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做个小地主吧_42(2 / 2)

  “不止呢,那伙计说先只订三十斤试试,若是卖的好,还会要更多。”

  “娘,你听见了吗?还会要更多!!!”

  两人一唱一和,把赵立娘弄得眉开眼笑,“那就好,开门红。”

  “所以,”林立轩提道:“家里的黄豆可能不够了,是否要在村子里收购一下。”

  “这个……”

  他们去年也在村子里收过黄豆,但是却没几个人卖给他们,最后还是在邻村买的,村里人不卖,主要还是抱着一种侥幸心理,也想学他们林家卖吃食,另一个也不想让林家赚钱,他们收不到豆子,可不就做不出来吃食了。

  可他们却忘了,他们不卖,还有隔壁村的卖,全水县大的很,二十几个村子,秋冬时节,又不是青黄不接时,家里存了不少粮食呢,林立轩他们想买,不愁买不到。

  赵立娘思忖:“还是先在村里收一些吧,明天我去别人家里问问。”毕竟去别的村里收太麻烦,搬运回来太浪费时间,而且,她也想让村里人多赚些钱。

  赵立娘在村里放出消息说要收黄豆,隔壁的葛老娘马上说要把家里剩下的豆子卖给他们,红豆黄豆林家都要,价格比在县里一斤要多上一文,六文钱一斤,林家在葛老娘那买了一百多斤豆子,葛家之前也卖过一些豆子给他们,林家出的钱高,这次干脆把剩下的全卖给他们了,把豆子卖给林家,差不多赚了将近一两银子,比往常在县城里卖,足足多了一百五十百文,这可不是小钱,再说,卖给隔壁家,比拖去县城卖要好多了,做什么不卖,“赵姐啊,你往后是不是还要收豆子?”

  “当然收。”他们店里要继续开下去,自然还要很多很多。

  “那我们今年地里就多种些,年底卖给你。”葛老娘寻思让葛老汉今年多种些豆类,有赵姐收,不愁卖,他们这些在地里混饭吃的就是难,风调雨顺的年节,大家收成都好,种的粮食卖不出好价钱;若是遇上灾年,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种错了东西也愁,要是卖不出去,自己又吃不了,那可不烂在地里。

  “赵姐,我可以跟你学养鸡吗?”赵立娘养鸡养鸭的技术村里没人比得上,以前觉得吧,她养的再好,不过就每天比别家多下个蛋,他们养鸡,一般就一两只,逢年过节自家吃,可赵立娘养那么多鸡,还去县城了卖了差不多一两银子,实在是让葛老娘长了世面。

  “可以啊,你要是养的不多,我家多余的豆渣可以匀点给你。”赵立娘对自己的老姐妹还算大方,葛老娘也投桃报李,帮她在村里宣传收豆子的事情,“是啊,林家在收豆子,黄豆绿豆红豆都要,你家要是有干嘛不卖,留着咱家又吃不完,去县城卖哪有这个价格?都一个村的……”

  不到三天,林家陆陆续续收到了差不多一千斤豆子,加上以前剩下的,能用好几个月的,马上春天要到了,自个儿也能种,今年要多种些。

  解决了豆子的事,林立轩跟春风楼签了契约,他们每天提供二十斤到四十斤豆腐给他们,每斤五文钱,具体数量视情况而定,酒楼会让人提前一天派人来告知,每天早晨会派人来林记食肆运食材,豆腐钱七天结一次。

  新增了豆腐这一道食材,给春风楼的厨师和客人增加了不少新鲜感,厨师是爱做菜的,面对这个食材,他们绞尽脑汁研究怎么可以把它做的更美味,酒楼里的菜肴是要推陈出新的,不能每天都是那几道菜,以前叫他们开发新菜是道难题,如今有了新食材,轻轻松松就可以研制一道菜,林立轩还推荐他们,可以弄一桌子专门用豆腐制成的菜肴,称作豆腐宴,炸煎煮焖尽纳其中,掌柜的还真采纳了他的意见,把这桌豆腐宴做成了招牌菜。

  春风楼的客人当然不是日常来林记食肆买食材回家自己烹饪的全水县普通居民,更多的是来往行旅商人,他们走南闯北没见过这东西,还真稀奇的不少日子,有些来春风楼尝过豆腐宴的,回去之后跟家人朋友说起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引得不少好事者专门来这里尝尝鲜。

  把收购豆子的事情处理完,林立轩得了空闲,想起差不多也到日子了,决定去沈先生家里拜访一下,他精心准备了礼物,没选昂贵的东西,就是他们店铺里的吃食,不过啊,用料做法要更讲究一些,弄了一个漂亮的小竹篮好好地装盛着,心意十足。

  到了沈先生家门口,报上名字,果不其然,沈先生在家,他被仆人请了进门,沈先生家里古朴大方不失优雅,家具虽算不得多么精致考究却带着别样的气质,浑然天成自成一脉,林立轩被家仆引进房里的沈先生早就听人来报,知道是林立轩来了,在仆人敲门时让他们进来。

  林立轩一进去,沈先生正在书桌前写字,手上拿着一只三四寸长的狼毫,宣纸上面的字墨迹未干,看见他们进来了,左手托着右手手腕,将笔放在笔架上,指示仆人给客人上茶。

  林立轩欠身施礼,沈先生唤他来看自己刚写的一句诗,问他觉得怎么样?

  草木有本心,何须美人折?

  林立轩自认不是唐诗宋词鉴赏辞典,说不出来什么好坏,就只夸沈先生字写得好,大气稳重,浑然天成,单一个草字便包罗万象,叫人心悦诚服。沈先生抬眼望他,捋顺自己的胡须,他觉得这个年轻人蛮奇怪的,说他是个有才气的书生吧,却偏偏跑去街边摆摊卖豆花,现在还开了一家吃食铺子,自己做老板了,但写出来的书却又诡谲无比,跌宕起伏……

  他见过的书生,大多自负才情,心高气傲,文人相轻也是这般来的,可眼前这人不同,他竟然不去书院读正儿八经的四书五经八股文,反而对一些稀奇古怪的杂学极度上心,沈先生听楚子航说林立轩来店里买了不少杂文自传。

  十年寒窗苦读,做官不好吗?

  沈先生又想到自身,他做过正品官职后又辞官,官场浮沉着实不易,那苦海能不去便不去,他跟林立轩稍微说了一些闲话,谈到了诗词围棋,乐曲五经,又说起来封神传奇第二卷 ,仆人上了两杯热茶,林立轩轻掀茶盏小啜一口,说了小半个时辰,他正要告辞离开,沈先生这时却跟他谈起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