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节(2 / 2)


  子桑羽有了一瞬间的犹豫,他是不是选错了时机,此刻应该让眼前这人赶紧回去休息,而不是被他拦在此处。

  到底还是理智站了上风。

  “在下来,是想恳请顾世子约束好顾府下人,不要让无辜之人平白陷入争端之中。”

  顾淮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茫然,“阁下是何意,顾某府中人如何得罪了你?”

  子桑羽皱了皱眉头,“这些日子,长安盛传的流言,世子难道不知?”他憋着火气,却也不想将昭昭的名号说出来。

  姑娘家名节何其重要,如何能容旁人玷污?

  都说顾世子有一副玲珑心思,有些话就算他不说,也应该懂。

  可子桑羽犹豫了一瞬,又道:“我家主子对您没有男女之情,您不必误会。”说完这话,他又有一丝懊恼为何要画蛇添足,添上这一句。可不说这句,他又心有不甘。他想起大慈恩寺外,他家主子实则是对眼前这人有些在意的。

  “在下言尽于此,告辞。”

  子桑羽也不等顾淮给出什么回应,转身下了马车,不过一息,他就消失在了人群里。

  飞廉是目送他离开的,晃眼就没见了他身影,不由感叹道:“这人身手不错啊,怎么先前跟踪那么容易就被属下发现了呢?”先前这人跟上他们马车,没到半刻钟就被他察觉,而此刻,这人却能瞬间消失在他眼前,就这样失去了行踪。

  他收起了轻视的心思,由衷的夸上一回,“都说凉州将士最擅长隐匿行踪之术,看来果真不假。”

  凉州广袤无垠,与西戎交境,西北王手下将士各个都是伏击打仗的好手,保了边境多年的安宁。

  只是,西北王战功赫赫,当年皇上为拉拢西北王,将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嫁了过去。当年,多少人以为,高义公主远嫁,兴许活不了两年就会病故,那时皇上就会用一个合理的借口派兵攻打凉州,收回西北王的兵权。

  不想,凉州安稳了十几年,高义公主与西北王伉俪情深,甚至膝下只得一女,也从未起过纳妾的念头。

  如今,为了不可言说的那些心思,西北王与高义公主的爱女被皇上一道诏书召进长安,背井离乡,远离父母,身旁都是不怀好意之辈。

  飞廉顿觉那位郡主有些可怜。

  可怜她的同时,却又觉着不可思议,瞪圆了眼睛看向顾淮,“主子,这人的意思,这几日的流言,是咱们府上传出去的?”

  自那日入宫为陈家求情后,主子病情加重,这些日子他们院子是严进严出,外头发生了什么,也无人去理会。

  飞廉犹豫道:“主子,郡主该不会误以为流言是咱们故意散出去的?”

  这样一想,飞廉有些头大,“他这不是空口白牙造谣吗?”

  “不行,属下这就去把刚刚那人找回来,他家主子要清白名声,您的名声难道就能随意被玷污……”

  顾淮开了口,低低的唤了他的名字,“飞廉。”

  只是喊住了人以后,顾淮又有些心不在焉的看着手中之物。他的十指修长白皙,与刻着梅花浮纹的铜制手炉实在分外分明,他摩挲着浮纹,像是浸了冰的指尖便会泛起一丝滚烫的痒意。

  这样的天气,其实还不适合用手炉。

  冬天还没来,他却觉着今年的冬天必定不好过。

  飞廉擦着脸上的汗珠,将马车车门仔细关好,不让半丝风吹进来。

  马车缓缓向前驶去,行了一段路,飞廉才听见回答。

  “回府以后,让人去查是何人所为。”

  飞廉应了一声,见顾淮闭上眼似沉沉睡去,便缩在了一角再不出声。

  *

  被飞廉觉着可怜的昭昭,不小心打了个喷嚏。

  子桑采原是在给她研墨,听见动静便将一旁温着的姜茶端去,昭昭素来不爱喝姜茶,闻着味儿了便皱起了眉头。

  “我又没着凉,不用喝姜茶。”

  说完这话,她又低下头仔细看着手上的信件,依旧皱着眉头。

  是她母亲来的信,信中写着她父亲阿罗怙又出门巡视边境,这是多年来阿罗怙养成的习惯,每年要入冬的时候,他会亲自领兵在凉州与西戎的边境巡视一回,一为安抚边境居住的百姓,二为震慑虎视眈眈的西戎铁骑,毕竟西戎人的土地贫瘠,一到了冬天便缺少粮食,每年都有西戎将士伪装成匪徒掠夺边境百姓的牛羊和粮米。

  阿罗怙年轻时是阵战沙场的将帅,落下了一身暗伤,年轻时没什么大碍,上了年纪后,这些暗伤便开始折磨起人来。后来边境还算安稳,是不用打仗了,可是每天也还总有操心不完的军务。

  虽然高义公主只在信中寥寥数语,半点儿让人会担心的话都没写,昭昭心中却有些不安。

  算着时日,她阿娘写这封信是半月前,那时她阿爹便领兵巡视边境,这可比往年提前了许多。

  凉州距离长安数千里之远,若是出事,八百里加急函件也要十日才能送到她手中。

  子桑采原是想要哄劝着让她喝下这碗姜茶,却见她紧皱着眉头,劝说的话便不敢说出口。

  过了半晌,见昭昭终于将手中信给仔细收好,子桑采才小心翼翼地端了杯清茶过去,“主子,可是凉州出了事?”

  昭昭抿了一口茶,“凉州一切都好,只是我心中不安罢了。”

  子桑采便立刻就忧心忡忡起来。

  昭昭见她如此,打起精神来,“明日不是还要赴相府沁姑娘的赏花宴,你去同青眉姐姐说一声,明日我想穿那件昨日外祖母让人送来的新衣。”

  子桑采果真被这话给忽悠了过去,相府的赏花宴,满长安能收到严相府请帖的,皆是长安极有美名的闺秀,她家主子可不能被比下去,她忙道:“婢子这就去,那件晴岚大袖极衬主子呢。”她说着话,便疾步朝寝居去了。

  昭昭见她离开了书房,方才沉下心思,提笔开始写回信。

  高义公主这回派人来长安,也不止为给女儿送一封信,太后寿辰将近,此番送入长安之物,还有高义公主为太后亲手绣的衣裳鞋袜,昭昭亲自捧着前去呈给太后。

  那衣裳鞋袜,一瞧便是用了心思的,针线无一处不妥帖,就连这么些年,母女二人都未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