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章时间轨迹(2 / 2)


  ◎两次败于缅甸王朝

  与素可泰王国相比,大城王国虽然在军事、经济等方面有了更大的发展,但是君王的执政风格与前者明显不同。大城的君主受高棉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并不沿袭兰甘亨国王的仁善之举,而是采用专制手段在国内强制推行一系列举措,在国外则与邻近国家时常发生冲突,曾经不止一次地与兰纳王国交战。

  被历史残留的一段古城墙

  16世纪中期,缅甸的东吁王国变得日益强盛,渐渐成为与大城王国实力不相上下的一支劲敌。在缅军的不懈进攻下,大城王国被逼议和。到了1569年,缅王莽应龙利用该国内部矛盾,一举征服了对方,此后十五年里,大城沦为缅甸的附属国。

  位于大城府内的一座古代宝塔建筑,虽然略显破旧,但其昔日的辉煌仍依稀可见。

  历经千百年时间洗礼的古树,枝丫缠绕,引得许多游客驻足。

  1584年,“黑王子”纳黎萱国王率领军队经过多次战斗,终于恢复了国家独立。为了庆祝其中一场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人们特意建起亚柴蒙考寺。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大城王国渐渐抹去附属国的阴影,一步步恢复了荣耀之光。到了17世纪,它不但将柬埔寨收为附属国,还将疆土扩至马来半岛南端的马六甲一带,成为中南半岛上的一大强国。

  据说那时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派出使臣到访此地。随行的英国商人和教士认为大城与伦敦相比毫不逊色,拥有众多的宫殿、庙宇和运河,城市人口大约在30~100万之间,他们纷纷赞叹大城是“东南亚最美的城市”。

  进入18世纪以后,大城王国的统治阶层屡生内讧,地方封建主的分封割据也日益严重。这种糟糕的情况持续了几十年,那个强大的对手缅甸一直觊觎未休。1765年,缅甸贡榜王朝的统治者孟驳趁着大城国力衰退,率领军队悍然发起一系列凶猛的进攻战。1767年,缅军围城14个月后,大城国都沦陷,许多建筑付之一炬,无数艺术珍品被劫掠一空——在泰国历史上持续417年、共有33位君主的大城王朝至此终结。

  吞武里王朝时期

  在泰国历史上,吞武里王朝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是一个历时最短的王朝,但它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个王朝的缔造者是名列泰国五大帝的达信大帝,他与中国渊源颇深,祖籍广东澄海区,拥有一半的华人血统,原为大城王国的一位华裔将领。

  ◎收复故都,开辟新王朝

  1767年4月,缅军攻陷了大城。虽然他们取得了胜利,但对于泰国的统治并没有维持多久,这一切都是因为达信。

  一座自水上穿行而过的大桥,连通了吞武里的过去与现在。

  达信又叫郑信,中国历史上把他称作郑昭王(“昭”意为“王”),泰国历史上则把他称作达信。在大城沦陷之际,这名年轻的将领率领一支大城余部浴血奋战杀出重围,成为那场亡国之战的幸存者。

  寺庙里的神话人物雕塑

  两个月后的某一天,达信一行准备攻打尖竹汶。吃过晚饭,他命令部下将锅炉碗钵等炊具全部捣毁,并号令全军明天入城吃早餐!一道军令体现破釜沉舟之志,极大鼓舞了将士们的决战之心。第二天一早,这支逃亡之军在尖竹汶一战中大获全胜,将士们进城美美地吃了一顿早餐。

  在接下来的整个雨季,达信把该城作为复国基地,一边招兵买马,一边召集青壮年男子制造战舰。雨季结束后,大城余部已经扩充至五千精兵,所造战舰也达到了数百艘。当年11月,达信率领军队,自尖竹汶出发一路行军至湄南河河口。经过数场激烈的战斗,这支强悍的部队收复了吞武里城,然后逆流而上,杀向大城缅军的驻扎重地三菩提树营。缅军完全没有料到会有一支军队从水路杀来,战不多时便溃不成军全线败退,彻底被逼出了大城。缅甸贡榜王朝的孟驳王绝对没有想到,从占领到退出,缅军在大城仅仅停留了短短七个月。

  获胜之后,年轻的达信看到昔日雄伟壮丽的国都如今满目疮痍,心里不胜悲凉。如果执意重建大城,不仅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在缅军来犯时不易形成对抗之势。再看吞武里,虽然此城面积较小,附近却有威猜巴硕堡可做屏障,而且该城接近海口,即便对敌不利时亦可取道退回尖竹汶。如此一想,达信决定定都吞武里。吞武里位于湄南河河畔,对岸有座橄榄村,那就是今天的曼谷。

  1767年12月,达信在吞武里登基称王,史称郑王。因他此前曾为达府侯王,故而又称达信大帝。泰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吞武里王朝由此开始。

  ◎统一祖国,开疆拓土

  吞武里成为新的国都,达信召集战乱中散居各地的臣民,在此共商收复河山之计。同时,他还积极向外国商船购买粮食,解决民生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达信开始逐步实行收复大计。他带领渐渐壮大起来的军队南征北讨,接连收复失地,历时三年终于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将一个支离破碎的王国重新团结起来。

  建造于石头上的白色小塔,为吞武里增添了几分凝重。

  接下来,吞武里王国开始对外实行武力扩张。1771年,达信率军出征柬埔寨,并在其后七年里使其沦为附属国。到了1774年,他又率军征服南奔、兰纳、老挝等地。吞武里王国的疆土急剧扩大,北边直达万象、銮巴茫,南边统辖甲兰单、单卡奴、沛武里,东边拥有老挝、高棉湄公河地区,西边远达缅甸的毛达玛、塔威马力、禾脑悉等。

