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章纯正“泰”风味(2 / 2)

  七百多年的历史与文化,为泰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民俗艺术。在艺术领域里,泰国的舞蹈与音乐闻名于世,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本国各族人民经常在一些重要的宗教场合、民间活动和节日中载歌载舞,借此表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

  泰国的传统音乐主要分为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两大类,由于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音乐的曲调、调式都与佛教盛典仪式有关。

  泰国的古典音乐形成于大城王朝时期,一直作为戏剧和舞剧的伴奏,直到20世纪初才在舞台上单独进行表演。音乐内容大多取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泰语称为《拉玛坚》。这部长剧完整演下来需要400个小时左右,仅创作出的乐曲就有1200多首,按照表现内容可分为喜、怒、哀、乐、感动、爱情、婚丧、战争等36类。演出的时候,演员会选取相应曲目进行演奏,有时还会配上诗词作为唱段。

  泰国民间艺术团

  这种古典音乐音色优美,节奏缓慢,声音柔和,多由琴、围锣、箜、钹、腰鼓、象脚鼓等打击乐器来控制节奏。每位演奏者都可以在主旋律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进行变奏,形成独有的多声部音乐。

  泰国的民间音乐多源于现实生活,主要是一些劳动唱曲和歌舞曲小调,体现了较为明显的生活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清迈的情歌、泰国东北的对唱音乐、泰北掸族音乐等等。这些曲调欢快明朗,朴素清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割稻子》《船歌》《催眠曲》《绍歌》《排笙》等。

  来自韩国的舞蹈团,受泰国邀请,前去表演独具特色的传统舞蹈。

  ◎严谨规范的古典宫廷舞

  泰国舞蹈可以分为古典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古典宫廷舞是泰国舞蹈艺术的精华,有整套规范性的舞姿动作和严谨的程式,并且多有固定的乐曲和唱词。

  古典宫廷舞的服装大都采用著名的泰丝制成,再配上闪闪发光的金片,帽子为寺庙风格的宝塔形金冠,顶部尖尖凸起,充满宗教气息。表演者赤脚起舞,舞姿轻盈优美,一举一动缓慢而有韵律,动中带静,静中有动,双目传神,富含神韵。

  古典宫廷舞中最著名的是孔剧,孔剧专门表演《拉玛坚》的故事。除了男女主角,参加表演的舞者都戴着绚丽多彩的不同面具,根据不同的面具和服装来展示身份,并以程式化的手语和舞姿来表现剧情,如两手交叉于胸前表示爱,左掌伸平贴于胸口表示内心的喜悦,双手摩擦颈部表示愤怒,示指指向地面表示凶恶……全部程式舞姿有68式。由于表演动作复杂,要求又严格,演员一般从六七岁就开始在国家艺术学院学习,十年后才能登台演出。

  泰国木琴

  用于孔剧表演的服装都是手工绣制,并饰有金银线,几个月才能完成一件,极为华丽昂贵。给孔剧伴奏的马何里乐队又称“五件乐”乐队,即指木琴、围锣、笛、鼓、撞铃五种主要伴奏乐器。一位木琴伴奏者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才能登台演出,学习演奏的时候要住在老师的家里,老师通过口传心授,不用乐谱全凭记忆,手把手地教,将演奏技艺传授给学生。孔剧舞台上还有诗歌韵白解说剧情。这些文字优美的诗歌韵白,念起来朗朗上口,非常动听。

  另一种有名的古典宫廷舞是洛神剧,它是一种融合舞蹈、音乐、唱曲对白等表演形式、有故事情节的舞剧。与孔剧不同,洛神剧的表演自由活泼,演员不用戴面具,可以边道白边舞蹈,表演内容也很广泛,有宫廷轶事、英雄传奇、神话传说等。

  ◎活泼热烈的民间舞

  民间舞蹈受到了大多数泰国人的喜爱。其舞蹈风格多种多样,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生活,曲调大多简洁而欢快。

  泰国民间舞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劳动,比较著名的有泰国南部的诺拉舞、浪迎舞,中部的兰达舞、长鼓舞、丰收舞,北部的蜡烛舞、长甲舞、花环舞,东北部的竹竿舞、笙舞等。

