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不可攻略对象[GL]_203(1 / 2)





  永宁帝到底是跟着贵太妃一起走了,至于是去了宣室殿还是临华殿,其实并不重要。

  今日的朝会开了整日,即便萧墨一直是坐着的,没像那群老臣们一般累得腿肚子打转,但神情间的疲惫也是少不了的。钟韶看着心疼,等到永宁帝和贵太妃离开之后,便对萧墨道:好了,也没什么事了,我们这便回去吧。

  后殿外已经备好了轿辇,但钟韶和萧墨出去之后,萧墨看着那轿辇却并不想坐:今日已坐了整日,腰也酸了,实在不想再坐轿辇。阿韶,你陪我走一会儿吧。

  钟韶闻言看了看外面飘着雪花的天空,又看了看已经渐渐积起了一层薄雪的地面,有些犹豫:可是下雪了,而且地上有积雪,若是你不下心滑倒……话未说完,便对上了萧墨带着恳切的眼眸,于是所有劝慰的话都咽了回去,只无奈的笑道:好吧,都依你。

  下雪并不是问题,自有宫人为她们撑伞,路滑也不是问题,总有钟韶小心看护。甚至路远也不是问题,轿辇总是跟在身后的,若到时候萧墨仍旧不愿意乘坐,她将人背回去也不是什么大事。

  总归是,孕妇最大。

  就这般,钟韶又往萧墨身上披了件狐皮大氅,再试过新换的手炉足够温暖,两人这才由宫人们撑了伞,小心的离开了宣政殿,然后踏着漫天风雪慢慢的向着重华殿而去。

  一路上,钟韶都小心的护着萧墨,她一只手轻轻地揽在萧墨身后,就怕她不小心猜到了冰雪上,脚下打滑。路上也不禁问道:今日这朝会开了整日,我看许多老臣都要撑不住了,你可还好?若是有什么不适,定要说与我听,可千万别耽搁了。

  萧墨便笑道:哪有什么不适?他们是站着,我是坐着,下午时阿娘还命人不时来与我换手炉。与那些又累又冷的大臣们相比,我可是轻松多了。就是坐得有些久,这才想出来走走的。

  钟韶闻言放心了不少,她低头看了看萧墨隆起的小腹,很想伸手去摸一摸,可又怕自己的手冷了,伸到大氅里去再冻着萧墨。于是强忍住了最近新添的这个习惯和爱好,问了每天都会问的一个问题:那孩子今日可还乖巧,有没有闹你?

  萧墨好笑的摇头,说道:她乖巧得很,哪里闹过我了。

  钟韶闻言,却是有些忧心的说道:我听说,孩子在母亲腹中也是会动的,这都四个多月了,怎的也没见她动一动?是这孩子太懒了,还是身子有什么问题啊?

  毕竟不是自然孕育而来,丹药相助得来的孩子,总让人不那么放心。自从萧墨被诊出有孕开始,钟韶就时常会做些奇奇怪怪的梦,梦醒之后大多也记不得梦中的情形了,不过在那些醒来后变得支离破碎的梦境中,要么是孩子最终夭折,要么直接就生出个怪胎来,总归没几个好梦。

  这些梦境钟韶都没敢与萧墨说,自己提心吊胆的许多时候,也曾抽空出宫去钟府寻了徐文锦等人来问。结果这些人给药的时候信誓旦旦,回头来一说自己的担忧,他们却都一副不明所以的模样,每一个人能说明白这药用下去后,生出来的孩子会不会有什么异常。

  问急了,最是口无遮拦的萧文萱还道:药就这么一颗,谁也不曾用过,我们又怎么知道药效如何?说完见着钟韶的脸都绿了,这才安慰了一句:不过你放心吧,我们的药来历都正,药效向来是有保证的,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事已经过去了许久,钟韶每每回想起,还是忍不住要在心头暗骂一句:我真是信了你们的邪!

  思绪收回,听到钟韶担忧的萧墨却是淡定得多,大氅下的手轻轻的抚上隆起的小腹,耐心道:陈太医三天就会来诊一次平安脉,从未说过孩子有哪里不好,阿韶你是多虑了。说完又笑了:陈太医也不止一次说过,孩子胎动的时候不同,许多都要等到五个月后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总这般急做什么?

  钟韶也不是急,她就是有些不安心,一日未曾见到这孩子安然降生,她就一日不得安心。

  不过钟韶却并不想让这些不安和忧虑影响到萧墨,于是转了话题道:好吧,是我心急,便不说这个了。说来今日这朝会,进行得也太久了些,最后可曾议出个结果了?

  对于政务,萧墨并不避讳钟韶。她孕期容易疲惫,所以偶尔带回重华殿去看的奏疏便会由钟韶读来给她听,然后两人一同商议,最后再由钟韶拟成条陈夹在奏疏中,送去给永宁帝过目。这些她做得挺熟,毕竟当年也是做过东宫属官太子舍人的。

  听到钟韶将话题转移到朝政上,萧墨也没说什么,从善如流的接了话:尚未。此次贪墨案牵扯甚广,三司一审再审,越审人越多。御史大夫还是个刚直的性子,把牵扯的所有人都参了一遍,甚至要求继续审下去,阿娘很有些为难。

  不是永宁帝不愿意审,实在是牵扯太广了,若是人人问责,这朝堂上的人只怕得少一小半。更何况许多被牵连的人其实也并未做什么,贪墨的钱财也不曾落入他们的口袋中,只不过是势力盘根错节之下的牵累而已。若是兴师动众,朝廷恐怕就要伤筋动骨了。

  钟韶心思通透,也能明白这些,便点点头道:无妨,今日都闹成这样了,至多再吵上几日,除了首恶,也就不了了之了。倒是北地的灾情,又要如何处置。

  这才是重点,出现了这么大的贪墨案,又死了那么多灾民,也亏得永宁帝在各州府都有可信之人及时传信,否则就这么折腾下去,再来个有心之人煽动,只怕北地就得乱了。而如今牵扯贪墨的地方官尽皆下狱,灾地少了管束,只会更乱。这时就必须再从朝廷里派人过去,一则安抚,二则赈灾,三则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