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节(1 / 2)





  远远走来的少年也变化不小。

  如果说七年前的姜成磊身上还带着难驯的野性和孤狼一般的蛮劲, 如今的他便更多了一分人间烟火气, 野性和蛮劲内化为冷峻的气质,打眼一看,断然不会将他与狼崽子再联系到一起。

  “不是说让你等等我?要是季奶奶知道你一个人往山里跑,又该说你了。”少年无奈地回道。

  他们俩原本约了一起上山的,结果季曼来得太早, 他还在家中洗碗和收拾灶台,略晚了一些时候出门,她便一溜烟跑远了。

  闻言,季曼笑嘻嘻地说道:“你不说我不说,奶奶才不会知道呢!”

  姜成磊向来是拿她没办法的,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便作罢了。

  春日的山上热闹得紧,休眠的蛇虫蚁兽都渐渐复苏,野菜春芽也渐渐从地底萌发,生活在山下的人们向来是依着时令做事,像这种野菜勃发的时节,山上自然也少不了大姑娘小媳妇和一些半大孩子的踪影。

  春日里野菜鲜嫩,数量也多,不怕人多不够分,故而,人们大多是成群结队地行动,像季曼他们这样只有两人的队伍反而罕见。

  季曼和姜成磊一路上山,便遇到了好几拨队上的熟人。

  大家对他们俩的组合早已是见怪不怪,年长一些比较稳重的婶子嫂子们大多都是温和地朝他们笑笑,算是打了招呼,便径直走开各忙各的了;性子比较活络的也只会随口打趣说笑几句,便放他们走了;至于同龄的半大孩子,大多都会当做没看见他们,远远避开了事。

  远远看见又一拨女孩子躲开以后,季曼一脸哀怨地瞅身侧的少年:“于玲姐见着你怎么跟老鼠见着猫似的!”

  于玲是于大成家的小闺女,跟姜成磊差不多大,现在就在刚才躲开的那几个女孩子当中。

  季曼是真觉得奇怪——

  于大成家三个孩子,除却年岁较长的大儿子以外,底下的两个小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对姜成磊避而远之,除了那种实在躲不了避不开的场合,他们都会躲得远远的,活似是走慢了就会被狼吃了一样。

  照理说,于家和姜成磊算是走得比较近的了,即便两家孩子之间没有多好,理应也不会太差才对。可于玲兄妹俩和姜成磊就是不对付,季曼就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从针对姜成磊渐渐变成躲着他,完全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姜成磊也没有要为她解惑的意思,脸上仍旧是熟悉的面无表情:“可能是看到了别的地方有很多野菜吧。”

  季曼耸耸肩,没说自己到底信不信这种鬼话,反正她本就没有非要得个答案的意思。

  她自己还是有两个能说得上话的小姐妹的,只不过,小姐妹也和队上的其他同龄人一样,不敢和姜成磊一起玩儿,她又不愿意让姜成磊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上山下河,便只能“忍痛”舍了小姐妹了。

  虽然不知道他们到底怕姜成磊什么,但季曼也是个倔的,反正她自己觉得磊子哥很好,不需要改,大家不愿意跟他玩,那是大家的问题,她跟他玩就好了。

  至于姜成磊……他对这种情况自然是乐见其成,或者说,这本就是他想要并一手造成的局面。

  对他来说,有她陪着,便够了,那些暗暗藏着惧怕和嫌弃的丑陋面孔,他不需要。

  “大成叔昨儿说今天要去县里接知青诶!”她蹲在地上挖了一颗嫩生生的马齿苋装进背篓里,状若无意地说道。

  姜成磊疑惑地挑眉。

  她看似是随口一说,尾音的上扬却暴露了她心里的高兴,以他对她的了解,自然是能轻而易举听出来的。

  不过,知青来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他是真的不明白她在兴奋些什么了。

  队上这些年可来了不少知青,有些来了又走了,大部分知青却是走不了的,只能跟他们瞧不上的乡下人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知青们瞧不上乡下人,队上的人也没多瞧得上他们。刚开始的新鲜感过去以后,大家便对这群干活不利索、还要分大家的口粮的所谓城里人失去了兴趣,甚至恨不得他们赶紧滚蛋,莫要在分粮时占了大家的便宜。