  泰国最具特色、流传最广泛的民间舞蹈是笙舞中的一种民间集体舞“南旺舞”,又称作“圈舞”,常在宋干节或生日、婚礼等重大的节庆日子里表演。因此,配合此舞的乐器都是打击乐器,高昂而热烈。

  南旺舞一共有10套基本动作,男女成对共舞,只要场地许可,不限人数。一般由男子主动上前合十致意,邀请女子共舞。男女按节拍对舞,女子双手翻动在前面领舞,并以面颊、上身、手臂向男子做情致委婉状,男子则以双臂拱护女子,在其周围环绕而舞。南旺舞的每套动作各有相应的音乐和歌曲伴奏,比较著名的歌曲有《好月光》《十二月月儿明》等。

  传统服饰

  能在民族传承中留存下来的文化,定然经得起岁月的打磨。泰国传统服装经过几百年的设计与改良,处处体现出本民族的文化精粹。从某一层面来讲,它与泰国许多著名古建一样,色彩华美、装饰繁复,而且带有十足的神秘感,充满浓郁的异域风情。

  ◎传统服装

  泰国人的传统服装比较朴素,男子传统服装主要有“帕农”纱笼和“绊尾幔”纱笼两种。帕农是一种用布缠裹腰和双腿的服装,特别简单舒适。绊尾幔是将一块长约3米的布,先包缠双腿,再把布的两端卷在一起,穿过两腿之间,塞到腰背处。纱笼的下摆较宽,穿着舒适凉爽,是泰国平民中流传最长久的传统服装之一。

  身着传统服饰的泰国女子

  泰国女子的传统下装是同纱笼相似的筒裙:将一块长方形布料的两端缝合成宽边圆筒状,穿时先把身子套进布筒里,然后用右手把缝合处拉向右侧,左手按住腰右侧的布,右手再把布拉回,在左腰处相叠,将上端塞进左腰处。

  这种女式筒裙非常适合泰国的气候,随意一块布料,简简单单就变成一件独具风情的裙子,看上去袅袅婷婷,合体又飘逸。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泰国人的着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男子喜欢穿制服和西装,大多数场合下身穿长裤、衬衣,领带系不系均可。女子的上衣千变万化,下装喜欢西服裙,裙子长短则随年龄差异和喜好各有不同,裁剪都非常合体。

  ◎民族服装

  泰国民族服装是在泰国传统服装的基础上改良设计而成,加入现代元素后,既保留了泰国传统的民族特色,又充分展示了泰国服装独有的魅力。

  泰国的布匹制作相当精致,每个图案的设计和图案与图案之间的搭配都有一定的讲究,这也是泰国服饰看起来都很别致而华丽的原因之一。

  1979年,时任国防部长的炳·廷素拉暖上将在出访东盟各国后,发现大部分东南亚国家都有自己的男式民族服装,于是奏请诗丽吉王后赐予一套普密蓬国王的传统服装以及设计图。泰国男士的“御赐服”遂应运而生,这即是泰国正统的男式民族服装,泰语里叫作“帕叻差他服”,男式裤子仍以西裤为主。

  “御赐服”一共有短袖款、长袖束腰款、长袖不束腰款三种样式,均采用泰国产的布料制作。长袖款衣领高3.5~4厘米,前开襟,钮门布宽约3.5厘米,衣领和袖口镶边,有5颗与衣服颜色一致或相近布料做成的圆布扣,衣服下方左右各有一个镶边口袋,样式虽然简单却不失英武之气。

  为了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体现泰国女子的优雅与端庄,诗丽吉王后规范了传统服饰,确定了9种适合在不同场合穿着的女子民族服饰。有出席一般场合或非正式典礼、宴会的兰顿服;有出席较隆重的集会、典礼、宗教仪式或正式场合的吉叻达服;有出席隆重晚宴、集会以及王室庆典的阿玛林服;有出席王室庆典或要求佩戴勋章、绶带等隆重活动的布笼皮曼服;还有出席婚礼、晚宴等活动的却克里服、却克里帕服、杜锡服、布拉育服、悉瓦莱服。这些民族服装大都选用“泰丝”制作,质地轻柔色彩艳丽,图案设计也富于变化,制作的服装非常高贵华丽,极具民族特色。

