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回到明初搞慈善番外完结_485





  村里好些年轻人都在镇上找到了活干。

  老人们在家种地,年轻人去镇上干活,一家人的日子比以往好多了。

  女子也在镇上的洗衣房干活,因为修路的人多,所以他们的脏衣裳都是收起来统一洗的。

  一篮子里是一个班的人的衣服,不能跟别的弄混了,他们自己会在上面做记号,发回去了也知道哪件是哪个的。

  工钱是朝廷结,因为不清楚工期,所以是一日一结,按洗的框数来算。

  两筐就是一文钱。

  这个时候衣裳薄,女子一日至少能洗十框,就是五文。

  一个月下来也有一百五十文。

  更重要的是洗衣房包吃包住,她们这都是净赚。

  多少人都想挤进来。

  大娘摘着野菜:“还是你运气好啊,你去的第二天就不招人了。”

  女子也觉得自己运气好,但她认真地说:“以后说不定还会招人。”

  大娘摇头:“路快修完了,修桥的在对面,用的也是对面的洗衣房。”

  女子一愣。

  这个挣钱的营生就要消失了。

  “到时候……应当还能找到别的活干。”女子艰难地笑了笑。

  自从她出去干活以后家里的日子就好过多了,靠着她的工钱,家里一个月也能吃上几顿肉。

  虽说不能吃肉吃到饱,但比起以前的生活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大娘说:“那倒是,现在不缺活干,听说有大商人要过来建厂,做针织品呢!”

  女子:“针织品是甚?”

  大娘想了想:“我也不知。”

  针织品是刚出来的玩意,没几个人知道究竟是干嘛的。

  林渊也没想到竟然有人纺织毛线,商人们看到了商机,商人们有时候也会养匠人,竟然做出了毛衣等针织品,虽然不是工业化,没办法进行流水线作业,但是聘请工人是绝没有问题的。

  而且自从官府这边进行底薪加提成的工作模式以后,商人们也学了过去。

  这样可以更大的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当然,他们把基础工资调低了……

  但没有低到林渊定下的基础线。

  林渊定的基础线是长期做工的工厂员工,不能低于五十文的基础工资。

  试用的除外,试用期最长不能超过三个月,三个月后要么转正要么辞退,不用一直以试用期来钻空子不给正常工资。

  这当然会让一部分人失去工作机会。

  但现在的养殖业已经起来了,养猪养鸡养鹅的都不在少数。

  每个地方的官府都要进行五年计划,报到林渊这边来,这五年要怎么发展,专注于哪些方向,当地官府要给他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大概的行动计划。

  但好消息是,养殖业和手工业确实是在一步步的往前走,虽然看起来步子迈的并不算大,但几乎每隔半年都会有更多的厂子冒出来。

  除了基础建设以外,这些厂子都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

  乱世结束的头几年,人心惶惶,要给人们找到事情做他们才会安定下来。

  否则人在恐惧和绝望之下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

  林渊现在把目光放到了农业上。

  很多老农都有自己的种植经验,各地官府要做的就是把老农们聚集起来,让他们交流,种植实验田,再根据实验田的成果才确认他们的种植手段是否可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