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二十五章:麦子熟了(2 / 2)


“皇爷爷,您觉得这一亩小麦产量有多少?”孝和帝笑着看向梁老王爷问道,毕竟在永岭的时候,梁老王爷曾亲自栽种过高产粮食。

梁老王爷满足地喝了一口罗云意倒出来的凉饮,味道甜滋滋的,喝下去很解暑,很难想象这就是寻常可见的绿豆熬出来的汤水。

他又笑着看了一眼孝和帝,然后说道:“皇帝急什么,一会儿不就知道了!”

今天孝和帝的阵仗可是够大的,七家村这八百亩成熟的麦子已经被皇家侍卫给看守起来了,产量是不会作假的,更何况有八十双眼睛现场盯着,更有丞相韩信祖亲自到打麦农具那里看着,估计一个蹦出的麦粒都会被他捡起来放进去。

“皇爷爷,您是不知道,我这心里还真是有些七上八下,虽说当年您和罗爱卿种出了高产的稻米,但自从罗爱卿失踪之后,就再没司农官种出那么高产的粮食,再说这次可都是百姓们自己栽种的!”孝和帝略带些苦笑地说道。

任何信任都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尤其是重用一名女子为官,作为皇帝孝和帝本就不能随心所欲,但这回他大胆赌了一次,只要看这次七家村的收成他就能知道自己赌没赌赢,所以对于麦子产量的结果他非常在意。

皇帝在意,百官们也在意,百姓们就更在意了,不过罗云意倒是神态悠闲,她对这一茬补种的春小麦的产量非常有信心,因为这麦种是唐老头在空间种出来的,经过灵气滋养过后,产量比之前还要高,她估计待会儿知道产量孝和帝和百官会捶胸顿足吧,而百姓们肯定会高兴极了。

当太阳升到正午最毒辣的时候,丞相韩信祖因小跑衣服全都湿透了,他激动地边跑边喊:“皇上,高产,高产,皇上,高产——”

孝和帝和在场的其他官员从来没见过丞相韩信祖这样不顾形象的一面,全都起身看向他,罗云意更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皇……皇上……”跑到皇帝跟前的时候,韩信祖已经有些气喘吁吁了。

“丞相快说,亩产量是多少?”孝和帝一脸焦急地看向他问道。

“启禀皇上,七家村一亩麦子的产量刚刚称出来了,是——”说到这里韩信祖一个大喘气,正伸长耳朵等着听结果的孝和帝和群臣提起的心被悬得难受。

孝和帝更是直接大声问道:“到底是多少?”

“皇上,是亩产一千五百斤!”说完,韩信祖一个当朝丞相竟然跌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而听到这个结果,孝和帝的眼中竟也流下了眼泪。

一千五百斤!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大禹朝百姓年成最好的时候,一亩地最多的产量也就二三百斤,但这次一亩地的产量就是往常五六亩地的产量,而且罗云意还说了,这种麦种一年是可以种两季的,就算天冷会减产一些,但产量也绝对不会很低。

“丞相大人,这——这可是真的?”官员们也都愣住了,这春小麦的产量怎么会这样高?!

“当然是真的!”韩信祖擦了一把脸上的泪水,有些生气地看向那名质疑他的官员,然后站起身说道,“本相从收割到称量一直都在跟前,斤数绝对不会错!”

“罗爱卿,朕替大禹朝万千百姓谢谢你!”孝和帝突然当着众人的面对着罗云意施了一礼,帝王对臣子行礼,这在大禹朝可是头一回。

“皇上,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您让我做了司农官和户部尚书,我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罗云意没有生生受孝和帝一礼,而是赶紧还了一礼说道。

“罗大人,以前是本相小看了你,本相在这里给你道歉,你虽为女子但做出来的事情比男子还要值得敬佩!”韩信祖竟然也走到了罗云意的面前行了一礼,罗云意也赶忙还了他一礼。

一个皇帝,一个丞相,对着一位年纪不大的女尚书行礼,君臣三人在湖边的这一幕成为了之后很多年人们无法忘记的场景。

而接下来每隔一会儿便有人来给皇帝报告麦子的亩产数,有的是一千五百多斤,有的是一千四百多斤,有一亩麦田竟然称量过后快达到一千六百斤,惊得孝和帝、群臣和百姓都是目瞪口呆,这产量是不是有些吓人了。

但是他们看向一脸淡定的罗云意,似乎对于这些亩产量她早胸有成竹,他们这帮人倒像是大惊小怪一样,难道之前她就知道这茬春小麦会高产?!

亩产量出来之后,孝和帝和群臣都十分高兴,但最兴奋的还是七家村的村民,因为根据最初和户部签订的文书来看,他们每亩地只需要交给户部小麦八百斤,剩下的就是他们自己的粮食,而这粮食一亩地也足足有七八百斤,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没有粮食过冬了。

“皇上,这些麦子户部都是给了银子让百姓耕种的,现在国库粮食空虚,边疆又需要大量粮草,不如把这些粮食都收到户部吧?”有官员想到了那份户部和百姓签订的耕种合约文书,上面写着百姓种出来的小麦亩产超出八百斤,超出来的粮食就免费给他们,但这也超出来的太多了,算下来朝廷花了银子、人力还只拿到了一半粮食,怎么都觉得亏。

“是呀,皇上,这些粮食都是梁王爷和罗尚书找来的高产种子,如果都被百姓们吃掉实在太可惜,给他们留够麦种,剩下的分给其他百姓,这样到了下一季的时候,大禹朝就会有更多的百姓种出这样高产的麦子了!”其他官员也觉得这样好的麦种放到百姓手里实在可惜。

“朕是一国之君岂能失信于百姓,既然当初户部和百姓签订了耕种合约文书,那么就依照文书来办,超过亩产八百斤的都归百姓。”春小麦亩产量这么高孝和帝也是万万没想到的,他心里虽然也懊悔文书上写得亩产量低了,但绝对不会做出夺百姓粮食让百姓寒心的事情来。

“帝王重信,君子重诺,国与民才有兴盛可期,你们身为大禹朝的官员,怎可做出失信于民的举动!”梁老王爷冷冷地扫了一眼在场的官员说道。

官员们见孝和帝和梁老王爷都这样说了,也都不敢出声再提其他的建议,反而是韩信祖看向罗云意说道:“罗大人,你有没有更好的建议?这些粮食都可做种子,要是吃掉真的太可惜了,罗大人不也想有更多百姓种出高产粮食吗?”

“是呀,罗大人,您给想个好办法吧?”其他官员见韩信祖给罗云意示好,也都纷纷出声说道,就连孝和帝和梁老王爷也都看向了罗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