  多彩的节日

  泰国的节日充满了民族文化特色,庆祝方式也别出心裁。这个国家几乎每个月都有重大节日,比如自古沿袭下来的传统节日宋干节、水灯节;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宗教节日供衣节、佛诞节、万佛节、守夏节;还有与传统农业相关的春耕节、火箭节、赛牛节等。

  ◎辞旧迎新的宋干节

  宋干节是泰国的传统新年,定于每年4月13日至15日,类似于中国的春节。这是个全家团聚的节日,泰国人喜欢用泼水狂欢来迎接新年。

  泰语的“宋干”一词源于梵语,意为“移动、迁移”,代指开始新的一年。印度古老的天文学认为,太阳沿着黄道十二宫周而复始地运行,在公历3月走完黄道的第十二星座双鱼之后,于公历4月进入黄道的第一星座白羊,宋干节便是走完一周年而更始的意思。

  节日的第一天称为“马哈宋干日”,标志过去一年的结束;第二天称为“望闹”;第三天,也就是节日的最后一天称为“望泰龙宋”,标志着新年的来临。节日开始前,很多人从外地返回家乡,开始打扫房舍,并准备献给僧侣入寺祈福的礼物。

  泰国的新年庆祝活动

  宋干节的庆典活动主要围绕着“洒水”的主题。人们在清晨带着鲜花和斋饭,三五成群到寺院听僧人诵经,僧人们用桃枝蘸水为信众们洒水祝福。接着是虔诚的浴佛仪式,人们用加了香料的清水泼洒在佛像上,将浴佛的圣水收集起来带回去,洒在家人、房屋或是家畜身上,祈求能够趋吉避凶。

  到了下午,人们又三五成群地端着水盆或握着水枪,互相泼洒、喷水,并随着飞溅的水花载歌载舞。他们相信水可以冲走所有霉运,即使全身湿透也毫不气恼,现场飘荡着一阵阵欢声笑语。

  水灯节节日当天,每一个人都会放水灯来祈福和祝愿。

  ◎源于传说的水灯节

  水灯节诞生于泰国中部的素可泰,据说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传说在很久以前,素可泰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从小体弱多病。有一天,她坐在菩提树下,佛祖突然显身,令她在佛历12月的月圆之夜,剪下一些自己的指甲和头发,放在一个莲花形灯座里点上蜡烛,再放到河里,就可以赶走病魔。

  姑娘照做以后,身体果然康复了。为了感谢佛祖的恩赐,她在每年佛历12月15日的夜里,都会用芭蕉叶做成莲花灯放入河里。这件事越传越广,后来连国王都知道了,他将王妃们制作的莲花灯放到河里,表达对佛陀、河神的感恩之情,放水灯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泰国的“鬼节”

  泰国的“鬼节”听着惊悚,其实一点儿也不可怕,反而洋溢着无穷的欢乐。每年6月中旬,黎府都会举行一场隆重的鬼节游行,稀奇古怪的“大鬼小鬼”扮着各种“鬼脸儿”狂歌劲舞,有些“鬼”还会举着木制假阳具手舞足蹈,引得围观群众阵阵尖叫——这是因为当地人把假阳具视为土地肥沃农产丰收的象征。

  每年到了水灯节,人们用长长的芭蕉叶折出莲花盛开的形状,放入一束馨香、一枚钱币、插上代表希望之光的蜡烛,来到河边放水灯。后来,水灯的样式越来越多,造型越来越漂亮,装饰也越来越华丽。每年一到此时,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只要是濒临河港或湖边的地方,水面上都会闪烁着华丽灯火,令人有一种步入神话世界的错觉。

  被水灯充斥着的世界,宛如仙境一般。

  ◎国王主持的春耕节

  春耕节也称为“春耕仪式”,是由国王亲自主持的宫廷大典之一。春耕节的日期并不固定,一般在5月份,每年雨季开始以后,王宫办公室会宣布举行仪式的具体日期。届时,成千上万的人专程来到曼谷大王宫外的王家田广场来参观庆典。

