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章最美风景(2 / 2)

  关于棉花堡的由来,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牧羊人恩底弥翁为了和希腊月神塞勒涅幽会,竟然忘了挤羊奶,致使雪白的羊奶恣意横流,盖住整座丘陵,变成了今天的棉花堡。

  传说当然是假的,但棉花堡的美丽却丝毫不亚于这个传说。那些巨大的半圆形白色天然石灰岩阶梯层层相叠,泉水不断地从地下汩汩涌出顺势流淌,形成一堆堆洁白的棉絮,看似雪片堆涌,更像一朵朵巨大的棉花簇拥在山坡。

  遗址中的古代墓地

  光着脚丫踩进去,棉花堡却没有棉花的柔软,反而略感粗糙有些硌脚,这是因为那些白色阶梯其实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钙华”。雨水渗入地下,经过漫长的循环又变成温泉从平原之上200米高的岩石中渐渐涌出,再从丘陵上沿边缘泻下。泉水在流淌的过程中产生侵蚀和沉淀作用,千百年后便形成了层层叠叠的半圆形白色棉花状钙华堤。从底部向上看去,像是一座层层堆积的雪山,又像是一片凝固的多层瀑布。换个角度从上往下看,棉花堡宛如一大块蓝白相间的镜面梯田。当霞光夕照,此处美景更是妙不可言。

  风光迷人的棉花堡

  置身其中会发现每朵“棉花”里的泉水深浅不一,有些只及脚踝,有些可及腰部,但温度终年保持在36c~38c,入脚之后感觉非常惬意。而且,此处的泉水平均以每秒400立方米的速度流动,水中的酸碱值大概为6,富含钙、镁等矿物质,不但对风湿、皮肤病、妇科病、消化不良及神经衰弱等有神奇疗效,还可以直接饮用。据说早在2000年以前,人们就把这里的泉水视为“圣水”,经常用它来治疗皮肤病。

  棉花堡的名气太大,引得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许多热恋中的情人在这里许下爱情的诺言。也许在他们眼里,美丽的爱情就应该由同样美丽的棉花堡来做个见证吧。越来越多的游客带走了难忘的记忆,可是却给棉花堡带来了不小的破坏。为了保护这片美丽的坡地,土耳其政府明令要求游客们在堡内不许穿鞋、不许游泳。

  ◎赫拉波利斯遗址

  由于拥有丰富优质的温泉资源,古罗马、古希腊的贵族遂将棉花堡作为疗养胜地。公元前190年,帕加马国王欧迈尼斯二世在旁边建起一座庞大的城市,取名赫拉波利斯。2~3世纪时,赫拉波利斯发展成一座以温泉浴为特色的繁华城市。

  夕阳映照下的棉花堡胜景

  然而在这之后,棉花堡频频遭遇地震。家园被毁的居民们忍痛弃它而去,到了14世纪,一度辉煌的赫拉波利斯已经完全被人们遗忘了。17世纪,随着又一场大地震来袭,古城变成了一座废墟。

  经过几百年岁月的剥蚀与磨砺,赫拉波利斯为后人留下的是斑斑古迹。这片遗址的面积不小,主要街道约有1千米长,主要建筑物排列在街道两侧,包括古代墓地、大浴室、集市、纪念门、罗马柱、八角形建筑、圆形剧场、阿波罗神庙遗址、赫拉波利斯博物馆等。

  赫拉波利斯古城的大门及主要通道遗址

  古代墓地在遗址中占地面积最大,也是安纳托利亚最大的古墓地。这里散落着1200多具石棺,形状或圆或方,还有少量的家族式石棺,从陪葬品的多少即能看出死者生前的地位。遗址中最有名气的是一处半圆形的大剧场,大剧场约建于古罗马哈德良皇帝统治时期,现存状态比较完整,可以容纳至少15000名观众。它的旁边即是阿波罗神殿,神殿在地震中遭受重创,目前只留有残破的石堆,根本看不到阿波罗的雕像与其他痕迹。遗址中最精华的部分是考古博物馆,博物馆本来是一座古罗马浴室,这里的藏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造型特殊的石棺及罗马时代的雕像,另一类是从赫拉波利斯出土的各种小型文物,比如大量古币及金银首饰等。

