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0章(1 / 2)





  “真的?!”卫皇后高兴了, 叮嘱苗嬷嬷道,“苗嬷嬷,这件事你先别告诉小氿, 本宫和皇上要给她一个惊喜。”

  苗嬷嬷忙不迭应下,退了下去。

  凤鸾宫内,一片喜气洋洋。

  卫皇后身旁的几个近身服侍的嬷嬷宫女们都是心里唏嘘, 别人看着皇后尊荣, 但是她们这些近身服侍的都知道皇后这十几年有多么不容易, 也就亏得皇帝心里一直把皇后放在心上。

  见卫皇后高兴, 皇帝的唇角也弯了起来, 两人说着当日要给秦氿的赏赐, 皇帝就吩咐周新去开内库, 取些首饰过来挑选。

  卫皇后见皇帝今日不忙,就问道:“皇上今日可要留在臣妾这里用膳?瑧儿也快下学了吧。”

  “朕也好几天没陪你与瑧儿用膳了。”皇帝应下了,说话的同时,眉头微微一动, 想到了他为何抛下公务来了凤鸾宫, 话锋一转,“豫王上了折,让他的三子和长女来了京城, 下个月也该到了。”

  卫皇后微微蹙眉, “又是来给方太妃尽孝的?”

  当年先帝驾崩前, 心里犹惦记着他的爱妃和儿子,把他们都安排得妥妥的, 让皇帝在龙榻前对天立誓不得慢待豫王母子, 甚至当时还请了宗室与内阁阁老们为见证, 就怕皇帝不认账。

  卫皇后当时也在场, 她看得出来先帝是想让方太妃随豫王一起去豫王封地的,但是前面交代得太多,先帝最后这句话没来得及说完,就咽了气。

  彼时,方太妃哭得那个悲切,差点没晕厥过去,不知道的人恐怕还以为她对先帝有多情深,要随先帝而去呢。

  皇帝就干脆把方太妃扣在了京里,豫王三次请旨想把方太妃接去豫州,皇帝都没理会。

  这几年,豫王也不时让儿女来京里探望方太妃的。

  皇帝淡淡道:“他生怕朕亏待了太妃呢。”

  因着先帝的遗旨在,皇帝自然不会亏待了,方太妃就和先帝的其他嫔妃们一样,自先帝驾崩后,就住在京郊的行宫里,享着该有的份例,也就逢年过节的时候进宫给太后请个安。

  豫王野心勃勃,在豫州囤兵三十万,对皇帝来说,方太妃也算是一个质子。

  皇帝心中复杂地感慨着:十年前,他初登基的时候,就想着等天下安定,再去处置豫王这个隐患,但是十年过去了,大祁还是未平,外乱方定,内露患又起……

  这些年,皇帝一直不动豫王和方太妃,一来是顾忌先帝的遗旨,二来也是实在没有精力和豫王斗,豫王有三十万大军,朝廷若是贸然出手,拼到最后不是让大祁分裂,就是让那些虎视眈眈的外族蛮夷有了可乘之机。

  现在的大祁必须稳扎稳打才能回到昔日的辉煌。

  皇帝端起茶盅,慢慢地喝着茶。

  卫皇后并不在意,淡淡道:“来就来吧。”

  反正凭豫王三公子与那位郡主也搅不出什么浪花来。

  卫皇后转眼就把这件事抛诸脑后,现在让她在意的就是外甥女的及笄礼了,她拉着皇帝说道:“皇上,您说,小氿及笄礼那日,臣妾穿哪身衣裳好?臣妾最近做了几身新的夏裳,您替臣妾参谋参谋?”

  幼白很会看眼色,急忙使唤着小宫女们去娶皇后的新衣。衣裳才刚取来,下了学的顾瑧也回来了,被帝后叫着一起帮皇后选起衣裳首饰来。

  凤鸾宫内,气氛温馨,说笑声不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等到了七月初九,卫皇后起了个大早,等皇帝下朝,夫妇俩就一起出宫,到了秦家。

  帝后的莅临令整个秦府都炸开了锅。

  秦太夫人早就到了,亲自来了仪门处相迎,把皇帝和卫皇后引去了今日举办笄礼的听香堂。

  秦氿和云娇娘留在听香堂的偏厅里,只听正厅的方向传来了喧阗声,一个小丫鬟气喜洋洋地来禀道:“皇上与皇后娘娘来了!”

