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被骗嫁给昏君之后第93节(2 / 2)


  宫里朝堂一派平静,自马大成死后,李逸重新制定了一套宦官的制度,禁止宦官参与朝政,同时对内阁进行改制,基本上杜绝了一人独大的情况。王琼姿以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无论怎么变,其实内核还是封建主义那一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这些总是要被淘汰的,不过那就是后世之人该操心的事情了。

  太后在知道建昌伯被斩首的消息后,晕厥了两次,至今不肯跟李逸说话,每天在清宁宫吃斋念佛,也不再召见诰命夫人进宫陪她说话。

  母子彻底决裂,即使李逸心里早有准备,真走到这一步还是很难过,太后的想法他改变不了,可能太后疼爱弟弟的心思就像他疼爱宁儿吧。

  王琼姿难得见他忧郁的模样,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问道:“又要当爹了,现在是个什么感受?”

  李逸看着她的肚子,狂喜道:“我们宁儿有小弟弟小妹妹了?”

  “是啊!”

  “太好了,我希望它是个女儿,不,还是个男孩吧。”

  王琼姿扁着嘴巴说:“可我希望有个小公主来陪我。”

  “男孩好,女孩以后还要嫁人,没有做男孩好。你要是真喜欢女儿,那些宗亲家里有那漂亮可爱的小女孩子就养一个,反正都是李家的人。”

  “以后再说吧,有了这一个我也没那么精力去抚养别人。”王琼姿道。

  一时宁儿午睡醒了,牵着乳娘的手走过来,他与王琼姿感情极好,母子两靠在一起亲密的说话,宁儿还拉着王琼姿去院子里看蚂蚁搬家。王琼姿竟然也兴致勃勃跟他一起看,这一看就是半个时辰。

  李逸的心情突然大好起来,就算是没有太后,他还有家人啊,而且即将要有另外一个孩子,有些事情也要放开心,世事总不能十全十美。

  到了宣和七年年底,王琼姿生下了第二个孩子,是个男孩子。她一面失望,一面又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在这古代,男子的日子肯定是比女子好过许多,即使是公主也不能过的自由自在。

  永安公主李媛就是最好的例子,与驸马貌合神离,想要和离都不行。驸马李兆文第一次出海回来后,仿佛就迷上了海外,不久后又出了海,说是要去更远的地方,已经有一年没有回来了。

  李媛不以为意,抱着新鲜出炉的二侄子,瞧了瞧,笑道:“嫂嫂,这孩子与宁儿不同,他长得更像你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明天见

  145、第 145 章

  “是吗?”王琼姿看不大出来像谁, 但是老二的鼻子眼睛嘴巴长得比他哥哥秀气, 想来是像她吧。

  李媛对两个侄子极好,每次进宫, 会带许多稀奇古怪的民间小玩意儿给他们, 而且还会耐心地陪他们玩,两个孩子也很喜欢姑姑。

  王琼姿见她抱孩子的温柔模样, 笑问道:“想不想有个自己的孩子?”

  李媛愣住了, 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王琼姿忙解释:“你别误会,我不是硬要把你与驸马凑做一堆。只是想问问你, 还想这么继续跟驸马过下去吗, 要是不想, 由我来想办法,让你们和离, 之后你可以找个自己喜欢的人, 生儿育女过日子。”

  这大概就是古代女人俗世中的快乐吧。

  李媛想了良久,坚定地摇摇头, “还是不了, 我现在这样自在得很,没必要和离,而且我也不想再去应酬另一个男人。”

  王琼姿在心里给她点赞,不愧是原书中由小可怜逆袭成功的王者,这思想境界就是跟一般的女子不同。

  “我现在挺好,想做什么做什么,跟驸马和离, 京城那些长舌妇又要多嘴,我只是嫌烦。”她亲亲二侄子白嫩的小脸,“我喜欢两个侄儿,他们就像是我自己的孩子。”

  她有自己的小心思,只要对两个侄儿好,自己就又他们唯一的姑姑,等到太子登基,也少不了她的荣华富贵。

  这姑娘真是生错了时代,要是生在现代,或者是生在大唐也好,出家当个女冠,各路才子小生帅哥俊男都来奉承,那才是真正的好日子,可惜了。

  李媛将二皇子交给乳娘,起身对王琼姿说:“嫂嫂,听说太后病了,我身为女儿,应该去看看她老人家。”

  这话说出来连王琼姿都不相信,笑道:“你到底干嘛去?”

