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9章年尾(1 / 2)





  冬至之后,太子和郓王闹了那么一出,结果两败俱伤,全部被种彦谋借着皇帝的旨意,把他们全部赶回到自己的府邸里软禁起来。

  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暂时的软禁。

  太子依然是太子,郓王依然是郓王,总归是会被放出来的。

  但是大家也都明白,过年之前,估计这两位是出不来了。

  皇帝也想过个好年呢,谁高兴看两个儿子在那边跟乌骨鸡似的斗来斗去?

  等到年后,太子和郓王出来了,到底是会有个怎样的局面,不少人都对此非常感兴趣。

  这段时间在京城里的家族们都纷纷约束自己家的子弟,不要在外面惹是生非,省得搅进种彦谋和皇子之间的斗争之中去。

  没有任何人会以为,种彦谋在和皇子的斗争中能够胜出,就连高俅也不例外。

  不过高俅并没有做出见风使舵的事情。

  他也没有自己出面,而是让高衙内带话。

  “兄弟,父亲说了,让你撑不住的时候,跟他说一声,他自有办法。”

  种彦谋心里感激,但也有点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他心里有谱,并不觉得有什么撑不住的。

  种彦谋想了很久,才想出来一个说法。

  “高兄,你回去和太尉大人说。就说今上春秋鼎盛,身体康健,就算要传位,少说也得等六七十岁的时候再说。只要陛下无事,我便无事。只要陛下无事,太子和郓王便无法对我做任何事情,还请太尉放心。”

  种彦谋再三和高衙内仔细说了,让他牢牢地记了下来,才放他回去。

  太子和郓王的事情算是小事,虽然他们把朝政搅得一塌糊涂,但是也没什么人真的怪罪他们——怪罪不起。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太子和郓王虽然在皇帝面前算是臣子,但是在臣子面前算是半个君主。天下都是他们赵家的,我们又不配姓赵,让他们自己折腾去得了。

  现在朝廷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没有宰相。

  没有宰相,就没有人统领一切事务,没有人掌总,没有人背锅,这谁还敢任事啊?

  好在过了冬至之后,朝廷里上上下下的各个部门都没什么人有心思工作干活,大家都忙着发福利,分福利,琢磨什么时候早早地封印落衙,好去街市上给婆娘提点糕点回去,早早置办点年货,出门拜年也好有面子。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也没什么人想要讨论到底谁来做宰相。

  连对燕云十六州的渴望都抵不过对过年的期待和向往,这段时间朝廷里都没人提起童贯那边的联金抗辽之策。童贯那边要用钱用人,朝廷都给得很爽快。

  急着回家过年呢,谁有时间跟你纠结这个?

  要钱要粮?拿去!

  反正今年一整年大家都很安分,打仗的地方不多,也没什么人造反,皇帝的注意力暂时都被种彦谋那边吸引走了,整整一年都没有说要开造新的行宫。

  这是个好现象。

  户部的人到了年底,各个笑得脸上菊花朵朵开。

  宋朝的确是富硕,一年攒下来的钱就不少。如果皇帝每年都像今年这样安分的话,今年一年攒下来的钱,就够之后好几年的开销了。

  当然,谁也知道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