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58章贝尔维特传说.亚硫莎风云(1 / 2)





  是夜。

  纳尔维亚的街道回归一片宁静。

  城内最大的街道,是一条由里向外直通城门口的通路。白天这条街上车水马龙,徒步者为了自身安全,往往会自然而然地靠边行走,但是眼前这个时段,纵使有人想上街漫步,甚至是横躺在路中央也不必担心危险。

  入夜以后,除了某些繁华街之外,其余白天时人来人往、货运热络的街道都暂时陷入了一片死寂。

  然而惟独今夜,有人划破了这份寂静。

  夜阑人静的纳尔维亚街上,响彻了清脆响亮的马蹄声,蹄声中可以明显判别出来者不只一人。此时此刻,正有一群人驾马穿越大街。

  听见这阵马蹄声,大街两旁的居民纷纷由睡梦中惊醒、不安地将身体探出窗外一看究竟。眼前所看到的,是一群十人左右的骑兵,他们发狂似地挥着马鞭,往纳尔维亚城内疾驰而去。

  不安的气息顿时传染开来。

  隔天早上,人们再度回到往常的生活作息,并开始流传新的谣言。

  居民们纷纷互相打探究竟发生何事。战争已历经多时,此事众人皆心知肚明,然而就一般市民的角度而言,他们往往收不到正确的消息,因为这个缘故,常有许多不负责任的谣言满天飞,徒增百姓们的不安。

  人云:帝国军将以黑暗魔法咒杀维利亚教的信奉者。

  人云:无血无泪的拉兹人将根绝维利亚人。

  人云:拉兹教条中有食人之习,维利亚教徒将被烧杀食之。

  人云:敌方将号召势可遮天之龙骑士大军,大举进攻纳尔维亚。

  人云:友好国之波尔尼亚业已叛变、投效帝国麾下。

  诸如此类的谣言比比皆是,从头到尾都是不负责任的谣言。只是,人们由于不知战火何时将延烧到身边而感到不安,因此明知许多谣言不足采信,却仍宁愿竖耳听之,因为在这些谣言当中,偶尔也会夹杂着几分真实。

  2

  如同王妹仙娜公主的预言,贝维克同盟诸国与拉兹帝国之间的战情已经开始转往激烈。

  波尔尼亚公国自贝维克同盟叛离的消息传到了纳尔维亚宫殿中,同时亦传入了波尔尼亚公国军侵袭国境,开始进攻纳尔维亚领土的消息。

  得知消息之后,纳尔维亚宫殿顿时进入了紧急状态。

  宫殿使者亦造访了希农公国的行馆,理斯则是匆忙地整理仪容后动身入宫。

  希农公国理斯,参见陛下。

  踏入觐见大殿时,里头已有半数熟面孔到场,并站好定位。

  理斯也站上自己的定位,并以眼神向正在等待其他人到场的罗兹欧克打招呼。

  还没到齐吗!

  渥肯斯一边摇摆着王袍一边走出来。

  由于是临时召集的缘故,大家都来不及准备。

  赫尔曼和巴特鲁夫早已随侍在国王的身旁,看来他们是特地前去渥肯斯的房门前迎接他。

  半小时后总算全员集合完毕。

  波尔尼亚公国叛乱一事,我想各位多少已经知情了。

  罗兹欧克发布这项消息之后,殿堂里传出了巨大的叹息声。

  除了维利亚王国以外,波尔尼亚公国拥有贝维克同盟中最雄厚的战力。

  要是对方动员全军袭来,对于无法将全数战力栘往南方的纳尔维亚而言,势必将面临相当紧张的局势。

  我们必须赶紧拟定对策!罗兰公国国内目前仍持续与敌方对峙当中,然而在毫无救援与补给的状况下,光凭要塞为单位来御敌恐怕是杯水车薪。虽然不知道我们还有多少时间,但帝国军确实正在逼近纳尔维亚中!

  呸,这种事情朕没兴趣听!

