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论《黄帝内经》(2 / 2)

“不知道你师从咱们宁北哪位名家?我倒是认识几位咱们宁北的中医大师,说不定我还跟你师傅认识呢。”

白寿亭再次问道。

“我师傅原来是云游四方的游医,没什么名气,后来在我们隔壁村安家落户,我这才拜他为师,说出来您也不知道,还是不说了。”

杨小龙坦诚的回道。

虽然他师傅老孙头一辈子籍籍无名,但杨小龙相信那是因为老孙头淡泊名利,要不然以老孙头的医术,弄一个大学教授都绰绰有余。

要知道老孙头可是药王孙思邈的正宗后代,而且在中医领域浸淫了超过一个甲子,只怕早已将正本《千金要方》融会贯通,即便杨小龙现在医术已经登堂入室,小有所成,但他觉得跟自己的师傅还是有着一段不小的差距。

毕竟一个在中医领域苦心孤诣了一辈子,一个不过才断断续续学习了十年时间,两者的付出有着天壤之别。

杨小龙要不是悟性强,脑瓜子聪明,经常一点就透,他现在只怕堪堪入门而已。

也正因为发现杨小龙是一个可塑之才,老孙头才会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并在弥留之际将他们孙家最为重要的传承至宝《千金要方》交给杨小龙。

“哦,这样啊。”

听了杨小龙的解释,老孙头倒也没有太过意外,也没有因为杨小龙说自己的师傅只是一名游医就流露出任何不屑。

他可不是那种狗眼看人低的人,活了六十多年的他很清楚,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清心寡欲的人,明明在某个领域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却与世无争,宁愿平平淡淡的过一辈子。

杨小龙的师傅没名气,但是不代表人家没实力,说不定就是跟扫地僧一样的隐世大佬。

“对了小龙,我最近闲来无事的时候也会翻翻《黄帝内经》,根据里面讲的东西在学习养生之道,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那些所谓不吃药就能够长命百岁的理论是不是谬论啊?”

白寿亭佯装无意的问道,但实际上却是在考教杨小龙。

如果杨小龙不能说出个子丑寅卯,那他这个中医的身份自然不攻自破。

“《黄帝内经》是工人的中医学奠基之作,咱们华夏几千年的繁衍生息,黄帝内经功不可没,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黄帝内经》,就没有咱们华夏几千年的灿烂文明。”

“《黄帝内经》博大精深,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蕴藏中医之道的精髓,是治病救人的最高医理,暗藏养生延年的最高玄机。”

“这样一本奇书,很多人穷极一生都只能领悟到一些皮毛,但即便如此,也足以受益终生。”

“白老你刚才说看《黄帝内经》学习养生之术,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您,里面所说的不服药就可以长命百岁绝对不是谬论,而是有理论基础的。”

“在《黄帝内经》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简单的直译就是不治疗已经发生的病变,治疗未发生的疾病,不治疗已经乱了的世道,治疗未乱的世道。”

“我这样说您可能还是不太了解他的意思,我给你举一个恰当的比喻,咱们先说前半句,‘不治已病治未病’,假如说一个人的肝脏有了问题,不要盲目的治疗肝脏,还要从其他未生病的脏器着手。”

“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心属火,木生火,所以治疗肝病,还要同时从肾脏跟心脏着手治疗。”

“而不治已乱治未乱意思是说,假设一个公司的管理模式除了问题,造成了混乱,不要盲目的解决当前的混乱,而要从造成混乱的原因和混乱将会导致的后果着手,简单的说,就是把两头和后面两段解决,那中间的那段麻烦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两具话虽然简单,但其实乃是中医药精髓理论,最重要的就是告诉咱们要防患于未然,不能到了病入膏肓才四处求医。”

“而养生无疑就是在教我们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只要你平时注意保养身体,谨守《黄帝内经》那四十字真言,必然可以做到诸邪避退,百病不侵,长命百岁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