  节日清晨,由国王任命的春耕大臣穿着白色长袍,戴着白色礼帽,率领一支穿着古典礼服手持华盖的500人仪仗队伍,来到王家田广场。在一阵古乐声中,春耕大臣由婆罗门祭司陪伴着先向国王叩首谢恩,再到佛陀和婆罗门诸天神前焚香礼拜。

  婆罗门祭司将法水洒在春耕大臣的掌心中,大臣再将其抹于额头,然后从铜盆里三块长短不一的布幔中选出一块:中长布幔预示当年缺雨干旱,中短布幔预示当年有大雨和水灾,长短适中的那块布幔则预示着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春耕大臣选出预示丰收的布幔时,观礼的人群顿时欢呼雀跃起来,一起感谢神佛的恩泽。

  接下来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仪式程序:春耕大臣手扶犁柄驱牛,象征性地绕着广场“耕田”三圈,然后从“神女”担着的盛满稻种的金竹箩和银竹箩中取出种子“播种”,最后再“洒水”“犁地”……庆典结束后,围观者涌进广场争捡稻种,回家后种进自家稻田里。有的孩子还将捡来的稻种出售给农民,自己小赚一笔零花钱。

  “大象之国”

  泰国人认为大象是佛祖的化身,也是荣誉、尊贵、吉祥、力量的象征。泰国的许多民间传说、文学作品与绘画雕塑都与大象有关,大象的形象更是随处可见。在曼谷卧佛寺中的佛案上,常可见到象雕和佛祖一起接受世人的祭拜,泰国人家厅堂里安置的不是佛像就是象神。

  ◎忠实的伙伴

  泰国是亚洲象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在历史上,泰国的森林覆盖率曾超过90%,境内曾有数十万头大象,遂被称为“大象之国”。

  泰国人经常说:“没有大象,泰国的历史可能要重写。”的确,大象就像现代战争中的坦克一样,在战争时期曾是身经百战的功臣,一头有功的战象甚至能得到封官加爵的礼遇。在和平时期,它又成为伐木业的“搬运工”,为国家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惜的是,随着原始森林大面积消失,数千头大象“下岗失业”,被迫学习画画、打球等技艺,走上“演艺”之路。如今,泰国大象数量锐减,已到濒危状态,登记在册的只有3800多头,另外1000多头野生大象更是得到严加保护。

  算起来,一头成年大象每天大概要吃掉300千克粮草。由于食量太大,靠“卖艺”糊口的大象过不上什么好日子。为了让大象保持正常的生活水准,泰国清迈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基金会,将筹集的资金用来给大象购买食物。

  专属于大象的自助餐节日

  对于泰国的年轻一代,大象正逐步从他们的生活中淡出,显得不那么重要。为了不让民众忘记这些忠实的朋友,有些志愿者会经常去学校给学生讲解大象的知识,向更多的听众介绍这些忠实的朋友。

  赛象会热闹而隆重的赛象会是泰国每年一度、不可缺少的盛会之一。

  ◎精彩的赛象会

  每年11月的第三个周末,在产象最多的素辇府会举行一场盛大的赛象会,这项独特的赛事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

  大会开始后,穿着鲜艳服装的舞蹈队表演火箭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接下来,捕象人的妻子会举行一场宗教仪式,为丈夫祈求平安。然后,一群野象冲入场内,后面紧跟着另一群驯象。每头驯象背上坐着两位捕象人,一位负责驾驭大象,另一位负责用绳索套住野象的后腿。野象被驯象追得在场内四处逃窜,场外观看的人群无不胆战心惊,生怕威猛的野象一下子冲出来。尽管野象东躲西闪,技艺娴熟的捕象人最终还是会成功套住象腿,将野象乖乖驯服。

  捕象表演后,是“跑象拾物”“大象足球赛”“大象跨人”“象人拔河”“古代象阵”等表演,其中最令人紧张的要数大象跨人。一些自告奋勇的观众成排卧在草地上,几头大象会从他们身上一个个跨过去。要知道,一头大象几千斤重,稍有不慎就会把人踏成肉饼。场外观众们全都绷紧神经屏住呼吸,直到大象们一一跨过,无人遇险才会长舒一口气。