  渥肯斯火爆地捶打王座的扶手。不少人被这阵声响吓到,纷纷慌张地立定站好。

  连日以来,罗兰公国辖内要塞沦陷的消息不断传人宫中,看来帝国军确实已经逼近纳尔维亚。罗兰与纳尔维亚两公国的国境之间,正好横跨了一条大河,此河水深且湍急,渡河的方法却只有一种,那就是利用搭建于雷马根要塞的雷马根大桥来横渡。

  所幸,拜这条大河阻挡所赐,敌方大军尚未能一口气攻进纳尔维亚,但是对方一旦突破这条屏障,届时贝维克同盟恐怕再也护不了渥肯斯。

  正逢兵荒马乱之际,却又传出了波尔尼亚叛变的消息。

  罗兹欧克!你的儿子究竟在干什么!

  是!

  受到突如其来的责问,罗兹欧克一时无法应答。其子班米利恩乃握有纳尔维亚兵权之人,目前正以大使的身份前访波尔尼亚。指派他前往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与波尔尼亚公国公子威斯达素有亲交,他们打算利用这层关系,让波尔尼亚改变态度并协助同盟御敌。

  谁知道,现在反而传来波尔尼亚叛乱的消息。不知是否该说侥幸,班米利恩最后并未受到对方的囚禁,倘若他就这样成了人质,纳尔维亚恐将被逼上穷途末路。

  班米利恩从波尔尼亚逃出后,正致力于重整迎击对方的战力。然而日前首次面临波尔尼亚公国军的攻势,尚无力应付,只好退守至亚琉莎要塞。目前已经牵制住敌军了。

  跨越国境袭来的波尔尼亚公国军拥有一万大军,而与其对抗的纳尔维亚军则仅有五千兵员。在这种局势下别说克敌,就连牵制对方都有问题,班米利恩做了这个判断后,便火速率军由国境撤退,栘往距离纳尔维亚城不到一天路程的亚琉莎要塞固守,总算勉强挡下了敌军的攻势。

  陛下,这是个不可多得的良机。目前敌人已被班米利恩引诱到了我国境内深处。尽管表面看上去貌似危机,但面对这群只顾前进的敌军,我们只要加派援军和班米利恩一同夹击,到时对手自当溃不成军!

  在罗兹欧克的极力说服下,渥肯斯总算提起了一点兴趣。

  哦?这么说来,到时将由此地派遣直属本王的维利亚军前去冲散敌军罗?

  是的,只要按照计划行事,届时陛下的威名将轰传全大陆!

  罗兹欧克这句话似乎说进了渥肯斯的心坎里。

  这时理斯则是摸摸胸口、松了口气。他原本以为渥肯斯可能又会丢下一句我没兴趣,事不关己地对班米利恩见死不救。

  但是

  陛下且慢!

  打断这段对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赫尔曼。

  罗兹欧克惊讶地凝视着他。

  怎么了,赫尔曼?

  恕臣直言

  赫尔曼露出了不寻常的表情,低着头继续说道:

  关于派遣援军一事,是否能请陛下先别急着下决定。

  什么?你要我别派援军?

  理斯一时也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敌人已推进至纳尔维亚城南方不远处之亚琉莎要塞。现在若不阻止他们,到时候又该如何保卫纳尔维亚。

  这回就连渥肯斯也因深知敌军即将逼近,而对赫尔曼的提案感到疑惑,他不由得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要是不在亚琉莎挡下敌人的话,到时纳尔维亚城不就成了战场?

  此时只见赫尔曼更加卑屈地低下头。

  没错。论结果而言,势必会演变成那样。然而对陛下而言,究竟何者才是贤明的抉择,不得不请您明察秋毫。

  假设陛下批准出兵,届时若在抵达亚琉莎要塞后,发现敌人不只波尔尼亚军时又该如何?

  你的意思是说,当地可能暗藏伏兵?

  渥肯斯眯起了眼睛,这是他对赫尔曼的说词感到兴趣的证据。

  是的。陛下的军队恐将受到班米利恩公子的叛变,原本应和波尔尼亚军交战的士兵将和敌人联手,一同袭击维利亚军。

  罗兹欧克顿时哑口无言,而赫尔曼则是继续操起雄辩之舌。

  接着罗兹欧克的军队恐怕将由纳尔维亚出击。当然,绝对不是为了保卫陛下而战,而是为了与亚琉莎要塞的两军协力夹击陛下的军队!