  赫拉波利斯遗址再现了当年的生活情境,囊括了古罗马、古希腊与犹太文明,并最终以安纳托利亚之风格向世人呈现出来。虽然遗址目前只发掘了5%,但它还是被考古学界称为一座著名的“圣城”。

  清澈雅蓝的温泉水

  精灵烟囱

  卡帕多西亚的魔幻森林

  在欧美魔幻大片里,黑暗森林历来是不可缺少的背景地,那儿通常虬枝密布盘根错节,泥泞满地浓雾缭绕。土耳其的卡帕多西亚也有一片魔幻森林,但是完全没有如此可怕的景象,而是用突兀怪异的岩石定义了另一个美好的名字——精灵烟囱。

  ◎济尔维户外博物馆

  卡帕多西亚一带的精华景观集中在内夫谢希尔、格雷梅、于尔居普构成的三角地带,要看以精灵烟囱为主体的奇岩山谷,必须前往济尔维户外博物馆。

  造型奇特的精灵烟囱

  济尔维户外博物馆拥有卡帕多西亚绝大部分的精灵烟囱,精灵烟囱林林总总形状各异,有的像教堂的大尖顶、倒置的雪糕筒,有的像肥大的蘑菇、参天的古树,有的像纤细的电线杆、巨大的碉堡,许多石柱的顶部戴有一顶斜斜的“小帽子”。由于风化严重,有的精灵烟囱已经快要戴不住那顶沉重的“小帽子”了。另外,这里还有几百座金字塔状的小山,高度从几十米到近百米不等。每天不同时间,随着天光和云影的变化,那些奇形怪状的山岩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不断变幻出乳白、浅红、土黄、紫灰与褐红等各种美丽的颜色。

  帕夏贝精灵烟囱

  帕夏贝位于济尔维户外博物馆附近,该处地名源于一位名叫帕夏的官员。很久以前,此地曾属帕夏所有,并辟有一座“帕夏的葡萄园”,后来人们便把这里称作“帕夏贝”。与济尔维相比,帕夏贝的精灵烟囱虽然数量不如前者,造型却在整个卡帕多西亚地区呈现出更多样、更美丽的特点。那些精灵烟囱模样极为古怪,有的戴着尖尖的“帽子”,有的呈现好几个“脑袋”,有的中部镂空,有的底部凿穴,既有大自然的神妙之笔,也有人工修建的痕迹,就连这一带的守卫房间也建造在精灵烟囱里。

  距离帕夏贝不远处的爱情谷里,也有着各种奇形怪状的精灵烟囱。但此地“徒有虚名”,丝毫没有罗曼蒂克的感觉,到处尘土飞扬,植被低矮,只有那一根根拔地而起的精灵烟囱,显得威严而壮观。

  林林总总的精灵烟囱,冲天而立,形成独特的石林景观。

  ◎三大堡垒

  由于特殊的地质原因和宗教背景,卡帕多西亚地区的巨型洞穴与精灵烟囱同出一脉,乌奇沙城堡和欧塔希沙堡垒便是地面上巨型洞穴的典型之作。

  “乌奇沙”是“第三个堡垒”的意思,其他两个堡垒是指欧塔希沙堡垒和于尔居普。在三个堡垒中,乌奇沙城堡以地势险要著称。它挺立在一片平原上,比周围地势要高出许多,如果爬上堡垒的顶端,可以将附近的大小山谷一眼览尽。而脚下的乌奇沙堡垒其实是由几座圆锥形的巨石相连而成,在遥远的过去,这里曾形成一个庞大的社区。

  欧塔希沙堡垒建在一片白屋群里,是一个突兀立起125米的巨大岩石。由于岩石风化崩落,欧塔希沙堡垒里每个洞穴的开口已完全洞开。堡垒里最有名的地方名叫“柑橘洞”,是当年基督徒专门用来贮存柠檬、橘子、葡萄柚等水果的一座洞穴。游客们登至堡垒高处,可以俯瞰整个格雷梅镇和远处的埃尔吉耶斯雪峰。

  第三座堡垒于尔居普现在已经发展为一座旅游小镇,小镇四周被岩石奇景环绕,出产负有盛名的葡萄酒。

  由于奇特的自然地貌与众多的历史古迹,卡帕多西亚的精灵烟囱已在1985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

