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75.第 75 章(1 / 2)


皇帝直接吩咐虞鹤和一帮小太监给王老爷子端茶倒水捏肩膀,自己闷头把对现世的所有记忆都记了一遍。

凡是与现代有关的记忆, 他统统都用简体字来写, 算是对这个字的加强记忆了……

如今在明皇宫里呆了三年多, 他已经越来越接近一个正统的古代人。

有时候某些字的现代写法是怎样的,他甚至要想一想。

大概是为了谍报以及对现代的留恋,虞璁没事儿还要默写英文单词, 从ABANDON开始,能想起来多少就多少。

也不知道冰与火之歌完结了没有。

第二天, 直接召开最高级别的会议, 宣布一件新的事情。

那就是层级追缴制。

第一,规定任何官员, 都不得与参与及插手商业。

第二, 在嘉靖十二年开始前,给予为期一年整的自我放手。

善莫能改, 如果看到皇榜愿意撒手, 那自然是不再追究任何责任,已有的收入不用追缴。

但是, 从嘉靖十二年一月一日起, 凡是仍与商有染的官员, 皆可由更高级别的人追责三倍税收罚款——以及全部所得的收入,所得款项皆由该上层官员所有。

追缴过程必须有明确证据和口供,任何案子都需要三层官员画押签字, 才可以完成整个剥夺的过程。

换句话说, 虞璁给这些人足够的利益, 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相互撕咬。

用藩王不安全,不管是藩王做大,还是文官暴动,都不是他想要的。

那如果……放手呢?

这其中到底涉案多少金额,仔细盘算也恐怕能以百万计。

虞璁心里清楚,这笔钱如果回到自己手里,可以用来投资更多的政府工程,让交通和水利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可是,如果放手这批钱,直接让每一层弱肉强食,可以换来的,是长期的商业秩序稳定。

这些钱肯定会被高位者想法子吞吃,六品吞吃七品,四品吞吃六品,哪怕文官们真的放手不管这些商业上的事情了,也把家里的工奴遣散了,上位者也有一百种法子,把他们的钱都榨的干干净净。

因为利益在被重组和改换,再好的生意都会变成烫手山芋,让人急不可耐的想要撇清关系。

而且整个过程都是遵合礼法,毕竟是徐阶写的稿子——每一句话都是圣人的话,表达的意思却完全是皇帝的意思。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懈可击。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

第一,这件事,是高层文官受利,他们地位越高,得到的钱越多。

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的高官,都可以得到相当多的好处——所以自己可以得到的拥护,是相当高的。

第二,这件事,其实是在完成一个资本的回收。

这些官员不用贪污,都可以把大量的钱财聚拢到自己的身边,而这些高层完全可以视作圆滚滚的肥羊,也可以如和珅那样当个移动银行,等自己的子孙有需求的时候,找个由头抄家了之。

最可怕的,是这个政策的不可逆性。

人们是可以看到踩踏事件的,可是他们哪怕知道这些事情有多危险,也会纷纷的拥挤在一起。

因为利益对人的诱惑,根本不是理智可以控制多少的。

徐阶拿着圣旨,念得都是礼易春秋里的鸿儒之论,所有的想法都被儒学包装的完全合理,像一把被绸缎包裹的利刃。

虞璁十指交叉静静听着,不留痕迹地打量在场每一个人的神情。

——没有一个人敢反对。

只要反对,那就是站在了整个文官集团的对立面上。

这才是最可怕的。

他这么做,实际上是在削弱整个文官集团的势力。

哪怕自己把这个制度已经完善和修订的非常全面了,这些高层者也会为了一己私欲,去迫害下层的文官。

这已经和文官没有关系,而是在进行一场清算。

“在这个基础上,朕还要设立一样东西——无禄证。”

所谓无禄证,就是在官员们把与商宦的所有关系撇清之后,可以找更高层寻求认定的证书。

拿到这个证,哪怕是高层官员,也动不了这文官分毫。

本身□□是全免费的,谁敢插手这个事情,就等着被处以极刑吧。

但是,拿这个证,必须要经过一层清算。

写作清算,读作抄家。

并不是说,想得到这个证,就一定要把全部家当都搭上去。

□□人员必须熟记各阶层的新俸禄体系,什么品每年拿多少俸禄,都是定死了的东西。

如果你的资产应该在五百两内,而你有接近四千以上的资产,那多出来的三千五百两,九成归朝廷,一成归无禄司。

而且无禄司归中央锦衣卫主管,会陆续在各地派遣人员成立分司,本身独立于政府存在。

并且任何办事人员,不能在当地停留超过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