  在生存的压力面前,知青头上城里人的光环简直一文不值。

  姜成磊平时多在为填饱肚子奔波劳碌,性子又偏沉静寡言,对那群干啥啥不行牢骚第一名的知青自然是看不上眼的。

  季曼瞥见了他脸上明显的嫌弃,站起身来哼道:“你不要对知青有偏见嘛!虽然有些知青确实……但是知青里也有好人的呀!”

  姜成磊一脸不以为然。

  “反正我有预感,这次来的知青里肯定有好人!”季曼又摘了一颗婆婆丁,不服气地嘟囔道。

  知青嫂嫂就要来了,哥哥秋天的时候也会回来探亲,一想到家里马上就要一家团圆,季曼的心情就美得直冒泡,嘴里不住哼着从奶奶那儿学来的乡间小调。

  见她这般高兴,姜成磊自然不会硬要拆台抬杠说知青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沉默地跟在她身侧,时不时弯腰挖点野菜之余,还不忘帮她挡着杂枝丛生的树杈和杂草,以防她被那些肆意生长的枝丫和锋利的草边刮伤。

  季曼虽然不能说知青嫂嫂的事情,但她原本就是那种憋不住的性子,哼了一会不成曲的小调以后,便又开始满嘴跑火车,随口聊着一些有的没的:“知青点那边男知青和女知青之间又为柴火和水的事情闹起来啦……于小凤才十六呢,她娘就给她说了个婆家,她嫌人家长得不好不愿意嫁,还到处嚷嚷她娘对她不好才给她找了这种人家,她娘都要气死了……”

  姜成磊向来独来独往,对队上的这些事情也没什么兴趣,季曼怕他消息闭塞,便总是将自己从别处听来的消息说给他听,这些年都是如此,一人说,一人听,倒是像养成了习惯一般。

  她不嫌说多了费口水,他也不嫌她说的都是些家长里短和八卦闲话,只是任由她说着,时不时点头应上几句,表示自己有在认真听。

  得了回应的季曼说起八卦来便更来劲儿了,连原本不准备说的刘知青和支书家小闺女有一腿的事情都全给抖了出来。

  得亏他们这时已经走到了接近大鹞子山的地方,附近无人,她的声音也压低了一些,不然的话,这个暂时还只有几个人知道的风流韵事怕是没法保密了。

  作者有话要说:  嫂嫂要来啦~

  第33章

  季曼期盼了七年的知青嫂嫂来的时候, 不巧是个下雨天。

  雨不大,但颇有春雨绵绵的架势,从前一天晚上就开始淅沥淅沥地下了, 几乎没有听过。

  春雨贵如油, 靠天吃饭的农民当然是欢迎这场雨的,可对于要带着大包小包赶路的知青们来说,这场雨就不是很受欢迎了。

  从于大成驾着的牛车上下来的知青们抹了一把脸,脾气不好的已经低咒出声, 骂了一句“贼老天”,涵养好的也忍不住在心里默默发了几句牢骚。

  颜妙妙艰难地将自己的行李从牛车上拖下来,并努力地拎起, 试图让它们离潮湿的地面更远一点。

  路上的绵绵细雨估计已经让包里的东西湿得差不多了,只有底部的衣服也许还有幸存的机会,包裹要是再掉进地上的坑坑洼洼里……那她今天恐怕连换洗的衣服都没了。

  好在于大成没有拖拉,直接推开了知青点的大门,叫了老知青出来安顿他们,颜妙妙艰难护住的行李才没有因力气不够而掉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