  王子岛

  马尔马拉海中的珍珠

  什么叫内海?内海是指深入大陆内部,除了有狭窄水道跟外海或大洋相通外,四周俱被大陆内部、半岛、岛屿或群岛包围的海域。马尔马拉海就是土耳其的内海,也是世界上最小的海。这片海域的沿海风光美到了极致,拥有“海天一色艳阳高照的纯美自然”,那片集合着绮丽风情的王子岛就散布其间,美如马尔马拉海中的一颗珍珠。

  ◎布吕克岛最美丽

  王子岛是马尔马拉海里的一组岛群,包括9个小岛,距离伊斯坦布尔大约20千米。在土耳其语里,王子岛的意思是“红色之岛”,这里气候优良环境优美,拥有干净的海滩、成荫的绿树与美味的餐厅,而且没有一座高大建筑,只有一些装饰华丽的木制别墅。

  出于环保角度考虑,王子岛上禁止任何机动车辆行驶,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由于岛的面积不大,步行亦只需要一两个小时便可转完一圈,因此马车在这里很受欢迎。每年夏季,来自世界各地的很多游客会搭乘游艇前往此地消夏避暑,度过一段悠闲浪漫的好时光。不过,王子岛目前只开放了4座小岛,分别是布吕克岛、克纳勒岛、赫伊贝利岛和布尔嘎兹岛。

  碧空大海中的一颗明珠

  布吕克岛上的典型建筑

  9座小岛中面积最大的是布吕克岛。一到夏天这里人流如织,轻松达到10万人之众,到了冬天只有7000人左右。与其他几座小岛相比,布吕克岛不仅拥有更优质的沙滩,还保留着一些古典风格的教堂、修道院和清真寺,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岛屿风情。

  布吕克岛上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奥斯曼式凉亭,为19世纪以后陆续建成。凉亭本身是一座木质结构,亭内高大宽敞,四周建有回廊和塔楼,一排做工精细的花格窗子具有良好的通风作用,人们称其为“奥斯曼姜饼式建筑”。海拔180多米高的约斯特皮峰是布吕克岛的主峰,也是整个王子岛的最高点,峰顶上坐落着一座圣乔治贝尔斯神庙。相传,有位牧羊人曾在这里听到地下传来铃声,循声下挖得到了一幅圣像,于是人们便在此建起了神庙。据说它以前是朝觐者用来解脱心中烦恼的地方,但现在已被废弃。

  ◎恐怖的金丝囚笼

  别看王子岛现在是土耳其著名的旅游胜地,在千年以前,它可是一座美丽又恐怖的金丝囚笼。很早以前,王子岛叫“帕帕多尼西亚”或“僧侣岛”,岛上修建的寺庙和修道院后来被历代统治者专门用来囚禁那些废黜的王公贵族和教士,因而改名王子岛。

  王子岛上发生的可怕史实正如土耳其一位历史学家所写:“没有任何地方曾经目击过这么多的王子和公主被烧红的铁棒烫得双目失明,曾经目击过这么多的帝国权贵被放逐到此地,然后死于寺庙里那些狭小的黑暗牢狱。”

  王子岛上最恐怖的事件发生在797年,当时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是君士坦丁六世。君士坦丁9岁时即位,由母亲艾琳皇后摄政。16岁时,他和母亲为了帝国的执政权而闹翻,此后十年,两人一直处于明争暗斗之中。797年,君士坦丁刚满26岁,艾琳皇后鼓动军人发动政变,擒获了年轻的皇帝。

  为了能够独掌大权,她命人截去亲生儿子的四肢,而后再弄瞎双眼。君士坦丁六世不堪折磨,最后伤重而死。为了绝后患,她又将孙女优佛拉希妮公主流放到王子岛上一座昏暗的修道院里,即现在的艾琳修道院。

  艾琳心愿达成,终于坐上皇帝的宝座,成为拜占庭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不过,她仅仅在宝座上坐了5年,即被君士坦丁堡的一批贵族发动政变赶下了台。财务大臣尼塞福鲁斯一世成为新的帝王,他将女皇流放到爱琴海上的莱斯博斯岛。次年,艾琳死于流放地。

  克纳勒岛美丽的海岸线

  虽然女皇已死,可怜的优佛拉希妮公主还是在王子岛的艾琳修道院里度过了30多年漫长的岁月。孤独的牢房囚禁了她的自由,却无法封闭公主的美丽容颜。等到米凯尔大帝执政期间,这位新皇被优佛拉希妮公主迷得神魂颠倒,甚至不惜废掉皇后,迎娶美丽的新娘。