  姨母和皇帝姨父来了!秦氿惊讶地张大了眼,赶忙和云娇娘一起出了偏厅。

  听香堂中的其他宾客们也都纷纷向皇帝行了礼:“参见皇上。”

  皇帝笑吟吟地一挥手,亲和地说道:“不必多礼,今日小氿才是主角,别让朕抢了她的风头。”

  众人皆是应声,不过神色间难免又多了几分拘谨,心中复杂。

  皇帝说得客气,秦太夫人可不敢真跟皇帝客气,把上首的位置让给了帝后。

  卫皇后看了看一边的壶漏,提醒道:“吉时快要差不多了吧。”今天是外甥女的好日子,可不能耽误了吉时。

  紧接着,其他人也都纷纷落座,秦氿也返回了偏厅。

  吉时一时,厅堂中就响起了听一阵肃穆的丝竹声,代表着笄礼正式开始了。

  秦氿和云娇娘在苗嬷嬷的指引下朝正厅走去,正厅中,秦太夫人简单地说了一番致辞,就宣布笄礼开始。

  接着,崔嬷嬷挑开竹帘,着一身水红色采衣、头梳双鬟髻的秦氿就在众人灼灼的目光中走到厅中。

  秦氿优雅地走到了席前,朝站在正宾位置的卫皇后嫣然一笑,然后对着今日观礼的众人深深地行了揖礼。

  宾客们皆是眉眼含笑,得体大方,心中却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

  她们都猜到今日秦氿的笄礼会由秦太夫人主持,却没想到今日帝后竟然会亲临,更没想到卫皇后会亲自出宫来给秦氿当正宾,还有二公主新安作为赞者。

  这可是一份莫大的荣耀!

  这场及笄礼足以在今后的几年都为人津津乐道。

  秦氿朝西跪坐在藤席上,仪式在司者和赞者的的协助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卫皇后含笑地看着外甥女,朗声吟颂祝辞:“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注1)

  秦氿对于及笄礼的每个步骤都娴熟于心,也知道这句话出自《仪礼·士冠礼》,是成年礼上必说的祝辞,可是当她亲耳听卫皇后这般徐徐念来,心口不禁淌过一股暖流。

  她知道这是姨母对她最深切的祝福。

  卫皇后拿起梳子温柔地给秦氿梳了两下,然后卫皇后从云娇娘手里的托盘上拿起了一支竹笄插到秦氿的发髻间,再由作为赞者的新安正笄。

  秦氿对着卫皇后温婉一笑,正要起身,厅堂里突然起了一阵骚动,不知道是谁惊讶地望着厅外喊了出来:

  “宸郡王!”

  顾泽之?!

  正厅内,包括秦氿在内的众人都齐刷刷地看向了厅外。

  外面的庭院中,金灿灿的阳光倾泻而下,一个着紫袍的青年大步流星地朝这边走来,正是顾泽之。

  秦氿的眼睛睁大,望着渐行渐近的顾泽之,等他走近了,便清晰地可见他俊美的面庞上布满了细碎的胡渣子,眼窝处一片青影,整个人看来风尘仆仆。

  谁都知道顾泽之去了闽州平乱,厅中的不少女眷皆是面露惊色,连卫皇后都怔住了,顾泽之怎么来了!

  顾泽之是奉旨去闽州平乱,那么同样的,作为率军主帅,若无皇帝允许,是不得私自返京的。

  卫皇后很快回过神来,朝皇帝看了过去。

  她知道皇帝肯定早就提前知道了顾泽之要回京的消息,还故意瞒着自己。她忍不住给了皇帝一个嗔怪的眼神。

  皇帝只是笑。

  秦氿忍不住从席上站了起来,目光一瞬不瞬地喉头微微发紧,心中泛着一股如糖似蜜的甜意。

  顾泽之,他回来了!