  小象训练学校

  泰国北部有一所专门训练小象的学校,主要负责训练小象听从指挥、学会干活。学校学制是五年,那些特殊的“学生”毕业后会分配到山区林场工作。截止到现在,已有100多只小象从这所学校里顺利毕业,成为运送木料的“职员”,它们的日常工作就是把一大堆木头运回料场并码放得整整齐齐。

  ̩ȭ

  泰国有句俗语:“十个男人,九个打拳。”泰拳在泰语中叫“摩易泰”,是一项举国上下备受推崇的体育运动。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有关泰拳的赛事,每逢周末,大大小小的拳击场会展开各种泰拳比赛。每当寺庙有重大庆典活动时,拳赛更是必不可少的首选项目。

  ◎尚武的国王

  泰国人对泰拳有着很深的感情。据说在1560年时,缅甸与泰国发生战争,泰王纳腊萱不幸被俘。缅甸人提出一个条件,如果泰王能够击败缅甸的拳击冠军就可以重归国土,比赛结果泰王获胜。从那以后,泰拳被公认为泰国的国技,一直盛行到现在,如今泰国中等以上的学校还把泰拳列入体育课项目。

  拉玛五世统治时期,泰拳迎来第一个辉煌鼎盛的时代。当时,慧眼识人的“拳探”每天按照国王的指示,四处招募最好的格斗师来与国王格斗。那时的比赛场地非常随意,一个宽敞的空院落足矣。比赛开始前,人们会在水缸里放入一个被刺了小洞的椰子壳,等漂浮的椰壳沉下去,便结束一轮比赛。

  职业拳击手

  到了普拉超达国王统治时期,这位狂热的泰拳爱好者经常带领随从在微服私访途中与人比赛。人们只知道那位频频取胜的拳手来自都城,并不知道他就是国王。当时泰国正处于和平时期,为了保证部队的战斗力,普拉超达国王还要求全体士兵练习泰拳。

  直到现在,泰国士兵仍要练习泰拳。他们的口号是:“演习泰拳,抵御外辱!”对于更多的泰国年轻人来说,练习泰拳不仅能强身健体抵御外敌,还是一条获取功名的途径,一旦成名收入不菲,而一名拳技出色的拳手在12岁左右便可以供养家庭。

  泰拳比赛泰拳在泰国的普及程度,就如同乒乓球之于中国,是每个泰国人都钟爱的体育运动项目。

  ◎用脚进攻的拳击

  几百年来,泰拳开发出来的攻击技术越来越强大,在国外常被称作“可用脚进攻的拳击”。其实,泰拳中除了脚以外,手、腿、肘部、膝部都富有攻击性,而且实战性极强,以凶狠凌厉闻名天下,享有“500年天下无敌手”的美誉。

  泰拳分为表演和竞技两种形式,表演类泰拳远不如竞技类泰拳受欢迎。后者以腿法为主要动作,以肘膝进攻为主要特长,以强攻硬取为主要风格,有“八臂民族”之称,即双拳、双脚、双肘、双膝八个攻击部位。

  泰国动作明星——托尼·贾

  托尼·贾是泰国现在人气最高的一位动作明星,主演过《冬阴功》《拳霸》《杀破狼2》等经典影片。他的实战功夫相当惊人,腿部发力一扫能踢断周长23厘米的木棍,轻松一跃能跳过1.5米高、2米宽的汽车。训练室里有一只重达150千克的大沙袋,托尼·贾的一记膝击便能将沙袋撞得摆至65度角。

  膝技是泰拳中的重要技法,无论进攻、防守还是反击都有很大效果。由于膝部坚硬,出击速度快、力量大,常令对手难以防备,可以说是近距离搏斗中一招致命的撒手锏。脚上功夫则适用于中远距离攻击,泰拳中的腿击威力相当凶猛,在格斗中一旦被踢中,可立即决出胜负,因而又有“泰国脚”之称。