  布吕克岛上的凯末尔雕像

  优佛拉希妮公主这才得以离开海上牢狱,回到了君士坦丁堡。可是婚后没几个月,米凯尔大帝去世,他的儿子利奥五世继位。新皇帝立刻恢复了母亲的名位,并再次将公主流放到昔日那座荒凉的修道院。这一次,优佛拉希妮公主直至死去也没能离开王子岛。

  不知那些为王子岛美丽风光深深迷醉的游客们,是否了解它的名字背后还隐藏着如此悲伤的史实?若了解,他们审视的眼光中必然会有更多内容。若不了解,愿他们在王子岛度过一个开心的假期。

  王子岛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不久,王子岛上发生了一起事件。1929年,苏联国家领导人托洛茨基流亡至此,在岛上一座阴暗的房子里度过将近5年的时光。在这一时期里,他写完了《俄国革命史》,还曾一度离开此地前往伊斯坦布尔观看过著名电影明星卓别林主演的影片。现在,托洛茨基住过的房子已被改装成漂亮的度假公寓,完全看不出昔日的痕迹。

  内姆鲁特山上的巨石群雕像

  提起巨石雕像,人们首先会想到复活节岛上那一批巨大又神秘的石像。其实,在土耳其的内姆鲁特山上也分布着一些硕大石像。与前者相比,它们虽然也遗有不少未解之谜,但至少能确定这些石像的主人和历史。

  ◎安条克一世

  内姆鲁特山坐落于土耳其东部,距离土耳其第一自然景观地卡帕多西亚有600千米之遥,再加上石像群位于海拔2200多米的高山顶上,故而有机会见识此番奇景的游客并不算多。

  那些石像的高度将近10米,许多头部已被移至地面,仅头像的高度也在2米以上,重达数吨。如此巨大的石像为何矗立在高山上?这个问题和2000多年前一个小国国王安条克一世有关。

  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东南部的内姆鲁特山,海拔2134米。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率军东征,一路上攻城略地,将大片土地纳入马其顿帝国的版图之中。年轻的帝王梦想成为全世界的主宰者,一方面武力拓疆,另一方面促进民族融合,曾多次命令手下大批军人与被占领区的女性通婚。然而谁也没想到,亚历山大大帝在30多岁即被一场疾病夺去了生命。他死后没过多久,庞大的马其顿帝国便分崩离析,被四大部将瓜分为四大区域。其中一名部将塞琉古创建了塞琉古王朝,当该王朝走向终结,又分裂成数个部落省。公元前163年,托勒密厄斯在其中一个部落省建起了独立王国科马基尼,安条克一世便是这个小王国的第四任统治者。同时,他也是亚历山大大帝促进民族融合时,由希腊人和波斯人结合的后裔。

  巨头像

  不幸的是,科马基尼王国正处于罗马帝国和安息帝国崛起之时。身处两大强国的夹缝之间,这个弱小的王国一直在艰难维持着并不稳定的独立。更不幸的是,安条克一世又是个妄自尊大缺乏远见的统治者,不光喜欢沉浸在自比天神的妄想中,还时不时地去挑拨安息反抗罗马。结果可想而知,在安条克一世死后仅一个世纪,罗马帝国便不费吹灰之力终结了科马基尼,将其纳入罗马行省。

  ◎被“斩首”的石像

  安条克一世虽然治国无能,却给后世留下了一片惊世古迹。这位国王是个目中无人的自大狂,经常自比天神,妄想死后进入天堂,于是生前便开始在高高的内姆鲁特山上为自己建起一座巨大的陵墓。为何要建在高山上?作为波斯人与希腊人的后代,安条克一世深知希腊众神将山顶作为居所,遂将内姆鲁特山定为神像之家——当然,他把自己的雕像也列入其中。

  安条克一世的陵墓可以说是墓室和神庙的组合体。从发掘情况来看,墓室系一处被开凿的山体,上面用数量惊人的碎石块堆砌成圆锥形,圆锥高约50米,底部直径约150米。神庙的主体即是众神灵的巨型石雕。

