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2节(2 / 2)


  宋观一下子眉头皱起,灯火映照之下,那眸子深黑得像是吞噬了所有的光亮。蒲东仪看不明白,或者说他从来没有明白过。他看着宋观一瞬变化的神色在片刻之后趋于平静,是不再皱眉的样子,冥冥中似有所感,他手里的刀终于是握不住,坠落在地上,可是地上铺着毯子,便是长刀落地,也只闷闷的一声,再无所响。

  宋观说:“他若死了,我绝不独活。”

  蒲东仪白着一张脸后退了一步,一脸的难以置信。宋观依旧是看着他,退无可退的四目相对里,蒲小公子觉只得那寒凉之意似乎冷得他嘴唇都颤抖了起来。他咬咬牙,终是牵了牵嘴角,面上浮上一个笑来,可笑意维持得那么勉强,实在是还不如不笑,蒲东仪说:“好,好得很,好得很。”

  当蒲大将军摔门而出的那一刻,一直维持着一动不动姿势护住身后主角受的宋观,这一下子放松了身形,一手撑在地面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原来他方才一直都是无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的,手心已出了大量的汗,这是这壳子的本能反应,毕竟始终是个娇生惯养的公子壳子,蓦然撞上这样是真正历过血洗的杀机煞意,诚然是受不太住。

  方才几句和蒲东仪的对话,宋观也是说得艰难,胡乱里,也不知道自己说了点什么狗血八点档里的狗血台词,但总归保下了主角受。他转过身去看上官宴,一时乱得也不知道做些什么,干脆就这么坐在地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拨弄着主角受他的头发。今天晚上出了刺客一事,也不知道之前那些同僚都怎么了,反正这事肯定会闹得极大。然后又想到蒲东仪刚才的反应,他下意识不想再做任何别的深究,反正都已经这样了……

  这时一侧的门又被人粗暴地从外面打开了,“呯”地一下木门撞在墙上,发出剧烈的碰撞声响,大得简直有些吓人。宋观一看发现是蒲东仪去而复返,一时全身戒备起来。但蒲大将军并未做出其他任何过激行为,他出去了一趟之后,敛了之前所有的失态,一张脸那脸色沉得像水一样,手里拿着两套齐全的崭新的衣服,就这么直接丢过来丢到了宋观跟前,硬邦邦的一句:“给你找的衣服。”

  宋观还没说话,蒲东仪又说:“今天的事情你自己想清楚要怎么说,外头禁军领头的给带了宫里的话,你换好了衣服,我一会儿让他自己过来见你。”

  说完了也不看宋观一眼,直接转身出去顺便又粗暴地把门给从外关上了。

  宋观看着闭合上的木门,若有所思,随后垂了眼帘,捡起了地上的两套衣服,他和上官的确是该好好换一下衣服。只是换衣服的过程里,宋观注意到自己身上有好多被亲出来的印子,他无意识地用手指搓了两搓,当然只是让颜色更加鲜艳了一点,这令他心头“腾”地一冒火也懒得再去弄了,心烦意乱地换好了新衣服。宋观再看了一眼一旁睡得团成一团的上官宴,有种看不得又不能不管的超矛盾情绪,不过最后的最后,他还是帮人换了衣服。

  脱去那些湿衣服之后,肌肤裸露到外头接触到空气,上官宴是受了冷,瑟缩了一下,随后一直往宋观怀里钻。宋观摸着对方光洁的肌肤,分神发了一会儿呆,外头那木门正被人叩响了,有人隔门字正腔圆地唤了一声:“宋大人。”

  宋观侧过脸,猜到来人大概就是蒲东仪说的禁军首领,隔着门他漫不经心地回应了一声,口中说着让对方再等一会儿,然后侧目看向枕着自己腿的上官宴。也是这时间逼迫得紧了,且此一去后,他大概就再没可能见着上官宴。原本脑中还乱成一团线,宋观这时候捋清楚了,想起自己曾经失败了的第五周目。那周目里主角攻受都存在感薄弱,而倒霉的主角攻更是被他一不留神,给用硫酸泼没了jj,从此主角攻受倒还是在一起的,就是攻受颠倒,系统为此判了他个“任务失败”。

  ——对坑爹系统来讲,“攻”和“受”的角色分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他这回出的纰漏大,要死不活地挺过了一整个周目,没想到最后关头和主角受之间出了那么一件事……但他总得想办法补救一下,能补一点是一点,至于最终结果是成还是不成,那是另说。宋观抖开了另外一套新衣裳往主角受身上套,他找了一圈,原本自己带的那个水晶假丁丁当然不在他们两人身边,大概是掉在了暗道里。宋观没什么心力再去捡一回,倒是给上官宴穿亵裤的时候,他摸着了自己前儿头刚换下的衣服,摸到了一枚玉佩,心里头有了一个想法。

