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9节(2 / 2)


  良久之后,她才开口,“我虽见识浅薄,却也懂‘百年累之,一朝毁之’的道理。”

  “总是要不破不立才是。”

  话已至此,信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宣帝只是设了局,无论是谁入局,都在推动着他的计划前行。

  在宣帝眼中,他们只是一颗棋子。

  无论那颗棋子落下,都是一步好棋。

  信王大笑了起来,笑声凄惨刺耳,“原来,我竟然是跳梁小丑,所有的一切算计都被人看在眼里,哈哈,哈哈哈……”

  昭昭见他痴狂模样,知道没法再同他说下去。

  大余开国百年之久,历经兴盛之时,势必就有衰弱之时。

  当年宣帝继位之时,不得不依仗朝中诸位老臣,前朝后宫息息相连。这些年,宣帝一直不肯立储,朝臣们却是自发的就站了队,日复一日,在宣帝想要开始拔出朝中毒瘤时,已经是来不及。

  宣帝已经力不从心很久,不然也不会朝凉州求助,让她来长安,叫人以为宣帝是要同凉州联姻。

  调一批凉州的精兵顺理成章的来到中原,才是宣帝真正的目的。

  毕竟朝野间有多少人会相信,宣帝会肯将命悬一线的时机,交给凉州兵马呢?

  毕竟在这些人眼中,凉州兵马才是祸患,会找了机会就谋反,颠覆朝纲。

  昭昭想,用她阿爹的话说就是,他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做了吗?好不容易过上了安稳的日子,跑去造反就是脑子有问题,那皇位就是那般好坐的吗?

  难不成坐上了皇位,就真的能万古长存不成?

  焉不知多少皇帝老儿,皇位刚坐上去,就没了性命。

  所以就算阿罗怙,兵权在握,这么多年来,守着凉州,守着边境,宣帝百般猜忌,他也从来

  她心情沉重的往牢房外走去。

  这趟长安之行,可让她学了太多。

  她想起来,她来长安之前,高义公主搂着她许久,方才说:“这些年,我是不肯原谅他,却也知道,或许他是为了江山社稷,才不得不让我死。”

  “后来,我没死成,他也默许了让我继续活着,这么多年,也一直和凉州相安无事。”

  “我恨他,我也不恨他。”

  地牢里面阴阴沉沉的,终于快要走出大牢,得见一丝光亮,她轻轻吐出了一口气。

  长安的事情,可算是要了了大半。

  新年之前,她就能回家了。

  在那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

  时间回溯至中元节,七月半鬼月还未到来的前两日。

  鬼节至,先灵回魂之时。

  长安城的上空都好像是香烛纸钱的味道,这味道带着一丝幽静的香气,像是经久怀念的味道。

  顾家早就置办好了用来祭祖的香烛纸钱,今年顾家的祭祖办的很是隆重。

  一是顾老侯爷,冥寿的大日子,二是顾家近来发生了太多不同寻常的事情,顾府人人惶恐不安,巴不得这回能好好祭祀一回,好将府中的冤魂亡灵都给请走,还一个清净。

  特别是三少爷顾凌还嚷嚷着“大哥回来了!”的话,可不叫更叫人害怕了吗?

  这样的日子,顾淮本是会在提前祭过先祖,便去往供奉着他母亲,还有他同胞兄弟的庙中住上一段日子。

  只顾侯不准,让他必须留在府中,待中元节过后才能离开。

  顾二老爷在中劝说了许久,顾淮总算是应允了这回。

  顾家人人都知道,顾淮只同顾二老爷这叔父关系比较好,同亲爹顾侯爷,那可算得上是仇人了。

  顾淮抱病在家抄经文,一抄便是数日。

  飞廉收了刀,练完了一整日的功,入了房中,便见顾淮坐在窗边的书桌旁发呆。

  飞廉正待要倒杯茶给自己。

  顾淮终于转身同他说话,“你今日收拾行李,搬去草舍清斋几日,等中元节过后,我便会去草舍住几日。”

  飞廉隐隐觉着不对劲,“主子,这怎么可以,属下是您的侍卫,是要与您生死相随的。”

  他胡乱的用词,让顾淮忍不住失笑。

  “我何时教过你,生死相随四个字这般用?”

  顾淮教他用刀,教他习字,将他当弟弟看待。

  “不,属下不走。”飞廉往地上一坐,将刀往身边一放,大有他就要坐死在这儿的架势。

  顾淮起了身,走到他身旁去,用手中握着的书卷轻轻敲了他脑袋,“听话,你自去,你忘了吗?我不需要你的保护,也能逃生。”

  飞廉想起了在玉矿里,他们二人要掉入陷阱的时候,他都没反应过来,是他主子将他们两个给救下,身手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