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7章番外二百三十四梦回唐朝最终回(1 / 2)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在主人家做客久了,矛盾总会发生。

  六月初六戊申日,在凤翔做客的禁卫军和李昌符部队有了冲突,并升级成街头斗殴事件。

  起因很简单,杨复恭的干儿子,神策军天威都头杨守立部队和凤翔节度使李昌符队伍在街上迎头相遇,互不让路。

  杨复恭的干儿子很多,没有上千也有几百。

  肯认太监为干爹的人,自然不是因为杨复恭品德多么高尚,小心思谁都知道。这么多干儿子,肯定良莠不齐,正所谓成也义子、败也义子吧。

  杨守立本叫胡弘立,因为武力值高,被杨复恭看中并收为义子。

  按礼貌来说,神策军在人家地盘做客,对主人让路是情理之中,不丢人;按礼节来说,神策军是天子禁军,你李昌符再大不过是一节度使,对领导卫队让让路也不丢人。

  丢里子可以,丢面子不可以!

  早就没有尊卑礼仪的年代,双方在乎的只是面子。

  双方还干过架的,去年李昌符和朱玫还和对方打的死去活来。对政治家来说今天掐架明天一起喝酒是习以为常的,但对普通士兵来说很别扭。

  昔日的同泽还死在对方刀下,仇恨之种早就埋下,只差适合的土壤发芽。

  平时双方就看不顺眼,李昌符自任为是一方大员不想退步。

  杨守立有干爹撑腰不肯让路。最重要的是杨守立有不让路的底气:他武力值很高,勇冠六军!

  武力值高的,头脑一般都比较简单。

  能用拳头解决的,何必用脑子?

  于是如今谁都不愿让路,谁都不想让路。就在凤翔街头,双方从口水战升级成肉搏战。

  仇恨之种酝酿已久,今天生根发芽。

  打到难解难分时,唐僖宗派人来调解,双方也没给面子。

  这年头,什么人的面子都不如自己的面子重要,何况还是个落难皇帝。

  街头斗殴结束,双方都没占什么便宜,因为都没有扩大事件的心理准备。

  但当晚行宫值守人员依然是戒备森严,怕李昌符连夜袭营。

  李昌符本来对皇帝也没有什么忠心,留他做客不过是怕有些奖金、福利不给自己。如今做客做成仇家,在手下的怂恿之下,李昌符决定起兵干票大的。

  脸皮既然撕破,那就翻脸。

  晚上是没袭营,第二天,李昌符就带领手下前来报复,虽然在禁卫的抵抗下退却,但也烧了皇帝行宫。

  要不是唐僖宗跑的快跑到大安门内,都被烧成烤乳猪了,至此双方矛盾已经彻底没有缓和余地。

  双方剑拔弩张,准备随时再战。

  既然翻脸,那就各自准备决一雌雄吧。

  书生杜让能听说皇帝有难,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也急忙跑来保护唐僖宗。

  这个时候,田令孜的前心腹,韦昭度也发挥作用,为凝聚人心,激发士兵战斗力,宁愿把全家入军营作为人质。

  政府军难得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第三天,李昌符又来攻打大安门时和老对头杨守立在宫外又展开一次街头混战。

  有杜让能、韦昭度等政府高层昨天的动员工作,神策军焕发强大战斗力,奋力苦战把李昌符击败。经过几次血与火的考验,曾经的‘白斩鸡’也在逆境中成长,可以独当一面,赢得胜利。

  李昌符失败后丢了凤翔,只得跑去陇州。六月初十壬子,唐僖宗任命武定节度使李茂贞为陇州招讨使,征讨李昌符。

  李茂贞开始出场,李昌符的末日也不远了......

  无论英雄还是枭雄,都有末日。是自然规律,也有的是自己作死。

  本以为周宝、高骈等先到终点,毕竟他们已穷途末路都在混吃等死。但很突兀的是,首先迎来自己末日的是正如日中天的一代枭雄---河中节度使王重荣。

  六月十二甲寅,河中传来一重磅消息: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被牙将常行儒所杀。

  常行儒是哪路大神?不过是一个小小牙将。他的特点就是自尊心非常强。

  身为打工仔,有没被领导批评过的吗?极少!

  既然做不到足够优秀,自然会被惩罚,那么脸皮就要做到足够厚,何况碰到的老板本就不是宽容的人。经常被王重荣惩罚的常行儒自觉面子丢尽,深以为耻,终于爆发,当晚就带队偷袭帅府。

  猝不及防的王重荣逃到其他别院时,第二天一早还是被常行儒捉到,斩杀。

  在其他各路将领还未反应过来之前,常行儒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了王重荣,可谓快意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