  且不管这中间的曲折心里过程是如何,反正宋观是将上官宴揽进自己怀里,找了一个行事方便的姿势,然后两指握着玉佩一枚,就这么塞到主角受的“后庭”去了。途中上官宴不堪烦扰地轻哼过两声,睡梦里因为后面外来异物的入侵感使得他不自觉地要躲,但全叫宋观给掰着腿按住了。真是淫乱不堪。宋丞相干着这档子事的时候,面上是平日里批改文书的一本正经,做完这一切,他末了给主角受穿好衣服,还哄小孩子似地摸了摸主角受的脑袋。都忍到这份上,宋观看着主角受一头如瀑的黑发,心想,我这周目的成败与否全都交给你了,可要好好争气啊,不然的话,不然,不然……

  这“不然”后头并没跟出个所以然来,看着似要放下的狠话,但最后也就是个半上不下地没个着落样子。他也没想要好要说什么,门外候着的人这个时候又开始催起来,宋观将主角受放下之后想了想又将人抱起来,推开门果然见着蒲东仪也在,他面不改色地将上官宴交给了蒲东仪。

  蒲东仪袖手立着,也不接,怒到极点居然笑了一声出来,不无讽意地:“你还对我真是放心。”

  宋观抬眸看定他,只说道:“你我多年同窗之谊,我自然是信你。”

  蒲东仪没有想过宋观会跟他说这句话,他看着宋观,一时只觉一阵胸闷,仿佛被什么重物狠狠压住了胸口,那是一种无论如何都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他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是分明觉得自己恨着宋观的。那种恨意使得他眉目之间都升起了一抹尖刻的神色,蒲东仪竭力忽视胸口仿佛破了个洞的感觉,咬牙冷笑说道:“宋观,你把我当什么东西了?你以为我是你养的狗吗?要我来就来,要我走就走,要我捡骨头就捡骨头,要我替你看着人就替你看着人。你以为我是什么,你到底把我当成什么?!”

  第139章 第九弹 人人都爱宋丞相

  他说完这一切,粗重地喘息着,眼眶又有了点发红的迹象。

  宋观紧了紧怀里的主角受,不发一言,也只是镇定回望过去将蒲东仪看着。

  两人无声对峙,气氛竟有了剑拔弩张之感,一旁的禁军首领敛目低头,大气也不敢喘,只当自己不存在。

  许久之后,蒲东仪面色狰狞地一步上前一把夺过了宋观怀里的上官宴,宋观一惊,还未有动作,蒲东仪扬起脸冷笑:“你不是要我替你看着他吗?怎么,怕我吃了他不成?你先前那句‘信我’难道只是随便说说?放心,我还没那么下作,既然答应了会替你照顾好他,就不会食言。宫中要你过去,你要滚快滚,还站在这里废话你是想做什么?”

  宋观不语,仔细端详了他半晌,离去之前留了一句:“那我走了,你……照顾好他。”

  蒲东仪抱着上官宴,一时之间只觉得全身血液都像时在沸腾叫嚣,如果胸口这里真的破了一个洞的话,那么也是有人在将他一颗心脏在一点点从里头一点点扯裂掏离。这人吃准了他一定会遂他愿,吃准他就是这么犯贱。宋观啊宋观,你这些年的丞相果然没有白当,冷心冷肺地拿捏人心,我蒲东仪输得心服口服。可凭什么……他几乎是怼怨地看向自己怀中,那是怀里的上官宴,眉目这样秀致的模样,的确是生得一副好皮囊。蒲东仪心中戾气翻腾得几乎压抑不住,其实就算他现在杀了上官宴,也没人敢说什么。但他不会动手。是的,哪怕为了那么一个没心没肺的玩意儿贱成这个样子,他也还有自己做人的底线。

  嘴里尝到一点血腥味,大概是下唇破了。蒲小公子伸出舌头一舔,是一股咸味,果然破了皮。他看着宋观离去的身影,想起了自己第一回 见着宋观时候的一些事情——又也许那并不是初见也不一定。可是他的记忆里,着实没有关于宋观更早时候的印象了。彼时是初入学堂,那时的宋二家中还未曾经历之后的各种变故,宋二的父亲阿爹俱在,而阿兄是宫中专宠的贵妃,圣上处处照拂他们一家,当真是不可一世得很了。

  犹记得那是头一天时候的事情,当时所有的课程都结束了,他收拾过东西便要回家,不想还是小孩子模样的宋二就将他于过道里拦下。彼时已是傍晚时分,天上残阳将云朵染做石榴红,红彤彤的一轮圆日,有一种冷冰冰的燃烧感,是缺失了温度的鲜红。宋二要笑不笑地将他看着,就这么将他拦下,不急不慢地将他上下一番打量,带了一点讥讽意味地开了口说道:“我道是谁,这不是我们的小神童,蒲小公子么?”