  ʲô

  渥肯斯震惊得睁大双眼。

  二一军集结后的总数,势必突破数万以上,到时候就算陛下拥有精锐的维利亚军也恐怕难以匹敌。

  在一旁听着这句话的罗兹欧克不由得握紧了拳头。他会这么做也不难理解,毕竟这种言论等同让人当面指着鼻子说你会背叛陛下,任谁也无法接受。

  你这家伙!你的意思定说我会陷害陛下吗!

  如此怒言相向也是理所当然的。

  岂敢岂敢,微臣只是想阐明世事难料的道理罢了。身为人臣,当然希望陛下凡事能够慎重再慎重。

  赫尔曼不慌不忙、若无其事地进言。渥肯斯听完他的建议,思考了好一阵子才开口说道:

  你说得太过分了,赫尔曼。

  罗兹欧克这才放心地看着渥肯斯,他本来还担心渥肯斯会受到赫尔曼的左右,因而做下错误的判断。

  不过,世事确实难以预料。罗兹欧克,朕决定取消出击。

  陛下!

  罗兹欧克这番有如悲鸣般的抗议,全让渥肯斯的一个眼色给化解了。

  嘻嘻嘻,罗兹欧克公爵,如果你光是为了疼惜自己的小孩而要脾气,可是会困扰大家的。

  巴特鲁夫露出了一脸讥讽的表情,罗兹欧克则因盛怒难耐而双颊赤红,但他始终按捺着这份情绪,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愈是出言斥责、愈是等同于肯定他的发言。

  也罢。若能在亚琉莎拦下敌人,对我们来说也具有很大的意义。

  看来渥肯斯虽然取消出击,但却默许派遣援军一事,正当理斯这么想的时候,只见渥肯靳一边微笑一边看着他。

  不然我就把小伙子借给你吧。

  ʲô?

  罗兹欧克惊讶得转过头。

  你近来不是相当活跃吗!如何,想不想去解救班米利恩呀?

  理斯笑着点了点头。

  希农骑士团领命!

  公子

  罗兹欧克欲言又止。渥肯斯则是一脸兴趣缺缺,有如驱赶猫狗般对着理斯挥了挥手.

  3

  少女悻悻然地推开了祖父屋前的大门。

  外公!

  由于卫兵及下人、侍女们都认识她,因此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少女则是趁隙溜进屋内,门也不敲就进了外公的书房。

  外公!

  她的外祖父则是满脸惊讶地挺起身来。

  艾妮德,发生什么事了?看你连门也不敲,真没教养!

  外公,您就先别管那些礼仪了!听说舅舅和亚琉莎城内的人们都被舍弃了,这是真的吗?

  事实确实如此,位于此地西南方的亚琉莎要塞,目前正受到波尔尼亚公国军的侵袭。这项消息只要是略谙军情之人都能轻易得知。

  亚琉莎要塞当中同时拥有一座城市,城市中的居民多为固守要塞的士兵,或是厨师等要塞内的劳动者与其家人,此外还有以这些人为生意对象的商人。

  亚琉莎要塞中有相当多的居民,而且入侵者还是曾为友好国的波尔尼亚公国,再加上眶离国境甚远,居民们根本来不及避难,然而、然而国王陛下竟然对他们见死不救!

  艾妮德一口气将内心的感受全部倾吐出来,而罗兹欧克则是犹豫了一阵于之后,才用一句并没有见死不救来回应她。只不过他说这句话时的语调似乎有点含糊。

  那外公会派遣援军罗?

  艾妮德,虽然你是我的外孙女,但在这之前你却是罗兰公爵家的人,对于需要缜密思考来判断的他国内政,没有你插嘴的份。

  确实如同罗兹欧克所言,在祖孙关系之上,两者之间仍有着不同属国的身份存在。这就是贵族社会的法则。

  即便如此,她也不可能坐视外公任凭舅舅或居民们遭受国家的舍弃。

  冷静点,援军仍会派出,但却不是由我或同盟军负责,而是希农公国公子理斯所率领的军队。

  理斯公子7.

  罗兹欧克深深地点了点头。

  没错,我想你至少应该听过他的名字,他就是那位只身前去救援莫亨要塞士兵的人。

  我知道,尽管许多士兵因为国王的缘故而牺牲,而且活下来的人还得面临被剥夺骑士身份的对待,但理斯公子仍是我国的恩人。那位理斯公子将会拯救班米利恩舅舅吗?

