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回到明初搞慈善番外完结_465





  那时候村里多穷啊,每家每户生了女孩要么扔了,要么溺死。

  十里八乡全是男丁,谁家要是有个女儿,还在吃奶呢,就有人想定下了。

  就是村正家的儿子,三个,最大的三十多,最小的二十,那也是三条光棍。

  还是他赵三运气好,去镇上赶集碰到了摆摊的媳妇,两人虽没有说明,几次交道打下来都有了点意思,赵三怕自己穷,女方不答应,便拼死拼活的做工,挣了点钱,买了几亩地,备了礼,才叫媒人去提亲。

  他是村里这个年纪第一个成亲的。

  那孤女刚来村里的时候,媒人把她那茅草屋的门都快踏破了,要不是她自己没那个心,整个村的男人都随她选。

  还有一对兄弟愿意共妻,反正是兄弟,生的还是也是他们家的骨血。

  就这,孤女也没干。

  幸好现在村里管得严,否则谁知道那群老光棍能干出什么事来。

  赵三想起这个,又开始担心了,他要是走了,留下他媳妇和老父老母在家,要是有人心存恶念,家里每个壮劳力,出了事怎么办?

  他回家把这是跟媳妇一说。

  媳妇就问:“村正说没说要干多久?”

  赵三想了想:“说了,要是在家附近干,钱就少,但每隔七天有一天假,能回家看看。”

  “要是去远点的地方,那就得干满半年,但钱多。”

  媳妇说:“咱家有地,花销不大,你就在家附近干,稳当。”

  赵三咧嘴笑:“成,我听你的。”

  媳妇也朝他笑:“我也学着变了藤筐,赶集的时候拿到镇上去卖,咱们劲往一处使,家里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赵三一直点头,头就没停下来:“那你赶集的时候可得跟着村里的人一起走。”

  媳妇笑他:“我又不是几岁的娃娃,现在镇上开集市的时候都有当兵的看着呢,还带刀,没人敢作乱。”

  赵三把头埋在媳妇怀里:“不行,我担心。”

  媳妇踹了他一脚:“快去收拾收拾吃饭了,今天吃你最喜欢的红薯饭。”

  有红薯有白米,又饱肚子又不像单纯的白米饭那么贵。

  赵三一听口水就下来了:“有啥菜?”

  “蕨菜,煮好了凉拌。”媳妇说,“还有鱼,好大一尾,正好煮鱼汤给爹娘补补,前些年亏了身子,爹娘这些日子腿总疼。”

  赵三眼睛红了,抱住媳妇狠狠亲了一口,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为着爹娘和这么好的媳妇,他也要拼命挣钱。

  过了半个月,就有人来领人走了,村正家的三个儿子果然在其中,不过他们不去村子附近,而是去远处,说是去修桥,修桥得钱更多,但也危险。

  大儿子说:“听说修桥的,一个月能有五百文。”

  “还包两套衣裳。”

  “去半年就能盖个屋子,买两亩地了。”

  “是危险,但我们哥三一起去,相互间也有个照应,都是身强体壮的汉子,出不了事。”

  孤女则是就在附近修路。

  每隔七天还能回村里看看弟弟,她就想盖个砖瓦房,小点没事,隔出两间屋子就成。

  茅草房住人总不舒服。

  一行人跟家里人告过别,就提着包袱走了。

  走在路上还唱起了歌谣。

  林渊看着奏本,他治下的各地都已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基础建设。

  他划分的重中之重就是修路,想要富先修路,现代人都知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