  他没说话,只站着没动,不做声地将宋观看着。

  宋二与他对望一番,表情里便浮出一股恼意来,手中捏着一把不知道从哪里捞来的扇子,大抵是自觉风流地展开一扇:“我还以为神童有多厉害,不想只是这般。不是说你但凡听过一遍的东西全都能记住的吗?今天夫子明明都将那一段书册念了两遍了,你竟然没全背下来。”

  勾了嘴角一笑,宋二眉眼里漏下扎人的讽意,偏面上端得正儿八经,但装又装不大全,连维持表象都没做到,或许这样才更叫人生气。宋二假惺惺地叹一口气,说:“果然你祖父颇有先见之明,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我倒是记不太得了。毕竟我只一个普通人,不是神童,没那么好的记忆力,哪里能听过一遍就全记得了,所以有些事情还是要想想的,蒲小公子,你说是也不是?”蒲东仪看着跟前人的说话模样,心中已有所料,果真便听得对方笑着来了一句,“我想起来了,你祖父当时说你‘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八字,啧啧,当真是不错。”

  这便是蒲东仪记忆里他同宋观的第一次针锋相对。他从前觉得自己总弄不明白宋二,原以为是年纪渐长之后才如此,却未料如今回想起来,才恍然,其实从最早的时候,他就没明白过对方。初次见面的宋二便对他敌意甚重,简直是无缘无故的了,他到今日也未曾明白这到底是何缘故。

  那时的他,受了一腔恶意,也不知该如何应对,此前一直是活得循规蹈矩的,他小小年纪便行事唯求一个“君子之风”,后来虽然长歪成了一个混世魔王,但在此之前,他的确是另外一番模样。宋观那时这样说他,带一种小孩子特有的天真,毫无顾忌地揭人伤疤,还要恶意地用尖利的指甲抓挠两下,可他当时尽管被挠中痛处,也的确疼得厉害,但也不过跟对方说了一句:我要回家了。

  蒲东仪年幼时有神童之称,因过耳不忘,过目不忘。那时阿爹极是得意,带着他于人前炫耀,引着他与人说笑,叫他背了书册给旁人听,他父亲也是得意,唯独祖父对此一直都态度淡淡。他六岁时,阿爹的生辰上,阿爹喝多了酒,一时得意到忘了形迹,那时在场的祖父搁了茶盏,只说了一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当日宴毕,阿爹回屋砸烂了许多东西,他坐在床上一声也不敢吭,阿爹将屋里一直砸到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砸了,才回转过身来,阿爹看见坐在床上的他,面上神情有一瞬恍惚。屋里只他们两个人,阿爹发脾气的时候,那些仆从都是不敢待在屋子里的,他有些害怕,还有点茫然,然后阿爹就这么看着他,眸光一点点亮堂起来,简直亮得都有些慑人了。屋里一地碎瓷,阿爹踩着那些碎片走过来,瓷片割了脚渗出血,可阿爹仿佛没事人,赤足上血迹点点,走了一路,地上就落了一路红梅一样的痕迹。

  他不记得自己是否闻到血液的味道,可能室内焚香过重,馥郁之下掩盖了所有血腥痕迹。阿爹坐到床榻上,一把抱住了他,长叹一口气,叹得人心尖都跟着颤起来。阿爹幽幽说:“东仪,你永远也不会叫阿爹失望的,对不对?”

  可惜他顶着那神童的光环,也只是到了七岁的时候。七岁那年他染了病,一场风寒险些要了他的命,蒲东仪一直发高烧并且烧得神志不清,只不过后来他虽然救回来,却是烧坏了脑子。

  昔日神童再也不是神童了,世间只留了一个愚钝的凡人。那次病重里,他几次自昏睡中醒来,都瞧见阿爹的脸,是伤心到几乎心碎的样子。于是他便想着,我不能死,不能就这么死了。他吊着一口气,当时病情如此惊险,连大夫都说若不是蒲小公子求生意识过强,这病怕也是难治了。他就这么挣扎着从阎王殿里一步一步迈回,病情稳定后,他看到阿爹喜极而泣的样子,然后他便想着自己之前所遭遇的一切苦难都是值得的,只是不想随后的养病期间,他竟然发现自己再不能如过去一般,做到“过耳不忘,过目不忘”。

