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2节(2 / 2)


  这么一想,葫葫觉得诱惑就更大了。

  当然,她也没有反应过来,就是如果她都参与修订了,内容不是早已经数知与心,又哪里用得着再专门去背?

  可以葫葫现在的理解来说,这个诱惑是真的很大,她忍不住的点头,“只要我好好研究现在的,以后就能参与吗?”

  “试图改变一样东西,首先自然是你要成为最顶尖的,你明白吗?”宗珩也没有想到小时候的葫葫竟然这么好忽悠,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深。

  葫葫一脸郑重的道,“当然明白。”

  也就是她要成为研究法律最厉害的人,才能想办法改变,葫葫对此十分自信,她觉得这个肯定是不成问题的,毕竟她这么优秀!

  等到宗珩挂断了电话,葫葫已经十分认真的开始看书,并且不懂就问,问到远在帝都的齐晟天怀疑人生。

  专门给他姑娘,也就是齐小娥打了个电话,旁敲侧击的打听着葛家最近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状况。

  反倒是将齐小娥弄得哭笑不得。

  王凤珍也有些傻眼,平日里最消极怠工的,除了陪跑的葛建邦之外,就是葫葫了。

  可宗珩打电话的时候,到底给葫葫说了什么,竟然就让葫葫转变到这个程度?

  这一下子从厌学儿童,成为好学儿童,简直…… 就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也不为过。

  葫葫觉得宗珩说的果然没有错,好好研究法律条文,让她越来越明白自己应该怎么“保护自己”!而且,只要她研究透彻,到时候她就可以自己改变条文,更好的保护自己和她奶奶他们。

  绝对不会在让田爷爷和齐外公他们再被冤枉了。

  葫葫认真学习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认真学习之后,甚至就连考试自己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甚至反而成绩还算是不错。

  葫葫假装不喜于色,给终于安装上电话的宗珩打电话,汇报了成绩,明明巴巴的等着夸奖,嘴上缺是一个字都不说。

  宗珩已经对这个套路相当了解,非常重视的将葫葫夸了一遍,夸到哪怕是隔着电话,宗珩也仿佛能够看到葫葫那骄傲扬起的下巴,以及得意的小眼神。

  葫葫干咳一声,逐渐大了的她,也终于开始懂得害羞了,赶紧挂断了电话。

  宗珩看着已经挂断的电话,脸上的笑容是怎么也止不住的,一直到宗振改兴冲冲的冲进来的说话,才打断。

  “开始上浆了!”宗振改一脸兴奋的冲进来,抱着玉米苗的动作却是稳如泰山,不敢让它有半点的损伤和惊吓。

  这才刚刚进入七月,满打满算也才就六十天多天,加上育苗的时间也不过就七十天的时间,居然就已经上浆了,要知道其他的玉米才刚刚有玉米棒的样子出现。

  这个速度,还有他们偷偷观察的上浆的玉米模样,宗振改恨不得将自己手头上的玉米苗彻底供起来,每天早晚上供。

  宗珩也有些意外,他跟着葫葫那么长时间,对于植物的生长属性还是有一定了解,这些玉米这么快上浆,除了葫葫蕴养过的种子特殊之外,玉米苗起到的作用真的不小。

  玉米苗感受到宗珩的眼光,恨不得将自己挺得笔直笔直。

  宗珩忍不住的嘴角翘了翘,顿时想到了刚刚被夸奖的葫葫身上。

  果然,什么主人养什么样的“小妖精”。

  这个德行,跟葫葫简直是一模一样。

  不过,宗珩也明白,小玉米苗时时刻刻跟在宗振改身边,被他殷切期盼的心情影响,可能是有些忍不住的提供帮助。

  可等到真的达到一定成绩,被宗振改用崇拜的眼神看着的时候,更是忍不住的想要让他看看自己更厉害的样子,正好达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而这一次,玉米上浆的情况,是彻彻底底惊了附近所有农场的场长,分分钟在自己农场坐不住,都跑了过来,仔细看了看玉米们上浆的情况,顿时觉得自己都变成了柠檬精。

  第66章

  “我们跟你们一样种的新种子的, 我怎么觉得也没有达到这个速度,这个水平。”

  “对,我们就晚了你们才几天时间?咋一下子就差了这么多?”

  “就这么看着你们这些玉米, 今年, 哎。”后面的话都说不下去了, 别说他们, 就是往年的冠军农场也根本没法跟人家比了。

  他们都是在地里刨土, 刨了这么多年的, 哪能真的不了解?

  只是搭眼看一下,就基本明白上浆顺利的话, 收成能达到怎么样的程度,宗振改之前找他们说收成翻倍的事真的不是开玩笑的!

  不不不不,就是开玩笑, 这只是一倍?

  这分明就是很多倍!而且还能缩短收成的时间。

  “北大荒”缺得是什么?缺得就是好温度的时间啊!

  如果“北大荒”这么好的田地里面, 能够达到南方那么时间的暖天和日照, 他们几乎有信心,直接用“北大荒”养活半个华夏的人!

  可不行,全年“北大荒”的无霜期也只有一百天出头。

  可如果真的能够将种植期缩短到这个程度,他们就可以想办法套种,到时候增长的就不是原本的这点产量。

  这样一想,别说眼红, 眼睛都冒绿光了, 太tm让人嫉妒了。

  酸, 太酸了, 看着人家今年一年几乎要彻底翻不知道多少倍的产量,他们酸得牙齿都快没了。

  他们忍不住嘀咕,要是宗振改当年劝他们的时候,能告诉他们翻这么多倍数,而且还有实打实的把握,他们怎么会拒绝呢?

  当然也就是嘀咕一下,若当年真的那样说了,他们只怕顺便将宗振改送到医院检查检查脑子,这种近乎不科学的事情,没有亲眼见到,他们是真的咋都不敢相信。

  不管怎么样,现在看看这个节骨眼,他们只觉得后悔死了。

  别说他们,就是王建平都有些酸,大家都种了一样的种子,甚至他也有一部分的种子用了育苗移栽的方式,怎么就只有九八二农场这边的产量和速度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