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恶毒渣攻后我怀崽了[穿书]_27





  瞧着童鑫端得一副“老师您随便抽背”的好学生模样,王导眼里的忧愁愈发浓郁了几分,引着童鑫到导演办公室坐下,奉上一杯传说中星哥必备安抚、剂—牛奶后,和声问道:“冒昧一句,能不能先把你剧本给我看一看。”

  “我剧本有一些涂鸦,您别介意啊。”童鑫小心翼翼看着王导神色依旧温和,不太像传固执老头,教科书成精的模样,反而像极了有些凶巴巴很很慈眉善目的老师。于是童鑫微不着痕的松口气,没有抵触心理,反而还带着些骄傲将自己的剧本递过去。

  他童鑫虽然台词才记到第十页,但预习功课做得特别好,在妈妈和大舅妈两位学霸的指点下,所有的标注,以及人物的完整的逻辑发展都串联起来了。

  王导看着花花绿绿的,还贴着biubiu闪亮胶带的剧本,努力让自己维持淡然,接受年轻人新鲜的事物。

  不就是手账本嘛,淡定,他外孙女也好这种精致调调!

  边自我宽慰着,王导一目十行翻页下来,看着重要剧情转着递进处,童鑫基本都做了重点的标记,不由得颇为意外,小心翼翼问:“这你自己琢磨出来了?”

  这标注上还有人物微表情,微动作的设计,看起来是请业内大拿量身定制过。

  说起来电影剧本基本上只有对话和分镜提供给演员。人物诉说台词的言行举止,全要靠演员自己去设计和揣摩。也是因此电影圈子在大众主流向方面来说,一直比电视剧算逼格高一些。所有演员不仅靠对话,还得在片场通过人物特有的符合身份的微表情,也就是所谓的演技爆发,沉浸共情感染,让自己的角色活过来,去带着别人入戏。

  所以也经常发生因戏生情的事情。

  毕竟演活一个角色的前提,是演员自己理解了剧中人物的所有行为,先沉浸其中,像是自己的人生一样。

  但这些基本要求—演员先揣摩角色,吃透角色才能演戏,现如今除非老戏骨同台演戏,若是有资本过多的干涉,在流量为王的今天,已经很难达到了。

  王导思绪漂浮了一会,也不知该感慨自己算幸运还是不幸运。

  幸运的是自己想要踏踏实实拍摄一部京剧题材的电影,完成自己一个梦想时,遇到了一个算得上大方的投资人。不幸运的是投资人的附带条件—带童鑫当演员。

  看着王导用词如此和善,童鑫也不邀功,与有荣焉道:“王导,这不是我自己斟酌出来的,是我家里有长辈爱好文艺范,就指点了我一下。”

  剧本从刘赶三作为一个落魄书生开始写起,描写了在国家岌岌可危情况下,以刘赶三等一帮名伶如何壮大发展京剧,还成立了精忠庙。以小人物隐、射当时大环境下众生皆苦。

  主角刘赶三,本来是个读书人,算业余戏曲爱好者,但因为屡考不中,抉择一番后,打算下海全职演戏。

  这算电影开篇的高、潮一幕。

  要知道,古代等级森严,士农工商社会秩序分明。读书人哪怕贫穷,却也是清贵的人物,受人推崇。可是戏子,却是下九流的行业,人人不屑的,尤其是像刘赶三这种,很容易被贴上自甘堕落的标签。因此这中间的抉择过程,特别是刘赶三烧掉了科举的证明材料—亲供互结和具结,这三份资料一张比一张重要,那时候刘赶三的眼神,就得有层次感。

  童鑫至今没找到现实生活中能够有代入感的一幕。

  第二个高、潮部分,就是刘赶三转行,从老生转到丑角。京剧界也有生旦净丑四行当。

  用现代的话来说,刘赶三开始是为了恰饭(比如刘赶三这个诨号,就是因为人一天赶三场,走穴轧戏,被人戏谑而来的,但是刘赶三真实上演什么叫有实力任性儿),但因为当时戏剧界演老生的名人太多了,小刘寻思自己没有出头之日,就立马去演没多少人爱演的丑角,接了大制作《请医》。

  这一心理转变倒是好理解,就好像童鑫童爱豆因为娱乐圈鄙视链的问题,专注唱跳领域的同时,也开始恰饭接戏,上演大制作文艺片梨园。

  第三个高、潮部分,也是电影着重刻画的一幕,就是刘赶三在《请医》的表演中,发自肺腑爱上了丑角这一行,并且全身心投入创作之中,改变了京剧界丑角不兴唱的风气,创出了属于自己唱念并举的艺术流派。

  这个也好代入,就好像童鑫放着豪门太子爷不当,依旧要当童爱豆,要在舞台上散发光和热!都是因为爱!

  最后结尾,便是刘赶三经典的大作《探亲家》。

  这一幕,也没法有同理心,童鑫领悟不到乡下妈妈那种憨厚又谨小慎微,小心翼翼的状态。哪怕代入土包子童真太子爷进世家豪门老顾家,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充满好奇之心,就好像乡下妈妈进城探亲,还不懂装懂的。

  可这样子的模仿,童鑫被专业文艺人士司徒妈妈毫不犹豫说没有任何的感染力。

  当然《天下一丑》这个剧本挺有逻辑性,人物感情也很立体,故事是曲折的递进,演好了很会让人有代入感。哪怕是事业线,完全没有感情线,但起码刘赶三这个艺术形象还是很饱满的,特别抓文艺爱好者的心,从单纯世俗的物质追求,到精神文化领域的创新发展。

  比如说司徒妈妈吧,就挺喜欢这个剧本的。

  童鑫回想着自家亲妈对剧本的满意,抬眸看着王导,觉得人脸上也写着靠谱两个字,于是表情也愈发谦逊,“王导,我这人脾气有点风风火火,但也直爽的。您要是觉得我哪里不对哪里不好的,直接说。我会反省琢磨着改正的。”

  王导闻言静静的看着童鑫好半晌,最后望着人那双似乎会说话,写着纯碎两个字的眼眸,斟酌再三,缓缓开口:“你……你演过大猩猩吗?”

  童鑫毫不犹豫昂头,脆生生道:“我之前还没出道的时候去表演系蹭过课,王导您是不是说我得从最基础的开始学习,忘掉自己身上一切的社会属性?”

  这道题我会答·jpg

  王导一字一顿强调:“你演。”

  童鑫瞬间身体一僵,脑海不自禁浮现出自己多年前蹭课所见到的一幕,表演系的朋友们哄笑一团,一上台又各种犹豫踌躇的画面,不由得跟着满脸通红起来。

  哪怕对面的导演面色不变,好像连眼神也跟之前一样带着温和,没有任何的审视,但童鑫忽然觉得自己脑袋被人敲了一闷棍,有些茫茫然起来。

  怎么演?

  他又没去看过大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