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为你打开时间的门第168节(2 / 2)


  大学四年,他跟学院的大部分教授关系很好,本科阶段也参与了一些项目,有两篇论文;除此外,他gpa也不错,达到了3.8,硬件条件足够好,介绍信也华丽得一塌糊涂,准备资料和成绩单也就几天时间。

  他高中时也当过交换生,熟悉各种流程,更别提还有李泽文的指导。四月份的时候,他通过视频接受了美国几所大学的面试,经过双向选择,他收到了伯克利的“offer”,导师是布鲁克教授,还申请到了半奖。美国大学理工科专业的奖学金通常只给读到博士的,李知行只打算读一个硕士——他和自己的兄长不太一样,没有那种死啃学位的想法,他觉得那种苦哈哈的读书生活不适合自己的个性。

  定下了学校之后,李知行松了口气,回家通报了这件事。

  李正远也恰好回了京,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吃了顿饭。

  父母对他的选择毫无意见。李知行一直以来的努力和认真,长辈们看在眼底,从来都是赞许有加的。

  李正远没那种代劳的想法,询问他:“什么时候去办各种手续?”

  “过几天就可以去办签证了。”

  高中的时候做了一年交换生,李知行对各种签证手续了如指掌。

  李正远点头:“那就好,总之,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去国外了也不要太高调,好好读书。”

  李知行郑重点头:“爸,我知道。”

  两三年前,父子俩就交流过关于自己人生选择的问题,李正远一直是赞许态度。

  略微忧心的就是李知行的祖母,她对所有孙辈都去美国留学有意见:“其实国外也未必好啊,怎么一个个都去外面呢?”

  李知行笑着安慰奶奶:“奶奶,我们是学普罗米修斯,从发达国家盗火种回来呢。”

  老太太学文学的,自然听得懂这个典故,笑着点了点头,又跟上一句:“你不要跟你哥哥一样,只知道读书,快三十了连个女朋友都没有。”

  长辈的担心有其道理。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说法,在现代社会确实不能完全适用,实际上,这几乎是个悖论了。读书读得多会造成两种明显的结果,一是眼光不断攀升,二是交际圈压根大不了,在学术圈这种地方,认识美女的可能性大大小于社会上,当然不能说大学里就没有才貌双全的女孩子,但对方眼界也一定不低。

  祖父也附和道:“有使命感是好事,多读书也不坏。 我知道你们兄弟俩好得穿一条裤子,但你奶奶说的问题你要考虑。我们这种家庭,也不要求人家家庭一定要多好,只要是清清白白的好女孩,都没有问题。”

  张静瑜笑着说:“爸,也不能完全这么说,这个要求可是太低了。”

  祖母倒是笑了:“这不是怕他眼界太高找不到吗。”

  “说起来,俞希白也留学去了。”张静瑜说,“去的是纽约,你们可以交流一下。”

  “是的,我知道。”

  两人的联系一直没断,虽然大四这一阵子见面较少,但偶尔也还是会交流一下,李知行对俞希白的去向也算知之甚详了。

  张静瑜瞥了儿子一眼,没就此发表太多看法。

  有个能干的儿子是好事,但太过于有主见,连父母都无法完全约束的时候,就未必是什么好事了。

  不过欣慰的消息也是存在的,自己的儿子准备出国深造,而唐宓留在国内——这个结果还是让张静瑜略有安慰。

  李君子扑哧一声笑了:“爷爷奶奶,你们天天就念叨这么点事儿,知行和泽文这么能干,还怕找不到女友吗?我说,咱们家能不能说点有品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