗斯的乌兰乌德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后,通向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与莫斯科。

  扎门乌德由此成为蒙古纵贯铁路的一个小小亮点,小城隶属于东戈壁省,距离首都乌兰巴托550千米。在蒙古语里,扎门乌德的意思是“道路之门”,这个名字如实反映了它的重要地位。扎门乌德位于蒙古与中国的交界地带,紧邻中国边境的二连浩特口岸,两地相距仅有9千米。早先,此地曾是北方游牧民族通往中国内地商队的一支重要通道,现在已成为蒙古南部边境最大的口岸车站,同时亦是中蒙两国之间重要的过境物资转运站之一。

  ◎火车站与广场

  交通要道对于人类居住地的影响极为重要,可能令一座城市沦为荒弃之地,也可能令一座村庄蓬勃发展。扎门乌德以前就只是一座荒凉的小村庄,在蒙古纵贯铁路的带动下,这座小村庄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几十年过去,它如今已成为蒙古对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全城总面积为46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仅有1万,下设两个行政村与若干国家机关、驻市单位、联检单位、企事业单位等。

  扎门乌德最醒目的地标建筑是位于小城南端的扎门乌德火车站。如果游客稍稍留意,便会发现这座建筑意趣盎然:它的尖塔部分为俄罗斯东正教风格,平顶部分为中国北方民居风格,穹顶部分又为蒙古包建筑风格。

  火车站虽然规模不大,但对于边境小城扎门乌德来说,它已经是全城最壮观的建筑景点。火车站广场顺理成章地成为全城人气最旺的地方,这座广场仅有千余平方米,一组台阶将其对半隔开,台阶上面属于火车站,台阶下面是临时停车场。广场的对面建有一座开放式公园,公园里矗立着一座民族英雄苏赫巴托尔的纪念碑。广场的周边建有几座欧式小高楼,均为旅馆和超市。

  与蒙古国内的城市相比,扎门乌德的商业气息非常淡薄,但在荒凉偏僻的戈壁沙漠里,在隔离久远的两国边境线上,这座小城已具备了基本的商业配套设施,银行、超市、旅馆、饭店一应俱全。基于此因,人们善意又慷慨地将它称作“外蒙小香港”。

  显然,扎门乌德的交通地位要远远高于商业地位。它是蒙古通往中国的重要铁路口岸,同时也是中国连接东欧各国的重要咽喉。经由该处的北京至莫斯科国际旅客列车,比绕道满洲里走西伯利亚铁路缩短了1000多千米。仅凭此项优势,扎门乌德便有足够的底气在中蒙两国交通史上留下自己清晰的名字。

  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

  “哈拉和林”的本意是黑圆石,但在蒙古历史上,它却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兴衰盛亡。这个名字在游牧民族的一处驻足之地悄悄崛起,既见证了大蒙古国四方来朝的荣耀时刻,也经历了分崩离析、国毁城亡的悲情历程。虽然哈拉和林留给后世的最终只是一片荒芜废墟,可是谁也无法抹杀它曾是蒙古帝国首都的光荣历史。

  哈拉和林遗址内额尔德尼昭寺遗存的佛塔

  ◎帝国的见证者

  自古以来,鄂尔浑河流域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青睐之地,人们在此修筑了不少城镇。当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以后,继续率领勇猛的骑兵部队征伐四方。1220年,他在以前属于克烈部和回纥部落的这片土地上,设置了一处军事供给基地。

  大银树

  据说蒙哥在位时期,蒙古大军从匈牙利抓获了珠宝匠威廉和雕刻家纪尧姆,两人在哈拉和林建起一株精美绝伦的“大银树”。大银树其实是一尊树状的银制喷泉,银树的根部有四只银狮子,每个狮子嘴里藏有一根管子,可以喷出白色的马奶,四只狮子中间又摆有四个盆子。树干里面藏有四根管子通向树顶,每根管子上端是一条镀金的蛇,从管子里会分别流出葡萄酒、马奶、蜂蜜酒和米酒。当银树顶端那个拿着喇叭的天使发出指令,醇美的饮料即会倾泻而下,流入下方的四个盆里。

  成吉思汗去世后,他的儿子窝阔台从亚洲和欧洲抓获或招揽了一批商人、高僧和能工巧匠,将基地扩建成一座巍峨的王都,并于1235年定名哈拉和林。这是一座具有中原汉族建筑风格和北方游牧民族草原生活特色的城市,城内建有大汗居住的万安宫,万安宫外设有两个居民区,一是附有市场的回民区,二是尽皆工匠的汉人区。此外,这里还有许多官员府宅及一批宗教建筑。

