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第20节(1 / 2)





  “你们这草菇好吃是好吃,但普通人一般也吃不起,适当降价,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说话的工作人员看了眼重量,在单子上写上数字并签字。

  李泽宝接过单子,道了谢之后,他不觉得工作人员会骗他,说明这事真的有可能会发生。

  虽然宋立志说草菇有多少收多少,但当每天的草菇产量达到几百斤的时候,这个价格机械厂也吃不下。

  李泽宝有些头疼,回去要怎么跟史佳瑞他们说这一事,而大队知道了这事后,又会是什么态度?

  草菇的价格下降,肯定要影响很多后续计划,得提前想好对策。

  李泽宝叹了口气,坐上公交车去化肥厂,先去看看有没有人考上吧。

  化肥厂确实贴出了录取名单,李泽宝一眼扫完,大石大队没有人上榜,确切地说,整个东川公社都没人考上。

  他不知道考试难度,但城里的工作岗位是香饽饽,有多抢手可想而知。

  李泽宝摇头,他本来想直接回去的,但想想刚得到的消息,决定去找宋光辉一趟。

  旧货店今天来了一批瑕疵品的毛巾和被单,门口人多得挤不进去,李泽宝都被踩了好几脚。

  等他见到宋光辉已经是一个小时后的事了。

  宋光辉拿出军用水壶喝了口水,托同事帮忙看一下,带着李泽宝出来,“我留了两条毛巾两条被单,你要不要?”

  身为销售人员就有这便利,预先留下想要的份额再购买。

  李泽宝刚到嘴边拒绝的话又吞了回去,他要是不需要,大队里总有需要的人。

  “行。”李泽宝要了,然后请宋光辉去国营饭店喝豆花,闲聊的时候,把机械厂工作人员的话透给宋光辉听。

  “一斤四毛确实高了,但草菇这东西比较罕见,也值这个价,物以稀为贵嘛!”宋光辉是知道这个价格高,这还是他帮忙给提上去的。

  “我们到月中旬,每日草菇的产量能有一百多斤,你说机械厂能吃得下吗?”李泽宝想问问宋光辉还有别的渠道吗?

  “一百多斤?”宋光辉吓了一大跳,“这太多了,没有哪家食堂一天花四十块就为了吃这个。”

  四十块都是一个普通三人家庭两个月的伙食费了。

  “实话告诉你吧,机械厂收的这些草菇,实际上是内部分掉或送人了,偶尔食堂烧一两顿。”

  宋光辉拍了拍李泽宝的肩膀:“任何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你们大队考虑下,稳定一个低价格,长期卖,量大就不是问题。”

  “我们会考虑的。”李泽宝点头,说起化肥厂招工的事,他们公社没有一个人考上。

  “化肥厂的工作热门得紧,不是城市户口,考不上正常。”宋光辉说得直白,这是优先考虑城里人了。

  “今天你来得正好,正好收了个收音机,据说是老毛子那边的,你瞅瞅能修吗?”

  李泽宝眼睛一亮:“那边的东西可不好弄到,我也不确定能不能修。”

  “等会你直接过去,今天建友应该在那边。”宋光辉掏出一个印有牡丹花的烟盒,递给李泽宝一支,“走,先去拿毛巾被单。”

  宋光辉他们这个基地是在仙河市的老街东街那边,也是最热闹的区域,原来的私营店都改成了国营店或公私合营。

  李泽宝在东街中间的丁字巷拐进去,在巷尾右拐,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

  这是一栋两层的石头房子,院子里种着一棵桂花树。

  杜建友等几个年轻人挽着袖子,正在堂屋里用砂纸磨木头。

  “宝哥,你来了。”杜建友率先打招呼道,往他身后看了眼,“史知青没来?”

  “她没空。”李泽宝摇摇头,“光辉说新收了台老毛子的收音机,我瞧瞧。”

  他跟史佳瑞学了几天,其实心里也没底。

  “这东西我们拆开看过了,都快被那些人砸烂了,外壳破裂,里头好多零件掉落,有点悬。”

  杜建友跟李泽宝说着情况,两人上了二楼,从柜子里拿出墙壁夹层里的收音机。

  李泽宝打开外壳,看了一眼,眉头就皱得紧紧的,“我可能也修不了。”

  毕竟他还在初入门,顶多对矿石收音机了解多一些。

  如果只是电子元件坏了,杜建友他们就能更换了,肯定还有其他问题。

  “改天史知青有空了,我让她过来看看。”李泽宝也不敢替史佳瑞做决定。

  这收音机看上去几乎都要报废了。

  杜建友有些可惜,“这东西要是修不好,只能拆了元件卖钱了。”

  老毛子的二手收音机,还是比较值钱的,如果修不好确实挺可惜的,只卖二手元件有点亏。

  仙河市的电子元件等大多是从f省的省会福市传来的,价格要贵上一点,对于无线电爱好者来说,钱包挺痛苦的。

  如果有时间,李泽宝挺愿意留下来和杜建友他们研究、自制收音机的,可草菇的事儿不能拖。

  他跟杜建友聊了几句,就连忙去赶车了。

  等李泽宝回到大队,已经下午一点多了,他匆忙把锅里温着的饭吃完,就去菇棚找史佳瑞。

  本来在屋里午休的耿连听到动静,想出来问问招工考试的结果,结果发现李泽宝已经不见人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