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回到明初搞慈善番外完结_486





  水利系统有脱脱监管,正在进行第一期的推广。

  虽说看起来成效不大,但确实是一步一个脚印在往前走。

  还有就是对士兵的军功分级和死伤抚恤。

  这一部分林渊交由宋石昭他们在做。

  每天林渊都会收到无数报告和奏折,官员们似乎都发现林渊更喜欢办实事的人,也更喜欢关注民生。

  民法典还在编纂中,宋濂主修,翰林院辅助。

  翰林院里的人都是第一批出仕的世家子弟,宋濂比周容更会用人,至少他手里的人就没有反对民法的,或许有人反对,但他都能压下来。

  周容还是太年轻了,年轻人更锋芒毕露,更积极进取,但也更容易被辖制。

  至于字典——宋濂虽然还是主修,但比起民法典而言,他在字典上花费的心力就少得多,现在基本都扔给弟子干了。

  虽说是第一批出仕的世家子弟,但他们的年纪都不小了,大多都有了儿子,甚至有几个连孙子都有了,岁月赠与他们宽和,也让他们更加谨慎。

  孟禾就是其中一个。

  孟家算是世家,但是却是世家里的寒门,他们依靠的是祖地,甚至没有铺子,家里原本就没几个仆人,所以之前雇佣制改革的时候,他家几乎什么都没变。

  就连那几个老仆也没走。

  毕竟他的姐妹从小也要织布下厨,他自己也曾为了省柴钱上山砍柴。

  只是比普通百姓强的一点,就是能够念书。

  姐妹们也都识字。

  当时能进宫面圣,也是因为他厚着脸皮跟了过来,哪怕许多人嘲笑他,他也没有退缩。

  因为他知道这是他人生中所能遇到的最大的机会。

  新皇的第一批选官。

  如无意外,前途都会比后面的好。

  “孟兄,你看这一条。”同僚指着纸上的一条初稿叫他看,“如何?”

  孟禾探头看去,这条写的是商户,但不是商人的商户,而是百姓的。

  是百姓以一姓为商买卖物品。

  孟禾奇怪道:“一姓为商?”

  同僚笑道:“正是,我看许多摊贩都是一家人干活,不曾聘请外人,自然不算商人,但又行商事,不应与商户同等。”

  孟禾细细思量:“这倒是。”

  同僚又说:“既不与商户等同,税收自然也不应等同。”

  商人要纳的税是最高的。

  但如果这些小家庭也跟商人缴纳的税一样,那么他们的盈利就会少到无法负担家庭开销。

  那么他们的这一条路就断了。

  最后还是会导致有家底的大商人才能做生意。

  百姓连摆摊开店都支撑不了。

  孟禾忽然说:“个人税!”

  同僚奇怪的看了眼孟禾:“两者有何关联?”

  孟禾双眼放光:“陛下曾修订个税,人若挣十分,税取其一分。”

  “商税也可如此!”

  同僚低头沉思,骤然抬头:“有道理!”

  “待我修订这条,我们一同去找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