  13世纪中叶,随着大蒙古国的日益强盛,哈拉和林迅速发展成世界的中心。从东欧的莱茵河畔到中原的黄河岸边,从寒冷的俄罗斯草原到灼热的阿拉伯半岛,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都臣服于这座王都的权利和威势之下。大汗的一道道诏令从此发出,快速传向奔战于欧亚两洲的蒙古大军,与此同时,罗马教皇的传教士、南宋朝廷的使节团、波斯商人的驼马队、高丽王国的进贡者又纷纷汇聚而来。

  继窝阔台之后,贵由和蒙哥两位大汗也坐镇哈拉和林管理庞大的帝国。在此期间,哈拉和林的畜牧业、农业、商业、手工业、宗教、教育、科技和政治外交均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当时大蒙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就在哈拉和林尽情享受身为帝国之都的无上荣耀时,历史的洪流将它推入了低谷。忽必烈在上都(位于今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继位后不久,欲将帝国势力一路南扩,弟弟阿里不哥则据守北方的哈拉和林自称大汗,两兄弟之间爆发了一场王权之战。这场战争以阿里不哥的失败而告终,忽必烈随后建立元朝并迁都大都(今北京),哈拉和林失去了都城地位,渐渐沦为一个地区性的中心。

  14世纪中叶,四大汗国形成割据之势,元朝渐渐走向了衰落,后来随着明朝的兴起,它被赶出中原回到了北方草原。心有不甘的元朝廷退居哈拉和林,并以此为国都建立了北元政权。哈拉和林虽然重新拥有帝国之都的名分,却再也难以恢复昔日的荣耀。1387年,明军攻克哈拉和林,毁灭了这座都城。在其后几十年里,即便经过数次重建,哈拉和林仍然摆脱不了被遗弃的悲惨命运。16世纪后期,在土谢图汗部首领阿巴岱汗的全力筹建下,人们从这座废城中运走不少石料,在它的附近建起了一座额尔德尼昭寺。

  ◎外城与宫城

  哈拉和林遗址位于今蒙古国境内前杭爱省西北角,主要由外城和宫城两个部分组成。外城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周围建有高大的城墙,南北段长1500米,东西段有的长五六百米,有的长1100米,整个外城的周长为5000多米。

  哈拉和林遗址

  即使沦为废墟,人们仍然能从城市格局上看出其带有明显的中原地区传统风格。两条大街交汇在城市中央形成十字形,顺势通向四座城门。十字街头的东南部有一座五六百平方米的遗址,属于当时的手工作坊和商业店铺,其他的建筑遗址大多都难以辨认。据史料记载,那时候的古城建有汉人区、回族区,以及一批宗教建筑,但是现在谁也无法确认它们的准确位置。

  哈拉和林遗址中的金色佛塔

  由窝阔台兴建的万安宫是哈拉和林遗址的重点部分。它位于外城的西南处,宫殿围墙呈不规则的方形,长约255米,宽约220~255米,中间遗有五座台基。中央台基高约2米,台基上留有中央大殿的遗址,周围四个台基的建筑均面向中央大殿。

  万安宫的主体建筑包括觐见大厅、侧楼和大门殿。觐见大厅的墙壁经过了修葺,地板上铺着绿色瓷砖,地面部分留有支撑大厅的64根花岗石柱基,此地还出土了许多红绿色的板瓦、筒瓦和瓦当,人们推测那是大厅顶部的建筑材料。大门殿长约30米宽约15米,是宫城的入口处。在觐见大厅和大门殿之间砌有一座宽敞的平台,据说美丽的“大银树”以前就设在此处。它的南侧是一座石龟,石龟的背部有方形切口。在哈拉和林遗址的周围,一共发现了四座石龟,它们均是用来铭刻圣旨碑文的台座。

  靠近大厅左右两面的是侧楼,考古队员们在此发掘出许多金银首饰、钱币与贵族们才能享用的铜镜。由此可以断定,侧楼一带曾是王公贵族们的住宅或仓库。

  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中的万安宫模型

  除了万安宫以外,哈拉和林还建有一批宗教建筑,史料中介绍那是“十二座属于各种不同民族的庙宇,两座伊斯兰教寺院,一座基督教教堂”。此地还出土了大量的佛像雕塑、壁画等与佛教相关的遗物。

  ◎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

  哈拉和林遗址纳入了规模更庞大的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并于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整个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的总面积约有132平方千米,包含鄂尔浑河两岸辽阔的牧地,以及一批可以追溯到6世纪的考古遗迹群。除了哈拉和林遗址以外,这里还有回纥汗国的都城遗址、窝阔台夏宫、匈奴三连城以及匈奴单于的坟墓等。