  连接曼谷和吞武里的大吊桥,充满了现代气息。

  在开拓疆土的同时,达信在国内推行多项举措。为了保护中小封建主和商业阶层之利益,他开始打击僧侣与贵族,此举引起很多贵族的不满。1782年,故都大城发生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封建主的斗争。其时,达信已派出大将彼昭耶却克里率军远征,没想到这位将军闻讯后赶回吞武里,与一群贵族联手废黜了大帝,并当场下令将其处死。

  由于国王的血液不能接触大地,达信最后被塞进一个麻布袋子里,被一群恶徒用檀木棒暴打至死,他的离去意味着吞武里王朝的终结。

  吞武里王朝虽然只存在了15年,但是国家的重获独立和统一保证了泰国文化的延续。特别是达信大帝全力维护佛教,下令搜集战乱中的大藏经文,而且定期捐善款做佛事,修葺和建造了多座佛寺,吸引各地僧人纷纷前往吞武里重振佛法。

  为了纪念功勋卓著的达信大帝,泰国建起一座巨大的铜像,并将每年12月28日定为“郑王节”。在遥远的故乡,广东澄海区也为他建起了一座壮观的衣冠冢,这座衣冠冢现已列入澄海区重点保护文物。

  曼谷王朝时期

  1782年4月,昭披耶却克里自立为王,建立了却克里王朝,号称拉玛一世。在执政期间,拉玛一世的第一项举措就是把国都从吞武里迁至河对岸的曼谷,并建起了大皇宫,因此却克里王朝又称曼谷王朝。曼谷王朝是泰国历史上的第四个王朝,一直延续至今。

  ◎五代国王励精图治

  在拉玛一世的筹建下,曼谷开始大兴土木,从不起眼的城镇一下子贵为国都。人们在岛屿周围开辟了数条运河,大皇宫、玉佛寺巍然伫立,一批巨大而庄严的佛像相继立起。

  拉玛二世登基以后,全力保护国内文学,颁定了史诗巨著《拉玛坚》的经典版本,这部作品源于梵语诗歌《罗摩衍那》。除了继续修建大皇宫以外,他和他的继任者拉玛三世将曼谷几座最精美的寺院做了整修与扩建,比如黎明寺、卧佛寺和善见寺。在拉玛三世和拉玛四世统治时期,该国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的入侵。1851年,拉玛四世与英法两国签订贸易协定,允许两国享有治外法权。与此同时,这位国王还在国内开始实行经济改革,并聘请了西方顾问帮助实现国家现代化。

  拉玛五世雕像

  拉玛四世又称马古大帝,是一位博学多才、思想新潮的国王。他精通英语、拉丁语、巴利语、梵语,通晓历史、地理和科学,在成为国王以前曾经出家为僧27年,非常了解寻常百姓的生活。为了增强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他在19世纪末继续推进经济改革,同时全力实施对外开放。

  继任者拉玛五世紧随其后,一边努力借鉴西方经验,一边将改革之路越拓越宽。拉玛五世是马古大帝的儿子,又称朱拉隆功国王。1868年,这位年轻的国王登基时只有15岁。执政期间,他由一个观念新颖的少年渐渐转变成一个伟大的改革家,推行的各项举措也对泰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影响。

  朱拉隆功国王废除了农奴制,终结了觐见国王要行跪拜礼的古老礼仪,多次聘用外国顾问,鼓励皇室子孙们前往欧洲学习,并令国内的医疗系统和教育系统逐步走向现代化。当泰国国内出现巨大转变,国际纷争上也有了新的界定。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泰国)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该国由此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

  每一座现代气息浓郁的城市和庙宇,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过往。

  ◎建立现代泰国

  1910年继位的拉玛六世,即瓦栖拉兀,是泰国历史上首位出国留学的国王。他曾在英国剑桥学习,又在英国军队中服役,回国后开始在国内推行著名的却克里改革,包括强制性义务教育及推广姓氏的使用。可是,拉玛六世一直没有继承人,即便建起了一座爱与希望之宫,也只得到一个女儿。逝世前夕,他把王位传给了侄子巴差铁朴。

  巴差铁朴即拉玛七世,他于1925年继承王位。没过几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导致泰国紧缩银根,平民阶层更是饱受摧残。1932年,人民党发动一场政变,将此前沿袭的君主专制改为君主立宪制,现代泰国的历史自此而始。1939年,暹罗首次更名为“泰国”,意为“自由之地”。在后来的十年间,这个名称两度更改,直到1949年方才正式定名为“泰王国”。

  即使是在晚上,宏伟的宫殿仍然气势恢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二年,拉玛八世驾崩,19岁的普密蓬·阿杜德从国外回来继承王位,他就是泰国现任国王拉玛九世。拉玛九世是拉玛八世的弟弟,名字“普密蓬·阿杜德”的意思是“土地的力量,无与伦比的力量”。

  拉玛九世在位期间,泰国政权长期掌握在军人集团与国内党派的手中。从二战以后至20世纪末期,军人集团长期把持政权,政府频频更迭。进入21世纪以后,泰爱泰党的他信,人民力量党的沙玛和颂猜,民主党的阿披实,为泰党的英拉陆续当选泰国总理。

  但不管时局如何动荡,国王一直被视为这个国家最高统治阶层的象征。而且每当国内发生重大事件,比如经济发展出现波动,军事政变,内阁总理频频更换等,普密蓬国王便会出面处理与调停,使之迅速恢复平静。

  如今,拉玛九世的在位时间已有六十多年,成为目前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世袭君主。作为曼谷王朝的第九任国王,他同时又是现代泰国历史上一个不可替代的国家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