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为你打开时间的门第54节(2 / 2)


  “没事的,外婆!我休息得很好!外婆我回来啦,你就可以少忙一会儿。我来帮你吧。”

  她气色确实很好,显得既精神又健康。

  外婆笑了:“你去田里看看吧。”

  “好啊!”

  自从高考回家后,唐宓承包了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农民以地为天,只有土地不会辜负人。为了放养鸭子,外婆承包了几亩地种植水稻,除此外,家里还有一片玉米地和几片菜地,譬如白菜萝卜土豆,平时吃的莱大致也是从这里来。

  夏天是最忙的时节,一是鸭蛋的生产季,二是谷麦的收割季,人手不够。村里的人都会来帮外婆的忙。今年也是,唐宓也和其他村人一样,戴着草帽收割稻谷——她到底是数年没干过农活的人,在地里干活时手也被割伤了。

  坐在田坎上休息的时候,二婶拿过她的手看了会儿,笑了:“哎,是读书人的手啊。”

  “谁都不是天生的读书人啊,是太久没有做过农活才这样的。”唐宓笑眯眯的,“总之呢,无论读书不读书,我都是唐家村的人。”

  二婶点头:“不忘本就是好孩子。”

  “二婶,小刚再过两天也考完了吧?我的书都带回来了,都留给他呢。”

  她在宿舍的东西不多,三套夏天的衣服和生活用具。最多的是书,她装满了整整两大袋子,分批扛到车站带了回来。

  “那就多谢你啦。”二婶握住她的手,可感谢她了,“这个妞妞好啊。”

  唐宓笑起来:“当然啦,不留给他给谁?”

  六月过了大半的时候,唐小刚同学也放了暑假回了家。他今年中考,考试情况大约还不错,刚回来就漫山遍野玩儿。小时候唐宓和他两个人打火把捉夜鱼、抓野兔、采蘑菇,找竹荪,一件都没落下。

  唐小刚从小鬼主意多,回家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几只竹篓冲过来找唐宓。

  “阿姐阿姐!我们出去捉鱼吧。”

  “现在还能抓到鱼吗?”

  现在的农活少了一点儿,唐宓也有点儿空闲的时间,可以忙里偷闲地去抓点儿鱼回来改善生活了。

  所谓“捉鱼”的地方,特指唐家村旁边的一条溪流,这条溪流是山泉中最大的一条,宽度足有一丈,水深一尺。河中石块堆积,都是大块大块的卵石。在这条溪流的上游,山泉在山中的凹处形成了一个深约两丈的大池塘,池塘里产一种本地的漆黑鲶鱼,味道鲜美,但是身体极滑,很难抓。

  虽然难抓,但只要想点儿办法,还是可以抓到的。鲶鱼时不时会从池塘里游出,去向下游,只要选对鲶鱼的必经之地,投放炒得香喷喷的饵料,将鱼引至下游,在下游处放置两只竹篓,鱼基本上一抓一个准。

  果然,两人布下阵后才等了半小时,就有不少鱼儿入网。中午时分,姐弟俩清点了战利品,放走了小鱼,带着三条近一尺长的大鱼准备顺利收工。盛夏来临,日头一高就热了起来。唐宓抓着鱼篓招呼小刚回家,没想到鱼大了力气也不小,唐宓拿起泡在岸边的鱼篓时脚下一滑,黑鱼挣脱了鱼篓的束缚,猛然蹦出了鱼篓。

  小刚跳脚:“阿姐!那可是最大的那条鱼!”

  唐宓“哎呀”一声,挽起裤腿就朝着溪沟里冲去。

  溪沟里都是卵石,唐宓瞧着鱼游动的方向一路小跑,很快绕到了鱼的前方,那鱼大约因为体形不小,在石头很多的小溪里游得不快,她死死盯着水面,瞧准时机,猛然扑在溪沟里,拿着篮子猛然伸手扣住鱼,终于抓住了那条滑腻的鱼。双手抓起鱼来,她边转身边朝着唐小刚炫耀似的大笑:“怎么样?小刚,我可不错吧!”

  唐小刚竖起大拇指:“阿姐你果然很厉害!这技术我都得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