  陵墓的东、西、北三面都建有大型平台。在东部平台上,南北两边较矮的石板上均饰有浮雕。南面浮雕是安条克一世来自马其顿母系方面先祖们的雕像,北面浮雕是他来自父系方面先祖们的雕像,这些雕像的背后都分别刻有各人的名字。东部平台靠近陵墓的地方是神殿最大的看点,这里并排排列着5尊巨型石像,个个高达10米,每一尊石像都代表着好几位神灵。从北面依次数起,第一尊代表着阿波罗、赫尔墨斯等四位神灵;第二尊代表福图纳与丰收女神;第三尊位居正中,代表着众神之王宙斯与其他三位神灵;第四尊是安条克一世本人的石像,显然他把自己也视为天神;第五尊代表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战神阿瑞斯等三位神灵。

  西部平台上也摆放着同样的石像,排列顺序亦与东部平台一样,但比东部平台保存得更好一些。留意细看会发现有两处不同:一是母系祖先和父系祖先的摆放位置略有不同;二是安条克一世石像表现的居然是他和众位神灵握手的场面。他既然能把自己视为天神,那么再与天神握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北部平台用来举行祭祀仪式,可以同时兼顾东西平台两边的状况。它的周围本来建有一道长80米,高3米的围墙,围墙现已坍塌,中间有一条谷底通向山顶的入口。入口处有一石柱,石柱上雕有老鹰,显然是整座陵墓的守护神。

  需要强调的是,陵墓中的巨大石像并非完好无损,而是头部与身体部分完全分离,身体部分或正襟危坐或斜躺一边,硕大的头部却全部端端正正地立于地面,像是被处以“斩首”之刑。这是怎么回事?有人故意将石像推倒了才导致的头部断裂吗?看起来似乎不是这样。如果真是被人推倒,头像应该滚落在地,怎么会齐齐端立呢?难道是工匠们尚未来得及安装便遇到某种突发变故而中断了工作?还有,它们是从内姆鲁特山上就地取材还是在山下完成雕制再搬运至此?其间又借助了何种机械呢?种种疑问现已无处可考,成为困扰历史学家的一大谜题。

  1987年,内姆鲁特山上的巨石群雕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予了评价:“这里是安条克一世的陵墓,他当时统治着科马基尼——亚历山大王国解体后在叙利亚北部和幼发拉底河建立的王国。这里的众神合一和王室血统可以溯源到希腊和波斯两个系列,并反映出该王国文化的双重起源。”

  阿尔忒弥斯神庙

  七建七毁的奇迹

  无论富裕还是贫穷,人类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精神追求,那就是对自然与神灵的信仰与敬畏。正因为如此,世间才会出现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神邸,专门用来寄存人类对神灵的无限敬仰之情——位于埃菲斯古城的阿尔忒弥斯神庙就是这样一座神之居所。

  ◎神庙的兴建

  阿尔忒弥斯是众神之王宙斯和暗夜女神勒托的女儿,也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孪生姐妹,她象征着纯洁和丰收,被埃菲斯古城的人民视为守护女神。

  起初,阿尔忒弥斯神庙不过是一座木制圣坛,随着前来朝觐的人越来越多,圣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祭祀需求,修建一座大型神庙成为当务之急。

  有位财富如山的亚洲君王一向热心宗教事业,他慷慨解囊,决意建造一座阿尔忒弥斯神庙,古希腊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因此获得了一个大显身手的大好机会。于是,一座希腊艺术与亚洲财富相结合的建筑杰作诞生了。

  阿尔忒弥斯神庙遗址全景图

  公元前550年,在吕底亚国王克罗伊斯的支持下,埃菲斯人开始在圣坛原址上修建庄严的神庙,当时非常著名的设计师、建筑师、雕刻家都加入了这项浩大的工程。

  由于建筑使用的大理石块的体积和重量远远超过以往的大型建筑,施工者们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在运输石材方面。当时,每块石材的重量都在40吨左右,要从11千米以外的采石场搬运过来,仅靠人力和马车根本无法完成。后来,建筑师们想出一个妙招,将开采出来的圆形石柱固定在两个像轮子的圆形木架的中轴上,在人力或畜力的牵引下,两个圆形木架便像滚轮一样转动,将巨大的石块顺利运到施工现场。

  ◎雄伟的神庙

  据说阿尔忒弥斯神庙从开工到完工,整整用去120年的时间,更换了好几任建筑师。建成以后,这座壮丽辉煌的神庙很快成为人们心中最神圣的朝拜之地,甚至一度享有对逃亡者的“庇护权”,可见其地位之显赫。