  为了把自己的双腿练得既像鞭子般柔软,又像钢铁般坚硬,泰拳手往往需要数年苦练,坚持压腿、踢腿、踢沙袋、越野长跑、踢椰子树等等。若没有顽强毅力,根本无法持续如此高强度的锻炼。

  ◎闪耀拳坛的明星

  竞技性的泰拳攻击性极强,除了双腿之外,肘、手、膝都可以作为进攻“武器”。

  “旋风腿”亚披勒是20世纪60年代威震拳坛的泰拳高手,也是当代拳坛的皇牌偶像。即便在现今,如果有人说亚披勒是自古以来排名第二的泰拳大师,没有人敢称排名第一。在整个60年代,亚披勒都是令对手恐惧的拳手,他的扫腿是无坚不摧的武器,他的双拳打遍当世一流拳击高手,包括意大利拳王、英国拳王、日本及韩国的顶尖高手……在巅峰时刻,亚披勒同时拥有横跨泰拳与拳击界的7个冠军头衔,这一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泰拳王”播求是另一位全球瞩目的格斗冠军,他从8岁起开始练习泰拳,13岁接受正规训练,21岁时一战成名。为了保持自身的力量,播求每天都要进行艰苦的攻防训练,在此期间还要完成150次引体向上、300次仰卧起坐、20分钟的跳绳训练及爬竹竿训练、20千米的长跑,完完全全是一场“魔鬼训练”。

  “左扫腿之王”省过的左腿最为凶狠强悍,他的左扫腿被公认为整个格斗界最可怕的武器之一。如被一扫而中,大多数对手都会痛苦倒地。

  经过几百年的传承与发展,泰拳如今已成为泰国的国技,在全国人民心中被视为英勇不屈的象征。据了解,泰国现有20多万名注册拳手,注册拳馆将近7000所,很多青少年都把成为拳坛明星当作一个伟大的梦想。

  泰式按摩

  一次地道的泰式按摩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全身运动,足以令你的身心彻底放松下来。与中国的中医大有不同,它是以活动关节为主,没有穴位之说,但依然能达到肌体舒适、百脉通畅之效果。让身体享受极致美妙的泰式按摩,已成为许多游客前往泰国的目地之一。

  ◎源于医术,扬名泰国

  泰式按摩为泰国古代医学文化之一,发源于古印度西部,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是印度王的御医吉瓦科库玛。当时,传教僧人将吉瓦科库玛的传统医药知识和按摩技法带入泰国,得到了泰王的重视。

  为了广泛吸收传统医学知识,泰王将怀有医学技艺的僧人召集到一起,把他们的知识和经验经过归纳整理,铭刻在大理石上,镶嵌于瓦特波卧佛寺游廊的墙壁上。与此同时,泰王又将瓦特波卧佛寺作为训练传统泰式按摩的一个重要基地。

  按摩药包

  肩颈按摩

  腿部推拿

  头部按摩

  足底揉捏

  脊背按摩

  古时候,泰国王族将泰式按摩作为强身健体和治疗身体劳损的一种方法,甚至一度将其作为招待贵宾的最高礼节。在他们的有力推介下,泰式按摩渐渐名扬天下。

  这种按摩是以活动关节为主,从足部向心脏方向进行按摩,一直到面部才算完成一整套动作。按摩手法几乎涵盖了按、摸、拉、拽、揉、捏等所有动作,力求达到舒筋活骨、柔韧关节等保健效果。在按摩过程中,由于按摩者的力度强、动作大,各种牵拉运动令全身肌肉彻底放松下来,看上去很像瑜伽动作,故而也有人称它为“被动瑜伽术”。

  用于按摩的草药压包

  ◎全身舒展,百脉通畅

  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腰背之间承受着大部分身体的压力,腰酸背痛、颈梗膊痛成为常见都市病。再加上脊神经对内脏有着密切关系,内脏健康情况也会体现在背部,因此非常注重腰部和背部舒展的泰式按摩越来越受欢迎。

  除了舒通关节之外,泰式按摩还有自成一体的经脉按压及伸展理论。按摩师利用手指、手臂、膝部和双腿为对方按摩,并在肌肉和关节上进行按压和伸展,促进血液循环,使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运作正常,同时还能促进肌肉皮肤的新陈代谢,令对方身心产生愉悦之感。

