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攻略御史大夫第78节(2 / 2)


  “云鹤追这个人,很不老实,巧言令色之徒,是有真本事,但不得不防。”

  归道临轻慢一扯嘴角:“是生了颗虎胆,刺杀文抱玉这样的主意,是一般人能敢想的吗?不过,他是无源之水,一个孤穷之人,唯一能靠上的也就是这儿了。”他手指了指脑袋,“我这就把他派淮西去。”

  说完,归道临目光森然扫过云鹤追坐过的蒲垫,“他敢动一点歪心思,我随时都能弄死他。”

  归道临脸上的神情,李横波又熟悉又陌生,来不及恍惚,外面有人进来传递消息,归道临匆匆把竹筒中的书函取出,浏览完毕,忽然笑起来:

  “有意思,太子的人都出马了,连东宫都尚且不再避嫌,可见,皇帝手里是真无人可用了!”

  临近年关,太子詹事李岳上表要求奔赴淮西西线战场,北线在大将李清泉的带领之下虽胜了一场,但西线却接连一败涂地,朝廷已经三易主帅。

  李横波默默看完书函,很平板地回应归道临征询的目光:“李岳的父亲,是先帝年间名将李盛,曾在奉天之变中击败当时的幽州军,收复长安,迎回天子。当年庙貌如故,说的就是李岳的父亲。”

  一听是李盛的儿子,归道临表情有些复杂,“老子英雄儿未必好汉,他爹是名将,他做太子詹事,不过是个闲职,我看这不过是东宫想借机出头,不知哪个谋士给他出了这么个主意,不足为惧。”

  这些话,不知是说给自己听的,还是说给李横波,归道临满不在乎把书函举手烧了。

  李横波站起身,一拱手:“属下愿亲自往西线去打探军情。”

  天寒地冻的,归道临很诧异,旋即笑道:“何必去吃这个苦头,你已经帮我不少,新年了,好生过个年吧。”

  似乎对这样的关怀毫不领情,李横波只是摇头:“云鹤追太狡猾,他固然能成事,也能坏事,若是有异动,我替节帅去会会陈少阳,还请节帅为我手书一封私函,算是我见陈少阳的凭证。”

  归道临稍一犹豫,虽然答应下来,但还是提了句:“之前,文抱玉刚死,长安传回消息说,崔皓想亲自往前线来,皇帝没允许。你觉得,要是这么打下去,朝廷会不会派他们的中书令出马?”

  李横波完全不理会这样的试探,要了私函,转身走进大雪中,她一身黑衣,归道临打开了窗户在那瞧她,衣袂翩飞,当真是孤绝又冷清,无垠天地间的一点鸦色而已。

  新年刚过,东宫的太子詹事李岳成为西线新的将帅,临行前,太子在东宫为他践行。

  “我本打算着,开春了,和常侍还能一起同游曲江。这一去,愿常侍在淮西也能得见一年新春色。”

  太子语带双关,殷切望着李岳,李岳笑着把酒一饮而尽,太子见状,也甚是豪气地一盏见底。

  “殿下不必为我忧心,我自有定论。此一行,一为国家,二为殿下,于公于私我李岳都愿意拼一次。”

  太子踯躅片刻:“做太子詹事,到底是委屈了卿。”

  李岳叹气,却十分坦荡:“倒谈不上委屈,只是,这确实是个清贵闲职,我不愿就这么过下去,如今国家有难,也正是建功立业报效陛下的大好时机,殿下勿要多虑,请珍重自己。”

  太子望着外头一片晴光,空气依旧干冷干冷的,他出半晌神,终于慢慢点了点头:“孤知道了。”

  若在平时,东宫的人如此张扬,定会引得皇帝十分不快。然而,眼见西线士气低迷,军心涣散,主帅换了一茬又一茬不见起色,朝廷实在找不出合适人选来主持军政。李岳自告奋勇,皇帝没有立即答应谢珣的上表,而是准许了李岳的请求。

