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回到明初搞慈善番外完结_494





  第168章168

  新朝的第一次科考,考场和以往不同,以前为了防止作弊,都是一人一小间,连考几天,吃喝都在这个小隔间里,还要向考官报告后才有人带他去茅房,要是谁的考间离茅房近,那味道就不用说了。

  要是下雨,有些失修的地方还会漏雨。

  有些考生年纪大了,出了考场说不定就没了半条命。

  以前还有直接死在考场上的。

  此时天气已经凉了下来,入冬了,但还没有下雪。

  林渊叫人在考场里点上火盆,每天都会有仆从打扫,茅房也没有建在考场内,而且装上了木门隔绝臭味。

  每到中午还有仆从送饭进去,都是统一制作的食物,两个馒头,一盘烩菜,里面有肉有菜。

  不过因为这个,宋石昭他们的保密工作就做得更严实了。

  以前是一篇文章写三天,不让考生出去就是为了不让他们互相作弊互通首尾。

  现在倒没有这个忧虑。

  因为每天只考一堂,一天只写一篇文章。

  晚上考生虽然不能出去,但考场会提供棉被和夜宵,夜宵也简单,就只有馒头和豆腐乳。

  考生们饿了就举手示意,不饿就不吃,看自己怎么选。

  但今年没有考数学,只考了民生,都是命题作文。

  第一堂考的就是“商户”。

  只有这两个字,怎么答就要看考生自己的角度。

  每个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所答也不相同,说不定里面还真有可以实施的建议。

  林渊甚至还抽调了一些来看。

  因为是糊名卷,而且统一要求了字体,除非特别熟悉的人,否则是绝忍不住谁是谁的。

  林渊翻了一些,有些失望。

  大多数都是老生常谈,有歌颂他的,也有表示商人逐利,与国无利,与民有害的。

  真正有见识的寥寥无几。

  林渊翻到中间,扫了几行,才停下来细看。

  这个考生的角度跟其他人不同,他从“商户”看到了“经济”,从当地“经济”说到了国家“经济”。

  他表达的不多,但很清楚,条理十分清晰。

  先是列出了商户被重视的好处。

  然后又列出了坏处。

  最后表示基于这些原因,应该在哪些方面限制商户,又不阻碍经济的成长。

  林渊看出了他的意思。

  虽然还很稚嫩,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但他提到的确实是基础的国家宏观调控。

  林渊把宋石昭和宋濂都叫来了。

  “看看这一份。”林渊把试卷交给二两,二两再递给宋石昭他们。

  宋石昭和宋濂传阅之后,脸上脸色各异。

  “这考生必是世家子。”宋濂斩钉截铁地说。

  林渊问他:“何以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