  他惶惶不安里不敢跟阿爹说,只装作一切还和以前一样,但毕竟是不同的,很快阿爹便也发现了这一点,然后一开始的和颜悦色在等待他恢复的时间里被消耗殆尽,他再不能像过去那样过目不忘,阿爹动手打了他。最开始还会有动手之后的拥抱脉脉温存和喃喃耳语般的道歉,阿爹抱着他,轻声道:“东仪,我并不想打你的。你知道吗,你是上苍赐予我的宝贝。”

  这持续了整整一年,直到被祖父身边的侍从无意间撞见,那个时候他的耳朵几乎被阿爹失手整个割下,自此之后他就被调换养在了祖父身边。祖父端着茶盏问他:“你阿爹这样对你,你怎么不说?”他并未答话,只沉默着。再之后阿爹随父亲调迁去了外省,此后两人竟再未见过面,他随祖父待在京城,昔日神童不在,只余了一个摘去了神童之名的蒲东仪。

  祖父安排他去的学堂上课,他也不知上课的先生最开始是不是有意刁难,当他被先生指名道姓地要求去抽一本文书来念却结果读不太懂的时候,满堂稀稀拉拉的笑声。先生一翻书本名,也不知是不是真的惊讶,总归面上还是挺惊讶的,是说:“这册子怎的混进来了,不过这书对你来说,也的确是难了点,看不懂倒是正常的。”

  其实事情到底是怎么样,这一切他都不在意,学堂里那宋家二公子莫名其妙地处处要招惹于他,他也不在意。他只在意阿爹离开京城之后,他写给阿爹的信,阿爹一封都没有回过。后来他又继续给阿爹写着信,直到祖父同他说:“你写这些做什么呢。”祖父语气淡淡的,“松露说你阿爹从来是不看你的信的,你写的这么多封寄过去,全叫你阿爹给丢了,你写再多也是无用,还写着做什么。”

  他怔了半晌,手里信笺滑下去半寸,又被他握紧了,只抿了嘴没说话。次日宋二又来挑衅,这次他没再忍着,同宋二打了一架,还抓下了一撮头发。

  宋二秃了一小块头皮,见着他手里抓着的那一小撮头发简直快气晕过去,直骂他:“有爹生没爹养的疯子。”他发狠扑过去两个人又打成一块,宋观脸上被他抓了三道血痕,待被人发现的时候,宋二已是被他打得凄惨模样。这事动静大,祖父关了他禁闭,没有水和饭,他蜷在墙角,想起阿爹曾经抱着他,对他说过:“东仪,你是上苍赐予我的宝贝。”

  禁闭过后,他随祖父给宋二赔礼道歉,因宋二被打得实在凄惨,都快成猪头了,而他不屑去解释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随宋二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多一字都懒得解释。他没有想到的是,七日过去之后,祖父叫他去房间谈话,告诉他因为这件事他阿爹气得不轻。他没有想问为什么,因为他知道阿爹这般生气大概是因为这事情闹得太大,且是件丢脸的事情。

  于是他好像就此就发现了一个可以引起阿爹注意力的方法,一改先前沉默的样子,他在学堂里闹出了许多事,偏偏那些事情还叫他做得不留痕迹,是那种就算让人知道这些事十之八九是因为蒲东仪才整治出来的,也没个证据可以上门讨说法,诸人倒是没想到这些全是蒲东仪自己做的,纷纷以为是他父亲阿爹太过宠爱这个孩子的缘故,哪怕远在京城之外,也伸了手地要护短护得厉害。

  祖父看着他这般胡闹,竟是也没说什么,只是看着,以一种仿佛洞悉所有的表情。因为后头顽劣的名声太显,倒盖过了先前年幼时的神童之名,旁人提起蒲家的小公子东仪,都是要摇头的。而他阿爹的确是不进京,但他越是胡闹,他阿爹的侍从偶尔几次上京时顺便要对他说的话便越多,直到有一日那个侍从欲言又止地对他说,他阿爹已经不再过问他的事情了。蒲东仪闻言唇边笑容有一瞬凝固,不过片刻之后又重新扬起笑,只笑意未达眼底,他说:“你再说一遍?”

  那侍从跪下:“头一次是真的,但后来全是胡编的。家主怕公子伤心,叫我莫提此事,只都掩了好全了公子的念想,可是近来公子也胡闹得太没有限制了,家主看不过眼,是以……”

  后头的话再也没有了意义,他突兀笑了一声,随手丢了一个杯子在地上,唬得那跪在地上的侍从吓了一跳。他懒洋洋地开口,甚至懒得故作平日里的恶声恶气模样,只说:“还不快滚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