  从正门方向望去,神庙俨如一片廊柱之林。入口处立着36根刻有浮雕的石柱,其余三面环绕着两排共127根高18米的巨大圆柱,支撑着巨大的屋顶,柱子上环绕着一条起装饰作用的雕刻中楣和狮头形状的喷水器,柱身下部均有形态各异的人物浮雕,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神龛位于神庙中心,它的上部没有加盖屋顶,若是置身其中,仰头就能望见蓝天,这喻示着人们的心愿和灵魂可以从那里直达天国与神同在。屋顶的三角楣饰非常精美,神殿中长过8米的石块随处可见……所有这些,无论在建筑设计还是工程技术方面,在当时都堪称最高水准。

  4世纪重建时留下的残座,现存大英博物馆。

  在建成后将近200年的时间里,阿尔忒弥斯神庙一直巍然屹立于高山之上,迎接着摩肩接踵前来朝觐的信徒们。

  ◎疯子也是纵火犯

  每个和平年代都不缺少疯狂的人,有个名叫赫鲁斯塔特斯的年轻人,平日碌碌无为总是被人耻笑,为了让历史铭记自己,他将目光投向了众人虔诚朝拜的阿尔忒弥斯神庙。公元前356年的一天,赫鲁斯塔特斯趁着夜黑风高之际,燃起一把大火,将神庙烧成了废墟。

  突如其来的火灾激起了埃菲斯全城人的愤怒,纵火犯赫鲁斯塔特斯却无比骄傲地承认罪行,并自豪地说自己的名字将留于史书。埃菲斯长官立刻下令将其处死,并禁止任何书籍记载这个纵火犯的名字。

  最终,赫鲁斯塔特斯还是得偿所愿——历史的确将他的名字记录在了欧洲各国古典文学中。只是延伸成一个贬义性代名词,比如用来指代某些热衷追逐名声的人,指代某些通过不择手段而获得声誉的人等等。

  但对阿尔忒弥斯神庙来说,赫鲁斯塔特斯只是劫难的开始,据说它先后曾经历过7次破坏与重建。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只能凭借仅存的地基和破败的石柱来想象这座建筑当年的雄伟之姿。

  ◎最辉煌的一次重建

  如果没有阿尔忒弥斯神庙,人们的灵魂就仿佛失去了归属之地。在每一次浩劫之后,这座神庙的重建显得非常必要。

  据说,赫鲁斯塔特斯烧毁神庙的那一天,正好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诞生之日,以至于后来有人戏称:“女神去祝贺大帝的出生,连自己的神庙都无暇庇护了。”

  多年以后,在亚历山大的帮助下,神庙得以在原址上进行第七次扩建。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大理石建筑,与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奥林匹亚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岛太阳神铜像、亚历山大港灯塔并称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

  扩建后的神庙比原来还要富丽堂皇——神庙内外均用金、银、铜、象牙等材质制成许多精美的装饰浮雕,神庙内部在中央处设有一个“u”形祭坛,祭坛上供奉着阿尔忒弥斯女神的雕像。

  在漫长的岁月中,阿尔忒弥斯神庙饱经战火的洗礼。262年,哥特人大举入侵,神庙内的财宝被悉数劫走,神殿也在这场劫掠中惨遭破坏。如今,昔日的宏伟神庙只剩下一地废墟,令人触景伤怀,徒留一番缅怀之情。

  现如今只剩下一根柱子孤独守望岁月的神庙。

  特洛伊古城遗址

  穿越千年的传说

  以前,谁也不相信特洛伊古城的存在,认为海伦的美丽、爱琴海的复仇舰队和木马计都是《荷马史诗》里的杜撰。但是当谢里曼在土丘上不断挥动铁锹,挖出一件件金银玉器,谁还敢说它只是个故事?那片留在土耳其的特洛伊古城遗址,分明已将穿越千年的传说还原成一段真实的历史。

  ◎木马屠城记

  美丽的爱琴海边有一座古老的城市名叫特洛伊,据说这座古城由众神之王宙斯的后裔所建。公元前1193年,特洛伊国王英俊的王子帕里斯乘船前往希腊拜访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不料,墨涅拉俄斯不在宫中,他们只见到了王后海伦。海伦是宙斯的女儿,也是凡间最美的女子,帕里斯对她一见钟情,将海伦偷偷带回了特洛伊。

