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零八章(2 / 2)

  “嗯。”靠在软垫上的男子并不在意,生死攸关之事在他的眸中也未留下印迹。他在等清立说他在意的事情。

  清立道:“长宁公主对皇帝被掳之事我们布置的人并未起疑,壁蜥断尾,奴处理的很干净。”

  “今日我看谕旨,顾老,齐宏在列,宫中可传来消息?”

  清立不敢有瞒,全然禀告道:“长宁公主未有,只是听闻梅花内卫中有一位强行解开蛊毒。”

  “我知晓了。他叫齐子玉。”

  “正是。这些年他为长宁公主做事,是把很锋利的刀。”

  陈亭稚颔首,眼中仍无情绪。冷漠道:“长宁绝不会放过临清,她如今等的,是一个时机。”

  “主子,奴明白。在长宁公主眼皮下筹谋布画不易,哪怕天衣无缝也需小姐同长宁公主对垒才可启局。”

  陈亭稚眉间多了几分郁色,他如何不知。斟酌道:“我不便与她见面,我们的人私下也必须同她保持距离。绝不可在此事节上出变动,再去暗地确认,动手便在这几日。”

  清立应是,随后道:“主子,您为小姐做的这般多...若小姐知道,定会心安愉悦。”

  本以为男人的脸色将回霁,陈亭稚却仍是淡漠,语气愈加低沉道:“她不会知道。”

  “赵敬不见了?”许临清回府后便听有人来禀,她顿步,望向沉铭。

  沉铭点头,她才勾出冷笑道:“关在后面的另一位呢?”

  男人答道:“还在。”

  于是女子快步往后院去,路过关押赵敬的屋舍时她停留,问道:“何时发现的?”

  地上还有干涸的血迹,囚笼的锁链被干脆的扯开,她站在门外扫视屋内。

  齐庆道:“约莫两刻钟前。”

  “可看清长相?”

  “当时奉主子命,无人在此处值守,最近的守卫看见黑影,蒙着口巾。”

  “跟上去了?”

  “是,目前传回的消息是往京郊。”

  “好。”许临清应后,举步离开。沉铭紧随其后,主动道:“这样放走赵敬,你...”

  “谕旨已下,他留着也无作用。左右都是死,虚活几日并无所谓。”若是以他为诱饵,引出幕后之人,她方能掌握部分主动性。

  “沉铭,我现在对那位长宁公主更加忌惮。这几日我细想游街那天,草席裹住的母亲骸骨,只露出手的骨节,此人故意这样做,定是知道我能通过母亲异于常人的手骨确认她的身份。但是我忽略了一点,如果此人可以用这方法,那他一定也十分了解母亲。当年母亲尸首失踪,是你带回来的吗?”

  “不,绝非。我没有。事发突然,我抵御外敌,退其百里后才得以喘息归途,回来只看见你,还有你身旁四处散落的人头。”

  “不是你,说明不是皇帝。皇帝只想她死在战场上,并不想再生事端。”

  许临清细细思忖,眉头紧锁,在想通某一处关节后,她突然后背发凉,双目睁大。

  “沉铭。”她直直的望向男子。

  男子显然与她同时想到端倪,这么明显!他们竟然从没有怀疑过。

  ......

  那时许临清眼见母亲身死,目眦欲裂,愤怒难消,她提起母亲的红缨枪,直面凶狠毒辣的敌人,替母报仇。可她从没想过,有人在那时便将暗处的算计阴盖住母亲。等到她双目猩红杀光头领回过神来要安顿母亲时,却翻遍战场也找不到母亲的遗体。哪怕后来,她想的也是皇帝丧尽天良将母亲盗走,却没有想过另一种可能...

  沉铭道:“将尸体秘密运回京城的,是长宁。”

  “长宁。”

  如果是长宁...如果是她,黑衣人与母亲相似的身手,被蛊毒荼毒的恐惧...母亲骨骸上泛着的黑...

  许临清心中的猜想越来越清晰,她犹豫的说出:“沉铭,当初,母亲,会不会,没有死...”

  不然如何解释这一切?