  为了她的笄礼,他特意千里迢迢地赶回来了!

  顾泽之看着她发髻上的竹笄,微微一笑,眸子里荡漾着旖旎的笑意。所幸他回来得还及时!

  众宾客的神情各异地交换着眼神,表情中有艳羡亦有感慨:这位秦三姑娘说她命不好呢,是命不好,父母双亡,侯府的爵位也落到叔父头上,她还走丢过,自小在乡野长大。去岁她刚被接回京时,大家虽不至于在言语上轻慢她,但是在心里难免低看了几分。

  结果,短短半年多,这位秦三姑娘居然就在京里站稳了脚跟,帝后喜欢,太后喜欢,未来婆母喜欢,很显然,连未来的夫君都对她十分看重。

  瞧顾泽之这风尘仆仆的样子,显然快马加鞭赶来京城,只为了未婚妻的笄礼!

  俗话说,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这位秦三姑娘还真是的了一门好亲事,说是天之宠儿也不为过。

  相比起来,那个曾经的京城明珠秦昕如今却沦落为卑贱的妾室,不得不叫人唏嘘。

  待顾泽之坐下后,仪式又继续开始了。

  初加仪式后,秦氿带着云娇娘一起又返回了偏厅,然后换上第一身素衣襦裙,再出来向秦太夫人与宾客们行礼。

  紧接着是二加仪式,卫皇后为秦氿戴上了一支口衔南珠金凤步摇,凤口垂下三串金色的流苏,熠熠生辉,光华夺目。

  秦氿忍不住又朝顾泽之看去,她知道本来二加仪式上的发钗不是这一支,这十有八九是顾泽之准备的。

  两人四目对视,顾泽之的瞳孔灼灼生辉,烫得秦氿心口微微一颤。

  二加仪式后,秦氿再换上一身曲裾深衣,她身上的衣裙颜色一袭比一袭鲜艳夺目,到最后的三加仪式后,她换上了最后一身大袖长裙礼服。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秦氿身上,目露惊叹之色。

  她穿着一袭大红绣莲花褙子,只见那拖地长裙上,如天女散花般撒下一大片各色的莲花,红色、粉红、白色、紫色、粉紫,栩栩如生,就仿佛有无数娇艳的莲花如火如荼地盛开在她裙裾上,每迈出一步,那裙裾上朵朵盛开的莲花似乎在随风摇曳,步步生莲。

  她的发髻上戴着卫皇后特意命人打造的累丝九翅金凤嵌南珠钗冠,凤嘴里吐出一挂流苏垂在额头上摇曳生辉,衬得她黑白分明的杏眸如寒星般明亮,顾盼间,丽色逼人。

  卫皇后的眼眶微微湿润,怔怔地看着秦氿,从她身上看到了妹妹的影子,心里暗暗地说着:妹妹,你与妹夫在天之灵可看到没?你们的女儿真漂亮!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卫皇后的目光又移向了不远处的顾泽之,唇角翘了翘。小氿得了这样的如意郎君,将来一定会过得很好的!

  厅堂内,一片寂静无声,气氛庄重喜庆。

  在聆训、揖谢后,及笄礼便礼成了。

  宾客们纷纷上前对着秦太夫人与卫皇后作揖恭贺,一片喜气洋洋。

  笄礼之后,帝后就告辞了,其他人都没急着走,她们还要参加笄礼后的小宴。

  秦氿和顾泽之去仪门那边送走了帝后,直到完全看不到马车了,秦氿才收回了视线,抬眼看向了身旁的顾泽之。

  顾泽之正看着她,那漆黑的瞳孔如镜子般倒映着她的身影。

  秦氿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上火辣辣地,她头脑一热,脱口问道:“好看吗?”

  “好看!”他一本正经地点头,唇角微微上扬,一把拉住了她的手,看着她的眸里似是闪着星光。

  只是看着她,想着她,他的心情就出奇的愉悦,情不自禁地露出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