  泰式按摩可以舒缓精神紧张、消除疲劳、刺激循环,恢复身体活力,有助于改善多种疾病。凡是前往泰国旅游的游客,大多都会体验一下正宗的泰式按摩,在按摩师全面周到的服务下放松全身筋骨。令人体会颇深的是针对脊椎骨和颈椎骨的复原按摩,按摩师挽住客人的双臂,用膝盖抵住客人的后腰部,像拉弓一样,使客人的整个身体向后拉伸——有些人可能会疼得喊出来,但酸痛过后会是一阵意想不到的轻松感,整个人都将变得精神十足、意气风发。

  在坚持不懈的推广下,泰式按摩如今不但广为人知,还成为全球公认的一种天然疗法与健身之术。

  人妖文化

  提到泰国,很多人脑子里闪过的必然有“人妖”一词。泰国旅游业能够闻名全球,人妖表演功不可没。这项表演已被视为泰国独有的一种人文风情,每年可为全国旅游业赚回70多亿美元的外汇收入,一跃成为泰国的经济亮点之一。

  ◎从小接受训练

  人妖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群体,虽然他们为国家创造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对于大多数人妖来说,就算能得到比较丰厚的物质回报,个人命运也极其悲惨。在泰国境内,几乎只有穷人家的孩子才会去当人妖。生活贫穷的父母将家里长相清秀的男孩从小当成女孩来培养,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成为家里的经济支柱。

  选择做人妖的男孩,不可抗拒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他们通常在7岁左右就会被送进专门的学校,接受严格、系统的训练。这些学校采用女性化的培养方式,从衣着打扮、礼仪爱好,直到舞蹈声乐均有教授。其中,练习腿功和腰功是一项必学技能,一般人难以承受,而他们即使承受了练功之苦,最后还是免不了被淘汰的命运,因为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人妖表演可以说是泰国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黑夜里的流动精灵

  芭堤雅被称为“人妖天堂”,14~50岁的许多人妖都集中在这座城市的歌舞团、酒吧、夜总会、电视娱乐节目及各种场所。他们可能是电视台的中流砥柱,可能是肥皂剧明星的捧场搭档,也可能从事着一些很普通的工作,比如酒店服务员、商店销售员、广告人员、公司职员等。

  去泰国游玩,如果没畅快淋漓的看一场人妖表演,那可是要遗憾终生了。

  但是,更多的人妖还是喜欢出没于夜晚,如同黑夜里的流动精灵。“奥斯”和“蒂芬妮”是芭堤雅很有名气的两座剧院,每晚都会有人妖特别演出。剧院里建有宽敞漂亮的大厅和华丽辉煌的舞台,布景、灯光和道具都十分讲究,舞台两侧还矗立着巨幅直播屏幕,三层看台共设有1000多个席位。表演开始后,一个个光彩照人的人妖顺次走上舞台,展现自己的美丽容颜和曼妙舞姿,有的妩媚动人,有的热情奔放,有的娇羞温柔,所有女性的阴柔之美都在舞台上淋漓尽致地被展现出来。

  ◎国际小姐与变性拳王

  被誉为泰国最美人妖的poy在2004年曾获得“国际小姐”的头衔,如今在泰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演艺圈拥有极高人气。poy拥有姣好秀丽的容颜,凹凸有致的身材,令许多女性羡慕不已,纷纷赞叹道:“比大部分女孩子都好看,毫无攻击性的那种美,美哭了!”

  泰国变性女拳手芭利娅则是另一位知名人物,她在18岁时一战成名,后来接受变性手术成为一个完全的女人。进入娱乐界以后,芭利娅四度参加选美比赛,三次当选泰国美后。2006年,她以女拳手身份再度回到拳坛,两年后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拳击比赛中获得冠军,轰动了世界拳坛。媒体评价芭利娅是“拥有拳手教师和模特多重身份的美丽变性拳王”。某家体育馆还将设在芭堤雅的分部用芭利娅的另一个名字“侬度”来命名,叫作“侬度菲尔特斯体育馆”——对于一个拳手而言,这可谓是一种极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