  东宫的人上前线,在长安引起的波澜不大不小,百官们在年后头一次上朝的道上八卦个不停。

  等到数月后,身在唐州的李岳开始上表请求增兵。

  春日迟迟,长安隐约有了点春的意思,曲江有冰融的迹象,百姓们已经跃跃欲试想往外溜达。脱脱托腮望着窗子发呆,御史台没有四季,墨绿的老柏,就没变过颜色。

  风一吹,脱脱还是忍不住抖了一下:还是冷。

  谢珣人在正堂,不知几时从脱脱窗前经过,鬼魅一般,点了点窗棂:“走,我去看看你的生财之道。”

  脱脱一下灵醒,警觉盯着他,开始装傻:“我有什么生财之道?”

  不等他答话,立马气急败坏指着他鼻子道:“你真坏,陛下没答应你挂帅,你就开始打歪主意,想骗我的钱!”

  谢珣冲她笑了笑:“我早晚得去,只是时机未到。春万里,你说对了,我是打你的主意,听说你生钱有道,想学学,还望你不吝赐教。”

  啧啧,真是越有钱还越想着钱,脱脱揶揄瞧了眼谢珣那张贪得无厌的脸,板起面孔:“我穷死了,有钱还会留御史台做牛做马?谢台主听谁说我……”

  一想到黑心的御史台无孔不入,小五……脱脱话没说完,望着谢珣似笑非笑的眼,冷声问:

  “你这么高兴干什么?朝廷现在正愁粮草,中书相公还能笑的出来?”

  谢珣并不生气,一抖身上披风,抬头看看阳光,道:“走吧,趁今日晴光好,金光门外有块不毛之地,我听说,你打算买下来。”

  脱脱像猫被揪住了尾巴,一蹦老高,袍摆差点绊脚:“狗官,你想干什么?!”

  她正一肚子闷气。

  “脸那么臭干什么,还因为官道种树的事吗?”谢珣示意她出来,他是长官,脱脱在署衙里不得不低声下气服从。

  钲声已响,谢珣干脆解了两匹马,先带脱脱到市集汤饼铺子,街上熙熙攘攘的,天冷,脱脱呵手,跺了两下脚。看店家把大锅盖一掀,浓郁的香气便滚滚直上,她指着旁边的胡饼,眼尾一翘:

  “我要夹肉的!肥瘦都要!”

  谢珣摸出通宝,笑道:“多吃些,吃好喝好有力气给朝廷干活。”脱脱欢天喜地接过饼,哧溜哧溜配着热汤,不时发出满足的喟叹声,谢珣看着她,忍不住说:

  “你是姑娘家,好歹注意些仪态。”

  脱脱双脚乱翘,腮帮子高高鼓起:“我穿的就是男人衣裳,又不是要紧人物,这么斯文做什么?你想斯文,回你家斯文去呀?”

  谢珣莞尔而已,不再多言。

  一路上,脱脱打着饱嗝儿,随他到金光门外,很不满地指着官道两边的槐树说:

  “槐米产量多低,等盛夏叫太阳晒,十斤出不果果了一斤。”说完,很不屑地乜他,“你是相公,自然不懂这些。”

  “官道种槐树,不是为了产槐米的。什么地方种什么树,都有讲究。《尚书》里说,太社惟松,东社惟柏,南社惟梓,西社惟栗,北社惟槐。各有各的寓意,你进言建议改种榆树,这种事,不是我一人说了算,即使要改变,也需要时间。”谢珣语气十分温和,“你很适合做官儿,要真给你个县令当当,绝对能造福一方百姓。”

  脱脱红唇一撇:“这算什么?我年纪小时,遇着春荒,就往嘴里揉榆钱儿,又香又甜,你们朱门绣户不知人间饥饱,怎么会知道多种榆树,那是救命的功业。”

  “藩镇种的是榆树?”谢珣问。

  “记不清是在哪儿了,但不是藩镇的治所。”脱脱正色道,“相公是中书令,百官之首,这些细枝末节照理说,不该相公操心,但相公应该虚怀若谷,能听进去良言。我人微言轻,但说的句句在理,你不能置之不理,否则,我会瞧不起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