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节(2 / 2)


  姜成磊去县里去得还算频繁,对交通工具的情况自然是摸得透透的,都不用特意去问就知道牛车哪天要去县里了。

  季曼欣然点头:“好呀好呀,我不急,本来就想着要凑上牛车的时间的。”

  从杨树大队到县城那么远,来回都用脚走的话,得走到什么时候去啊!要是没牛车可坐,那也就算了,为了吃上红烧肉,她免不了要委屈自己的腿脚一次,但既然有牛车坐,那还是先委屈嘴巴等几天了,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她可不想受那个罪。

  姜成磊办事自然是稳妥的,等到了牛车出发的那天,他们俩便背着背篓坐上了牛车。

  牛车上还有几个到镇上供销社买东西的大娘,见姜家小子又往县里去,还带着季家小丫头,几人下意识对视一眼,暗中咋舌:这俩孩子可真是够阔的,杨树大队到县里坐牛车一个人得三分钱呢,都能换一个鸡蛋了。

  姜成磊往县城去的次数不少,队上的人对此自然是有所猜测的。

  他明面上的理由乍一看挺像回事的,但只有有人细想,就会发现不对——就算是向家出于感谢小恩人的原因让姜成磊多去走动,还会从他那里收购一些干蘑菇和时令小菜,这些东西总归是有限的,就拿干蘑菇来说好了,姜家小子就一个人,就算他自己平时不吃,采来的蘑菇全都送去城里,那才能得多少干蘑菇?以他去县城的频繁程度和大家每次看到的他背着的背篓,那可不像是单纯的送点蘑菇小菜那么简单。

  大家明面上不怎么说,但私底下都是有过交流的,大多数人都觉得这孩子偷偷在山上打猎了。

  要不是看在他一个人过活不容易、一个月也只去一两次的份上,说不定早就有人举报他了。

  要知道,最近几年还好,前些年可是讲究不薅公家的一根草呢!尽管杨树大队这边因着地形和生活习惯因素对这些方面管控得一直不是很严格,属于民不举官不究的状态,但这个口号和要求在那,但凡有人要拿这事来说嘴,那于大成他们也只能公事公办了。

  季有波媳妇娘家在靠近镇上的前进大队,今儿是拎着东西回娘家给娘家爹祝寿,见季曼和姜成磊两个孩子背着一大一小两个篓子就上车了,忍不住笑道:“瞧瞧我们曼曼和姜家小子才像是去赶集的咧!也就是姜家小子现在开始抽条了,不然这背篓都要有人高了。”

  听着她的话里更多的是调笑,没什么恶意,季曼从自己的小篓子里摸出一把羊奶果,一边往嘴里塞果子一边笑嘻嘻地回道:“县里的东西比镇上便宜嘞!难得去一趟,当然要多买点啦!能省一点是一点,省下来的钱还能买糖吃呢!”

  季有波媳妇微微讶异:“哟,你这坐车还带小零嘴呢!”

  季曼调皮吐舌,脸上的笑容甜如蜜,脆生生地说道:“那么远的路,当然要带点小零嘴犒劳犒劳自己啦!羊奶果又不要钱,还好吃,带着路上吃最好不过了。”

  听见她这孩子气十足的话,季有波媳妇和车上另外几个大娘都笑了:到底还是孩子呢,一小把羊奶果就值当高兴成这样。

  第50章

  到国营饭店花了“大价钱”吃了一顿小叶知青念念不忘的红烧肉之后, 季曼咂咂嘴,有些意犹未尽:“确实蛮好吃的,难怪小叶姐姐那个软团子性子也会为了这个跟人红脸。”

  这么好吃的东西, 值得被人守护的呀!

  姜成磊是没法理解她们几个女孩子为了一口吃的也能争执起来的想法, 但这并不影响他拿主意:“那下次再来吃。”

  季曼摇头:“我还要尝尝妙妙姐做的,要是她做的更好吃,我们就可以买肉让她做啦!咱们得先攒点肉票才行。”

  女主那么能干,说做红烧肉好吃那就肯定好吃。

  而且季曼还得给小叶知青和颜妙妙她们俩做评委呢, 吃过了小叶知青口中贼好吃的国营饭店红烧肉,当然要再尝尝颜妙妙做的啦,不然怎么做评委呢?