  如果没有死,如果没有死,那她做了什么?她做了什么?她明明可以救下母亲,明明可以!可是当时,她亲眼看见长枪挑起母亲,尖刃刺穿母亲的心脏,漫天的血,她飞扑接过母亲轻飘飘的,像一张薄纸,毫无血色的脸上充满着不可置信。秦霭禾怎么会败呢?可是对方对她的排兵布阵了如指掌,派出的骑兵也是凶悍强壮,马上作战娴熟狠辣。而且,二十人弃阵直攻她!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秦霭禾死时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只是死死抓住她的手,眼神中没有悔恨与眷恋,只有决心。她亲眼目睹母亲的离世,没有人比她更明白那时手中的血有多烫,又有多冷。湿滑的,汹涌的,根本不像血,反而像水流。母亲的生命就这样像流星般转瞬即逝,她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泪水就像雨般不停坠落。发生什么事了?母亲为何躺在地上?我在哪里?母亲在哪里?

  当时战局焦灼,无数士兵在瞬间死去,她来不及安葬母亲,主帅已死,她必须上马作战以稳军心,若非如此,死的军人只会越来越多!不可,不可!母亲无数次的说过,在战场上,不要为已死之人停留脚步,等击退敌军,才有喘息安葬之机,再退,国土沦陷。不能退!不能退!

  你是我的女儿,承我遗志,绝不能退半寸!她杀红了眼,敌军首领刺眼的笑印在她的脑海中,她一定要杀了他们,一定要杀了他们!女人弃刀拾起母亲紧握的红缨枪,她的眼眶迎风干涸,再启马时,快如闪电,下手狠戾,手起落枪,飒飒风响声穿破长空,红缨枪深深插入他们的心脏,快准狠的收割敌军头领的性命。

  最后,与母亲一同失踪的,还有负责顾看母亲的后勤三人。

  之后的事情太过混乱,她被押解回京,面对铺天盖地的龙颜大怒,许家全族灭门,她被持续关押在地牢中,直到被审讯侥幸得以自由时,距离母亲身死已经过去近一月。

  沉铭轻抚上她的肩膀,安慰道:“不,不一定。我知道你在后怕,愧疚如果秦将军那时真的没死,你错过救她的机会。可是这只是一种几率很小的可能,当时在战场上秦将军,身死的画面你记得清楚。”

  “只是如果此事与长宁有关,那我们必要慎之再慎,她的城府心机绝非一般。”

  许临清点头,道:“不管如何,至少我们已经成功了一半。”

  “沉铭,你觉得若是让长宁当真称帝,你我,临城众人能存的可能性有多少。”

  沉铭认真的望着她,然后道出她心中的答案:“如果往事今行皆为长宁手笔,又以蛊毒浸淫朝堂十余年,待她称帝,你我,临城,必死无疑。”

  许临清微闭上眼,似妥协似无奈道:“可我并没有夺权的计划,况且我此番仍缺兵马。京中既是她的地盘,未有十全的把握我不愿以众人性命相搏,死的人已经够多了,沉铭,你能明白我吗?”

  男子如何不明白她呢?只是他更知晓,这不是进或退的选择,而是只能进的的无回头之路。

  “目前秦健与我的人加起,并非全无胜算。只是左擎军,态度不明。”

  “若是掌舵人仍是蒋连城将军尚可,但皇帝失踪期间想必左擎军已落入长宁之手。”

  “左擎军实为皇城护卫军,实力不容小觑。而且规模宏大,是京中第一军。你我手中皆是守惯边疆的将兵,若真交战,即使有唐湘之做后勤保障,也并无完全的把握。”

  许临清垂眸静静听着,随即浅淡道:“不论如何,临城是最后的底线。我仍余留半部秦军在临城护卫,连同斯兰领域巴特尔,若是众人退却临城,仍可有生机,不至被赶尽杀绝。”

  沉铭摇头,不赞同道:“如果你在,临城在,若你不在,临城也不会在。”

  他隐约感受到许临清暗地中的打算,但他不愿与她对峙,只是隐晦的试探。

  “我的意思是,若你身死,长宁遂愿,城破不过朝夕之事。”