  墨涅拉俄斯回到宫中得知妻子被拐后,顿时勃然大怒,立刻和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组成一支庞大的希腊联军,渡过爱琴海前来讨伐特洛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就此展开,希腊联军中的攻城勇将是英雄阿喀琉斯,特洛伊守城勇将是帕里斯的哥哥赫克托耳。两员战将打得天昏地暗,结果赫克托耳光荣战死,阿喀琉斯后来也被帕里斯一支带有毒液的暗箭射中,两大勇士均死于这场战斗。

  攻城方和守城方僵持多年,特洛伊城仍然坚不可摧。第十个年头,希腊联军里的奥德修斯想出一条妙计,命人造出一架巨大的木马,木马肚子中空,里面藏进了几十名希腊勇士。当木马被推至特洛伊的高大城门前,其他所有的希腊士兵全部登上战舰,做出撤退的假象。

  刻有雅典娜头像的特洛伊银币

  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哈德良在位时,特洛伊城内建成的小剧场。

  特洛伊战争时雅典卫城的城墙

  特洛伊人在城墙上看得分明,搞不清那巨大的木马到底是什么东西。终于,他们把笨重的木马拉进了城里。当天晚上,藏在木马肚子里的希腊勇士挥刀杀出打开城门,与潜伏在海上的军队来了个里应外合!固守十年的特洛伊城就这样被攻陷了。杀掠和大火将整个城市毁灭,老国王和大多数男人被杀死,妇女和儿童沦落为奴,海伦也被带回了希腊,持续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终于结束——这段传奇故事被人们传诵为“木马屠城记”。

  ◎谢里曼的发现

  特洛伊战争是否真有其事?特洛伊古城是否真的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只是把它当作一个传说。直到19世纪后半叶,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土耳其挖出一大批珍贵的古物,这个传说才终于变成了现实。

  1871年,谢里曼来到土耳其做了初步勘察。两年后,他带着妻子再次来到这里,雇用了150名工人开始挖掘。4个月后的某一天,谢里曼在泥层中突然发现一小块黄金,他当即找个借口把工人早早打发,而后和妻子奋力挖掘。没人知道他们到底攫走了多少财富,听说老国王的宝库和海伦的项链也破土而出。

  其后十几年里,谢里曼又三次前往土耳其,带走了大批金银古物。由于非法取走这些宝物很难找到一个正当的理由,当谢里曼离世后,他的妻子便将其中一部分捐给德国政府。“二战”临近尾声之际,苏联红军攻克柏林,移走了一批珍贵的文物。但即便如此,德国柏林博物馆里现在专门用来陈列的特洛伊出土文物也足足摆满了4个大厅。

  后世对于谢里曼的评价颇有争议,有人认为他是考古学者,有人认为他是文物大盗。不管怎样,他确确实实找到了特洛伊原址,让这座传说中的千年古城真实地呈现出来。

  ◎竟然有9层遗址

  谢里曼不知道,自己带走的宝物其实并非出自于特洛伊时代,而是属于比特洛伊还早上1200年的青铜器时代。因为在他挖掘的地方不仅建起过特洛伊一座城市,前前后后总计有9次建过大型社区。

  特洛伊遗址的准确位置在今天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港口恰纳卡莱以南40千米处的西萨尔立克,现在的模样已完全不是当年谢里曼眼里的那座小山丘了。这里发掘出古老的城堡、王宫及其他建筑,其中一座宝库中还出土了金银珠宝及青铜器、石器、骨器、陶纺轮等。

  整个遗址深达9层,各个文化层清楚显示出各个时代的发展状况。按照自下往上的顺序来看,最底层的年代可溯及公元前3000年;第一层到第五层(公元前3000~公元前1700年)相当于铜器时代晚期文化;第六层(公元前1700年~公元前1250年)和第七层(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000年)的年代比较接近特洛伊战争时期,因为此时开始呈现印欧民族的文化象征与迈锡尼文明相关的文物;第八层(公元前700年~公元前85年)是希腊时期的建筑;最上层(公元前85年~公元500年)是罗马帝国时期的遗址——现在地面上的建筑就属于该时期。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特洛伊遗址公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年来,当地人又在公园入口处建起一架腹内中空的巨大木马,突出了这片遗址的鲜明特色。