  李媛也笑道:“不干嘛,真去看看她。”

  王琼姿随她去了。太后是皇帝的亲娘,李媛也不敢拿她怎样,只不过是打扮的富丽堂皇,神采奕奕地去看看太后,说几句话就走,至于太后怎么想那都不关她的事。

  ……

  老大的名字取了一个“宁”字,以此来纪念李逸与王琼姿的初识地南京,宁儿是长子,寄托了两人无限的期待才出生,真真是抚养地周到细心,宁儿身边的所有的事情,王琼姿与李逸几乎都是亲力亲为。等到有了老二,没有了刚生孩子的新鲜劲儿,对老二的照养就不如老大精心,老二的名字都是王琼姿顺口起的,叫做“阿宣”。

  有了宁儿与阿宣两个孩子,至少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是暂时不必要犯愁了,只需好好把他们养大。王琼姿与李逸达成一致,至少五年内是不准备再要第三个孩子了,先照顾好了这两个再说。

  宁儿两岁了,会跑会跳会说话,与大人应答如流,可爱极了。阿宣则是个只会吃与睡的胖团子,有他们兄弟的陪伴,坤宁宫里每天都热闹非凡。

  冯妙青带着她一岁的女儿进宫来,还没走进在就听到一片欢声笑语。葫芦迎她进去,笑道:“太子殿下在骑竹马玩儿。”

  王琼姿让人看着宁儿在院子里玩,与冯妙青进了屋。冯妙青的女儿长得玉雪可爱,大眼睛红嘴唇,一对多一点,会牵着大人的手慢慢地走路,王琼姿没有女儿,稀罕的很,把这小姑娘搂在怀里了,小姑娘娇声娇气地喊她:“姨姨!”

  成亲这几年,冯妙青只得了这一个女儿,珍爱异常,恨不得给她最好的东西,小姑娘身上的鞋子都是用缂丝料子做的,鞋子上还缀着拇指大小的珍珠。她见阿宣穿着棉布做的鞋子和很不理解,道:“娘娘,还是用缂丝裁鞋最鲜亮了,更加适合小孩子。”

  “缂丝太硬了,我怕划伤他,所以才用柔软的棉布,你看阿宣里面的小衣裳我也是用棉布做的。”

  实则王琼姿觉得缂丝的料子太金贵了,给个小孩子做鞋子太浪费,可能穿几次就小了,这是其一,其二是不希望小孩子养成奢靡的习惯。

  冯妙青“哦”了一声,觉得有道理,“等我回去了也跟我们宝儿做几身棉布衣棉布鞋子。”

  其实她今天来是有事情的,邵家几代单传,因她生了一个女儿,邵母虽然欢喜孙女,但是也想要孙子传宗接代,不免有些微词。好在冯妙青的娘家够强大,可以为她撑腰,而且邵廷玉这几年在甘肃带兵,夫妻两个聚少离多,邵母只能按捺住心里的想法。

  冯妙青蹙了眉头,道:“我婆母对宝儿还不错,但是我听说她也常常在人面前说要是宝儿是个男孩子就好了,现在孩子听不懂没事,要是长大一点以后听懂了,心里不知道多难过。”

  她有点泄气,“生个男孩子好难啊!我娘一辈子想生个儿子也没有如愿。”

  按照原书中的情节,冯妙青生了一个儿子。是以,王琼姿以为她会生个儿子,没想到生了个女儿。现在事情的发展已经与原书中有很大不同,在蝴蝶效应下,冯妙青这胎是个女娃。

  她安慰冯妙青,“先开花,后结果。说不定你很快就能生个男孩子了。”

  冯妙青嘟着嘴巴,“但愿如此,我母亲也没法子了。娘娘,这宫里有什么秘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