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8节(2 / 2)


  盛欢心有戚戚焉,点头道:“儿媳也是这么想,只是儿媳万万没想到, 公主居然为了儿媳的兄长,亲自上门讨人。”

  裴皇后长长吁了口气,扶着额,无奈摇头一笑。

  清河公主对赵杰异常执着,极其喜爱。

  裴皇后一直要她矜持一点,可自从赵杰不再拒绝她的主动亲近之后,清河就将裴皇后耳提面命的那些话,全都抛诸脑后。

  为此,裴皇后不止一次向景成帝开口提及清河的婚事。

  既然公主与赵杰两情相悦,公主也是个憋不住的主,又何必给盛侍读无谓的希望。

  可偏偏景成帝不知在想什么,就是迟迟不同意让赵杰当清河的驸马。

  清河只能天天寻理由召赵杰到长乐宫,之前景成帝就同意赵杰可到长乐宫伴陪公主,两人能光明止大的腻在一块,清河也就无所谓。

  可自从盛欢有孕之后,太子几乎三天两头就将赵杰唤到东宫,近日更是过分了,赵杰可说日日都待在东宫,就差没在东宫住下了。

  清河知道盛欢孕吐不适,可再不适,太子也不能日日将她的人霸占。

  “让本宫进去瞧瞧太子妃究竟如何身娇体贵,也能让太子天天惊动这么多个太医。”

  清河说完就想推开凌容与闯进寝殿,去看看盛欢究竟身子有多不舒坦。

  可还没能碰到凌容与,原本候在两旁的小太监们便涌上前,将公主挡了下来。

  凌容与不让女子近身,就连自己的亲姐姐也不例外。

  “赵杰!”凌容与将房门带上,眸色微冷,沉声喊道。

  赵杰其实早在清河公主大闹东宫之前就阻止过她,无奈清河公主素来霸道又任性,早就被景成帝宠得无法无天,就算是赵杰也揽不住。

  裴皇后敢对太子严厉,可对于已故元后的独女却是不敢。

  小时候只要清河公主掉眼泪找景成帝告状,就算当时景成帝极其宠爱裴皇后,也曾为了这个公主给她摆过脸色。

  自古继母不好当,裴皇后对于清河亦是万分无奈,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才会公主明明就养在她膝下,却还是养出了如今刁钻蛮横的性子。

  “臣在。”赵杰上前将清河拉下,“公主,太子妃身子极为不适,需要好好静养,您万不可这般吵闹。”

  “只要太子以后不要召你再来东宫,本宫就马上摆驾回宫……”

  赵杰只是轻轻拉过清河的手腕,就见原本飞扬跋扈的清河公主,高昂的嗓音忽然软了下去,周身原本不可一世的倨傲气势,也跟着削弱许多。

  “不可能。”凌容与语气强硬。

  他之所以坚持赵杰跟诊,那是因为其他两名太医他信不过。

  若非赵杰不熟-妇科,他也不会如此劳师动众。

  事关盛欢及他的孩子,凌容与宁可小题大作也不愿事后再来后悔。

  他尝过失去她们母子俩的痛苦,不想再尝一次那种肝肠寸断的绝望。

  事后的报仇与补偿,不过都只是让自己好过一些,然而无论做得再多,被他亲手弄丢的宝贝却再也不会回来。

  这一世已是他勉强求来,他不会让盛欢再出任何一丝差错,陷她于任何危险之中。

  清河公主见太子态度如此强硬,当场就炸了,“不过就是怀了个孩子,有什么大不了,太子──”

  话未落,凌容与身后的寝殿大门再次被打开。

  “清河。”裴皇后面色沉沉的打断她,盛欢跟在后面走了出来。

  凌容与见她下榻,眉头紧锁,连忙伸手将人扶住。

  原本清河的驸马早该定下,只是之前赵杰三番四次的出卖凌容与,所以他一直没在景成帝面前替赵杰说好话。

  可如今盛欢有孕,恐怕得尽快让清河定下驸马才行。

  夜里被折腾得狠,白天就没精力出来捣乱。

  盛欢见到凌容与对自己小心翼翼,仿佛她是什么易碎品的模样,登时忍俊不禁。

  “公主可是忘了,当初你的生母文德皇后便是难产离世,”裴皇后素来柔和的眉眼难得凌厉,“女子怀胎十月其中有多辛苦,公主还未出阁不知便罢,可公主应该最清楚,自古女子生孩子就是鬼门关走一遭。”

  “公主说的这些话,恐怕你的母亲文德皇后,在天之灵亦魂魄难安。”裴皇后向来温柔的嗓音,此时却透着一股子不容反驳的威严。

  裴皇后可说从来没对清河如此严厉过,清河听见裴皇后严肃冷酷的口吻,登时委屈的红了眼。

  她却也知道自己方才的确口不择言,说得太过,虽然挨了裴皇后的训斥,倒也没像小时候那般急着想找自己父皇告状。

  只是公主向来娇气得很,忍着忍着,眼泪居然就无声的落了下来。

  裴皇后头疼的‘哎’了一声,无奈又心疼,可方才清河说的话实在极为不妥,这个口她不得不开。

  盛欢看着裴皇后严厉的模样,登时有些讶异。

  裴皇后在她面前鲜少板起脸孔,总是对她温声软语,面上带着慈爱,端庄大气,温柔敦厚。

  这还是盛欢头一回见到皇后威仪十足的模样。

  赵杰默默不语的从怀中掏出干净帕子,替清河擦泪。

  “太子妃这一胎的确极为不适,几乎吃什么吐什么,太子也是急了,实在没法子才会这般大费周章。”赵杰冷静解释给清河听。

  “臣身为太医又是太子妃的亲生兄长,“赵杰虽面无表情,语气亦毫无波澜,可手上的动作却十分温柔,“替太子妃调养身子与看诊,再应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