  位于特洛伊古城遗址公园入口处的木马

  大巴扎集市

  购物者的天堂

  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市井文化,它体现出国民真实的日常生活、人生百态等许多细节。在土耳其,最能展现市井文化的应该就是巴扎了。如果你没有太多时间走街串巷地体会当地人的市井生活,不妨去大大小小的巴扎逛一逛,那里到处是琳琅满目的民族商品,到处是熙熙攘攘的顾客,招揽声还价声此起彼伏。即使眼前是再陌生的环境再陌生的人,你也突然会在心头涌起某种亲切与感动。

  ◎大巴扎的前生今世

  “巴扎”在阿拉伯语中是“集市”的意思,土耳其拥有巴扎最多的城市大概就是国际性大都市伊斯坦布尔了。作为古代三大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一直是商业贸易的中心。走遍市里的大街小巷,随处都可能遇见充满浓郁风情的大小巴扎,那些丰富繁杂商品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坐落于伊斯坦布尔迪旺街上的卡帕勒市场是土耳其最大的巴扎,又称大巴扎集市,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集市之一。看着眼前富丽堂皇的大巴扎,很难想象此处原来不过是一个围着栏杆的小型石制品交易区。当有少数商家加入,巴扎上很快建起了简陋的屋顶和走廊,商主与顾客们方才不惧怕风吹雨打。

  1890年集市内一角

  1455年,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在此建起伊奇拱形围栏和山达尔拱形围栏两个集市,前者主要经营金银宝石一类的贵重金属,后者主要经营纺织品和布品。两大集市慢慢壮大,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终于变身为今日这般繁华的大巴扎。

  大巴扎集市内街道之一

  从1461年落成至今,这座占地30万平方米的大巴扎集市已有将近550年的历史。它起初为木质结构,遭受过多次火灾,1894年7月毁于地震后,彻底重建为全封闭性的砖石结构。

  ◎逛不完的大巴扎

  大巴扎虽然只有4座大门,但有26个出入口,如果不记住入口的位置和名称,初入者很难从原路返回。其中一座大门的横匾上,铭刻着苏丹阿布都哈密德二世亲笔书写的“真主喜爱经商的人”。

  巴扎的内部辟有60多条街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4400多家如棋盘均匀分布的商铺,繁而不乱杂中有序,基本上都是按照商品分类来集中经营。此外,巴扎里还设有清真寺、银行、警察局、餐馆、咖啡屋、诊所、学堂、土耳其浴室、手工作坊等场所,宛如一座有屋顶的城中城。

  大巴扎上卖的东西多半是土耳其的民俗工艺品,如银器、铜器、地毯、黄金饰品、民族装饰、皮革制品、手工陶器、灯具、丝绸、羊毛制品等等。每天的客流量在25万人次以上,总是一片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

  虽说大巴扎是购物者的天堂,但若想好好逛个遍,游客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必须具备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否则,面对纵横交错几千米长的长廊店铺,你会像走迷宫一样越逛越累,越逛越迷糊,时不时地便在“天堂”里迷了路。

  ◎名扬天下的“黄金市场”

  大巴扎里的“黄金市场”非常有名,上百家经营金饰的商铺一字排开,明晃晃的灯光把各种精美的黄金饰品映照得闪闪发亮,格外引人瞩目。这里的黄金首饰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且价格适中,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其中一些分量十足、设计夸张的金项链并不少见,佩戴这般醒目的金饰,也许只有穿上土耳其传统服装,才算相得益彰吧。

  看够了黄金饰品,不妨再稍稍留意下这儿的商铺老板。他们个个都是学外语的高手,能用阿拉伯语、英语、法语,甚至日语、中文等各种语言招揽生意,听起来非常有趣。

  大巴扎的建筑也很有特色,抬头可见拜占庭式的巨大穹顶随着街道向前延伸,像一条金色的走廊。拱顶上绘有传统的伊斯兰风情图案,花纹浓丽斑驳,用色鲜明绚烂,那些具有典型伊斯兰情调的彩绘瓷砖更是随处可见。

  总的来说,大巴扎集市具有双重功能,将历史古迹与购物天堂集于一身,是每一个外地游客在伊斯坦布尔不可错过的必游之地。

  大巴扎集市内形形色色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