  许临清没想到深藏心底的暗地思忖被他戳破,无奈的苦笑道:“你说的太直接了。”

  “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与长宁正面对战。”

  “若代价是血流成河,民不聊生,我绝不会选择这条路。”

  沉铭默然,他想起刘师这几日曾对他说的,刘师与许临城的争论。相比刘师,他完全能理解许临清,她是宁愿身死也不愿无辜之人被卷进争权的生死漩涡中。可他更知道,凡是权谋争斗,流血是无法避免。

  “如果暂时的牺牲与流血会带来长久的稳定呢?”沉铭知道他不该问,但他仍想争取。

  女子平静的,没有一丝犹豫与隐瞒,道:“如果我的目的是权倾天下,谋权篡位。我定会不择手段踏着尸体走上王座;可我并非此心,即便如此就可以说无意的过失害得牺牲,我的罪孽便会减少吗?不,死去的人仍是我的罪孽。我是因,便有灭因的任务,若是灭因无果,便有承责的因果。”

  “事实上,我既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正如你所说,我只是不太想活。”

  她终于坦荡的说出口,沉铭心中那颗怀疑的种子终于见到阳光,却瞬间夭折。

  “这只是一种可能,沉铭。也许在与长宁交手的过程中,我不费一兵一卒便长命百岁。”许临清见男子神情肉眼可查的难堪起来,随即找补,可沉铭绝非能被她糊弄的人。

  “我不信。你是不是觉得等杀了皇帝,解开长宁所行之事的真相,你就真的可以无牵无挂的离开?”他没有用死这个字,也永远不会用这个字。

  女子避而不谈,只是慨然道:“这六年,我一直在想,究竟完成什么事才算得到真正的解脱。你我年少结识,或许能看出我与年少时最大的不同便是‘生欲’。少年志气离我太遥远,理想抱负早已随风飘散。双亲牵挂我已无福,家族和睦也无望,我孤身一人游历四方。说是游历,却是少了洒脱,我仍在黑夜中漫无目的踽踽独行。”

  “顾廷泽身死之时,我以为此生不会再有如此黑暗、痛苦的离别,却未曾想这是命运赠予我的第一份‘礼物’。往后便是源源不断的生离死别。”

  “沉铭,我其实没有那么坚强。这六年撑着我活下去的是一口气,经年累月已成我的心障,我的枷锁。任何追随者都不愿意自己跟从的人是软弱的,我不是个称职的主公。你为陈谋的那段时日,身处临城,应当是看得清楚。我们都是被时代抛下的可怜人。不被重视,不受正统之批,躲在临城中抱团取暖。说到底,拿他们自保尚可,如今敌强我弱,我绝不能以卵击石。”

  “我不是一个称职的主公,可我无愧于任何人。”

  沉铭想他知道,他都知道。她怎会有愧于他人?日子艰苦的那段时日,物资钱财总是她最后去拿,临城幕僚、妇孺、士兵皆有后,剩下零星她才伸手。食不饱,穿不暖之时,她从未欺压掠夺,而孤身一人闯疆域,走商贩。她兴学,教技,谈论,言策,她真的将临城当作她的家园一般去建设、爱护。

  所以她不愿众人为她的私欲买单,行至此已足够。

  “如果你发生不幸,我会与你一同。”

  “不。”

  听到她干脆的拒绝,沉铭的心几乎要沉底,他理解她的大义、宽人,他心悦诚服,他说服自己接受她所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成功,哪怕在她看来最小的代价就是她的生命。他已经退无可退,如果最后的结局不尽如人意,他的心愿只是与她一同。

  “或者等你上承孝,中平扶妻,下铺育子后,若是垂垂老矣,方可与我一同。”

  “你说过的,你会对我负责。你印过戳,我不会忘。”

  面对他的固执,许临清只好退步,宽解道:“所以别愁眉苦脸的,这不过是万千结局中最坏的那个,或许此生你我再也不会分别,而是相守。”

  会有这么一天吗,沉铭望着她。生同衾,死则同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