  嗯,他会的。

  但是我听说理斯公子的部队规模仅百余人,光靠这些人数来解救亚琉莎要塞恐怕

  恐怕无能为力,正因如此,罗兹欧克说话的语调才会如此含糊。察觉这一点之后,艾妮德则是更加愤怒。

  太过分了!这样一来,不就等于要舅舅及理斯公子送死吗!

  渥肯斯这项残忍的决策让她更是愤慨。

  国王陛下实在太过分了!我们才不是他的玩具呢!

  艾妮德!

  犀利的斥责劈头而下,艾妮德马上缩紧了脖子,由此可见罗兹欧克的气势何等慑人。她心里也相当明白外公想说的话,不论别处是否有人与她一样感同身受,口无遮拦地批评国王终究过于轻率,但艾妮德就是忍不下这口气。

  可是,这样一来

  住口!艾妮德,这是陛下的命令,没有任何人能违抗这项决定。

  难不成国王陛下要我们死,我们就得死吗?

  罗兹欧克无法给她肯定的答案,却也无法给她否定的答案。

  我受够了!我自己想办法!

  父妮德!

  艾妮德完全不听罗兹欧克的劝阻,迳自跑出了书房。这时他才察觉到,刚刚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和艾妮德所气愤的渥肯斯没有两样。

  4

  时间是波尔尼亚叛变传来后的第三天,此时理斯已率领麾下骑士团抵达亚琉莎要塞。

  公子,感谢您特地赶来。

  抵达要塞后,理斯马上被带往会议室。石造的会议室内铺着绒毯,并摆放了一张十人坐的大桌子,是一问相当俭朴的房间,不论是面积或装潢的华丽程度,完全无法与纳尔维亚城内的会议室相比。

  窄小的窗户再加上时段的关系,此时阳光几乎照不进来,室内因此显得格外昏暗。

  尽管班米利恩以笑脸相迎,但室内的昏沉加上连日的劳顿,使他面色更显憔悴。

  当然,他不可能穿着有如在荒野中旅行多日、布满脏一行的衣服,身为贝维克同盟内屈指可数的大国纳尔维亚的公子,他身上自然穿着与身份相符的衣装。只可惜现在的他,双颊消瘦、眼睛下方挂着深深的眼圈。

  班米利恩公子,敢问您是否有好好地进食与休息?

  班米利恩只是摇了摇头。

  这座要塞起初就无法容纳多余的士兵,再加上存粮也不够使用,目前士兵们虽然还没陷入挨饿的困境,但若持续坚守下去,迟早总会面临这项难题。

  光是班米利恩一个人绝食并不会带来多大改变,然而,一想到马上就得面临断粮的危机,会难以下咽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虽然还称不上充足,但我军已经运入食粮与药品等物资。班米利恩公子,请您梢事休息吧。

  班米利恩婉拒了理斯的好意,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理斯公子,我想您也已经看到我军的现况了。我们好不容易才挡下波尔尼亚军的第一波攻势,对敌人来说这只是场前哨战,但我方却在此战当中蒙受了极大的损伤。

  理斯在纳尔维亚时也曾听取这段消息。在撤往亚琉莎要塞的途中,班米利恩曾试图将牺牲降到最低限度,然而就在过份拘泥于回避牺牲的同时,反而为他们带来了更大的损伤。当初罗兹欧克交给他的五千兵力,在抵达亚琉莎要塞时,只剩下半数不到的两千多人。

  面对即将上阵的理斯,罗兹欧克带着忧愁的表情、语重心长地说道:也许班米利恩并未拥有一军之将的才能。

  理斯相当痛切地了解班米利恩的心情,因为当初在戈兰高原时,自己也曾遭遇过相同的情形,当时希农骑士团末遭全灭只能说是福大命大。敌人已经完成了身为追击部队的职责,希农骑士团对他们来说本来就是额外的对手,此外还介入了拉伦提亚这名料想外的战力。

  倘若当时敌方为了迎击希农骑士团而上阵,倘若当时没有拉伦提亚的介入,现在的理斯说不定也将如同班米利恩一样憔悴吧。

  理斯公子,且让我来说明现在的状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