  姜成磊点了点头, 没说什么,只是过了一会去向家的时候跟向家人说了一声,下次送猎物来的时候可以少卖点钱,多要点肉票。

  杨树大队平时可没地儿买肉去,县里太远,镇上的供应又不多, 基本还都是紧着有肉票的人卖。

  没肉票想买肉倒也不是不行, 等着吧, 哪天猪肉供应量大了, 到了下午也没买完, 才会以每斤肉九毛一斤的高价卖给没肉票的人, 还不能是好肉,只能是一些边边角角的下脚料。

  姜成磊和季家因着平时打猎有油水的原因,卖出去的猎物都是不怎么收肉票的,宁愿多要点钱,故而, 他们俩手头上的肉票并不多,起码离一大碗红烧肉的量还是少了点。

  这也是季曼没说等下去买肉的原因。

  他们这次来县里没带多少东西,主要就是来开洋荤的,吃完了季曼心心念念的大餐,离车把式刘老头说的返城时间还有一段时间,他们俩便漫无目的地在县城里转悠了起来。

  曲清县城不大,大体上便是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命名,从杨树大队进城经过城东,刘老头和牛车也就在城东粮管所大院那边等着,为了不错过牛车出发的时间,季曼他们便没有走远,只是在城东范围内溜溜达达。

  姜成磊对县城比较熟悉,领着季曼在一个个小巷子里七拐八拐便熟门熟路地拐进了一个看起来有些破旧的院子里。

  “磊子来了?”他们刚一进门,屋里便传来了一阵动静,一个神色警惕的少年探头出来看,见是熟人,神情才松缓下来,“快进来,喝口水不?”

  姜成磊有点嫌弃地睨了他一眼:“你搁家又不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瞧你那样儿,我要是纠察队的人,头一个就逮你。”

  少年心里一颤:干没干见不得人的事儿你磊子还能不清楚嘛!非要说这种话吓人……

  不过,他知道姜成磊这是在提点自己,让自己别摆出一副紧张兮兮的样子,容易引起旁人的怀疑。

  他这毛病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所以一起干的兄弟们都不乐意带他出去,嫌他不会装相,容易露馅,这才让他天天守在大本营。

  “嘿嘿,我以为谁来闯空门呢!都这个点儿了,我还以为你今天不会来了。”他憨憨傻笑道。

  他们这伙人是在黑市倒腾东西的,都是身手敏捷、没什么家累的年轻人,而姜成磊和他们的熟悉起来也是因为意外救了险些被纠察队逮个人赃并获的这帮人的老大,兴哥。

  投机倒把被抓住,情节轻的放放水也就蹲几天号子、挨几次□□,像兴哥他们这种阵仗不小的,一旦抓住,就算是为了树典型,上头也会重判。

  兴哥这帮人平时纠合在一起,讲究的就是一个“义”字,有这救命之恩在,姜成磊慢慢就变成了兴哥他们的编外成员,平时上山打来的猎物,除了在向家出手一部分以外,剩下的就是卖给了兴哥他们,有时候也会帮着出出主意,算是他们的半个智囊团。

  今儿按理说应该是杨树大队牛车往县里来的日子,在大本营候了大半天的少年还以为他今儿不会来了,乍一听见外面有动静,这才又慌了神,忘了大家之前的教导。

  姜成磊无奈地微微摇头,对季曼介绍道:“曼曼,这是耗子,人如其名,胆子也跟个耗子似的。”

  季曼好奇地看了这个名叫耗子的少年一眼,磊子哥这个闷葫芦之前可没说过他在县城还认识向家人以外的人。

  “耗子,这是曼曼。”姜成磊刚才还是没什么表情的,介绍起季曼来脸上的神情不变,却无端多了一分生动,“今天没带东西过来,本来不准备过来,但现在离牛车回去还有一会,我带曼曼过来歇歇脚。有没有大白兔奶糖?有的话匀一点给我。”

  他跟向家人相处时还带着几分客气,但跟耗子说话和提要求时却轻松自在得很,引得季曼忍不住偷偷瞟了他一眼。

  耗子却没觉出什么不对,一口应下:“有,我这就给你装去,你们先坐着喝水。”

  等耗子钻进厢房找糖以后,姜成磊才对季曼解释道:“耗子他们在黑市有门路,很多东西都能淘换到,比向家那边更方便一点,而且这边钱货两讫,省事。”

  姜成磊本就是个独性子,依他的本心,是不愿意让向家搅和进这门生意里的,觉得日后麻烦,但向家长辈好心提出来了,季曼也坚持说让向家出面比较安全,他才送了一部分猎物去向家,但黑市这边的市场他是没有完全放弃的。

  得亏他没放弃,不然也不能救下兴哥,认识这么一帮子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