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回到明初搞慈善番外完结_467





  好好收敛的意思是不能随意丢弃,至少要准备一口棺材。

  陈柏松点头:“臣明白。”

  林渊把虎符交到陈柏松手里:“去吧,千万保重。”

  临走前陈柏松深深地看了林渊一眼,这才扬鞭策马,带着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

  等陈柏松走了,林渊才回到书房里批折子。

  他批折子的时候身边只有二两伺候,二两跟了他许多年,知道他喜欢喝什么茶,喜欢什么样的温度,察言观色是门学问,二两天赋不行,好在后天也打磨出来了。

  拿到手的第一道折子就是周容递来的,大概的意思是:“陛下交代的事我已经在办了,各区的学府都弄好了,百姓的孩子也送进来读书了,文字简化也弄出了个大概,都附在书里,请您看一看,求陛下体恤,再给微臣找些人来,先前的那些士子走了一半,手里无人了。”

  林渊喝了口茶,但压不住怒气,他深吸一口气:“二两。”

  二两连忙说:“奴才在。”

  林渊:“你去,把宋濂和宋石昭给我找来!”

  二两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连忙吩咐下去。

  他是林渊近身的人,轻易不会出宫,这种找人来的小事只需要吩咐给内官。

  太监们难得有差事,围在二两身边说:“好哥哥,您给漏点口风啊,陛下是什么脸色?咱们心里有个数,出去了也好说话。”

  二两:“你们就叫他们在陛下面前老实些。”

  太监们心里有数了,这两位大人叫陛下生气了。

  太监们就靠这个过活,皇帝喜欢的人,他们去宣人的时候要奉承,要说好话。

  皇帝不喜欢,他们过去了就要摆脸色。

  也有捧高踩低的意思,但最重要的是提醒,提醒对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对方记他们一个好,日后说不定还有他们求人的时候。

  宋石昭走在太监身边:“赵公公,陛下可有说什么?”

  赵公公是个年轻人,有一张窝瓜似的脸,前朝的时候就不受宠,一直是个洒水太监,就管洒扫,后来皇城易主,他运气好分到了延春阁当洒扫太监,又想尽办法跟二两打好关系,才有了今天的体面。

  他们是太监,是无根的人,这辈子就挣个体面。

  只有对陛下忠心才能有体面。

  赵公公看了宋石昭一眼,知道宋石昭的地位,语气也缓和了许多:“大人何不再多想想?”

  宋石昭真想不出来,他最近忙着科举的事,不管是试题还是制度都还在讨论商议,左思右想,没觉得自己出了什么错。

  那边宋濂也不知道,他最近正修书呢。

  主修字典,这是林渊给他的活,让他跟周容那边合作,把简体字字典弄出来,宋濂的头都快秃了。

  每天早起,枕头上掉的全是头发。

  他总怕自己师傅和先贤们从地府里爬出来打他。

  把正统字简化,宋濂想都不敢想,那可是上古造字演变而来,动一笔一个点都跟要了他老命一样。

  但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去劝谏林渊,因为这是好事。

  这说明了知识不再被一小撮人垄断。

  读书是件难事,难就难在认字上。

  孩童启蒙,就是先学着背,背完了再去书上对字,一个个对下来,聪明的学得快,笨的就难说了。

  更别说是百姓家的孩子了,一家老小都是文盲,启蒙都没有,送去学堂也跟不上。

  哦,文盲这个词还是陛下说的,宋濂觉得挺贴切。

  所以宋濂还是硬着头皮干了下来,没有推脱。

  这是好事,但是必遭骂名,可能过个几十年几百年才能正名。

  为此他现在在翰林院修书,除了自己的同僚,不跟任何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