  哈拉巴拉嘎斯是回纥汗国时期的古都遗址。在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回纥汗国取代了突厥崛起于这片草原,活动范围包括今天的中国北部和蒙古国全境。当它灭亡以后,在鄂尔浑河畔流下了零星痕迹,其中就有哈拉巴拉嘎斯古城遗址。这片遗址面积不大且破坏严重,仅有一些土台与踏道,它的附近还有一片巴彦朝格图遗址。人们推测,巴彦朝格图遗址可能是哈拉巴拉嘎斯古城外围的军事防御建筑,或者是烽火台。

  窝阔台夏宫曾是一座辉煌的宫殿,只是现在踪影全无,遗址上随处可以见到孔雀蓝琉璃墙砖。匈奴三连城在建城之初是三座东西并列的大型古城,现在仅能看到几座高起的筑台。

  这些林林总总的古迹遗址虽然留给后人很少的信息,但它们暗示出多个游牧民族在北方草原上的关联性,同时也展现了鄂尔浑峡谷在中亚历史上的重要性。尤其是哈拉和林遗址,作为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的代表者和大蒙古国历史的见证者,真实反映出当时蒙古帝国在商业贸易、军事、政治、宗教方面的发展状况。可以说,它是蒙古帝国留给后世的一件珍贵遗产。

  鄂尔浑峡谷内的景观

  边境要塞苏赫巴托尔

  自它而始,这条河流才有了一个光辉的名字;虽然贵为母亲河,色楞格河也不妨感谢一下苏赫巴托尔。自它而始,鄂尔浑河才与其汇流向北,义无反顾地共同奔向贝加尔湖。苏赫巴托尔显然未意识到自己是一处多么重要的转折点,仍然习惯性地以边境要塞和新兴城市的身份矗立在俄蒙两国的边界。

  苏赫巴托尔市的郊区与俄罗斯交界,使得它成了一座边塞要镇。

  ◎边境线上的首府城市

  因为色楞格河,这一片省区才得名色楞格省。色楞格省位于蒙古的中北部,东面接壤肯特省,南面接中央省,北面交界俄罗斯,是全国面积最小的省份。这片省区的煤矿、铁矿与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工农业均居全国首位,拥有苏赫巴托尔、达尔汗、额尔登特等人口比较稠密的新兴城市。苏赫巴托尔同时又是首府城市,位于该省最北点,距离首都乌兰巴托大约300千米,蒙古纵贯铁路由此通向俄罗斯。由于地处两国交冲,苏赫巴托尔在俄蒙边境线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这座城市与民族英雄苏赫巴托尔密切相关,不仅与之同名,而且还与那位英雄的故乡毗邻。苏赫巴托尔出生于买卖城,买卖城曾经是中俄进行贸易活动的一个中心,后来毁于一场大火,人们遂在附近建起了另一座城镇阿尔丹布拉格。在蒙古革命期间,人民党领袖苏赫巴托尔和乔巴山在苏军的支持下,最先攻克了此地,接着又以此为中心向全国推进,最终建立了蒙古人民革命政府。

  ◎以领袖的名字命名

  与很多国家一样,蒙古革命取得胜利以后,使用了一些革命领袖的名字来为省市或街道、广场命名,苏赫巴托尔市亦由此得名。这座城市由于身居色楞格河畔,早在1925~1926年间即被建为一座航运码头,后来当蒙古纵贯铁路通车,苏赫巴托尔遂借势而起,很快发展成为蒙古境内一处水陆交通线上的重要枢纽城市和商业中心。

  就在苏赫巴托尔崛起之时,它所在的色楞格省也迅速成为全国的工农业重点省区。良好的经济环境助力这座首府城市走出了一条新兴之路,该城相继建起了一批木材加工厂、面粉厂和热电站等,城郊一带又开辟了重要的游牧地带,推动着畜牧业和耕作业齐头并进。

  如今,苏赫巴托尔以蒙古国内一座新兴城市的名义再度获得了关注,但此举并不意味着它的战略位置受到忽视。只要身处俄蒙边境,这座城市就会一直被视为重中之重。

  杜兰汉的制弓技艺

  苏赫巴托尔附近有一座小城杜兰汉,杜兰汉的制弓作坊是蒙古国内仅存的三家同类作坊之一。这里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制作材料,一对野山羊或驯鹿的角,笔直的竹子,甚至是鱼的内脏,只要经过匠人的巧妙组合,便能制成精美的弓箭。制作弓箭的过程非常缓慢,大约需要耗时四个月才能做成一张弓,即便经过统筹安排,一年下来最多也只能完成100套。据大致估算,这里售出的一套弓箭(1张弓与4支箭),价格在1200元人民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