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0节(1 / 2)





  哪怕王家不动, 也少不了觊觎的人,若动,失败的下场,将是王家堡跟着一同覆灭。

  身处王家堡的他们自然也跑不了。

  马家,马昭回去后高兴的对自己父亲道,“爹,我找了一个活干,你以后不用再操心我还闲着了。”

  “什么活?”马昭父亲问道。

  “不能说, 明天我就开始干活了。”马昭道,随后心安理得的把长辈们送过来的书本给堆放在一边去。

  “这孩子,都是要成亲的年纪了,怎么还这么咋咋呼呼的。”马昭走后,他父亲皱起眉头道。

  “行了,你当年不也这个样子么,要不是孩子们都长大了,我也得说你,你看看你把孩子给逼得,如果他有文气,不用你说我也会催着他上进,但他这不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么,明显不是读书的料,就像鹿长的再好,也不能骑着去打仗一样,你这个当爹的就不能看看昭儿的长处。”马家老爷子道。

  马昭父亲叹道,“可是父亲,只有读书才能更好的传承家业啊,我这不是为了家族考虑么,昭儿他是下一任马家家主,必须得承担起这个责任来,你看我有盯下面的小的么。”

  “你还不如去盯小的呢。”

  “至于昭儿,我已经给他找好出路了。”马家老爷子道。

  “啥?”马昭爹不由掏了掏耳朵,不敢置信道。

  他们才回来几天啊,就已经找好出路了?什么出路?

  “你求的上策不行,那我就求中策,中策对昭儿来说是最稳的,以后就让他跟在淳之身边吧,你难道看不出来,在王家堡内,淳之这孩子的名头已经盖过了他爹他爷爷,在村里,你王叔现在基本是不管事的闲散老太爷了。”马老爷子有些羡慕道。

  “有我们两个老家伙的这层关系在,淳之那孩子怎么也不能坑昭儿不是,与其让昭儿蒙头蒙脑的向前冲,还不如给他找个人带领着呢,我看淳之这个孩子就不错。”

  “可淳之那孩子比昭儿小,能降得住昭儿么?若是降不住,那该怎么管?要知道你孙子可是牛脾气。”当父亲的不由操心道。

  马家老爷子道,“淳之这孩子只身擒下过一只从山上跑下来的野猪。”

  “这事要是真的,不管是动嘴还是动手,淳之这孩子都是稳胜的。”

  马昭爹:“……真是看不出来,王家小堡主真是深藏不露啊。”

  第二天,李平安和马昭两人不约而同的起了一个大早,然后跑去河边和王淳之几人汇合。

  王沛良此时还睡眼惺忪着,对王淳之道,“等我们把仓库重新装满歇歇好不好?”

  “好。”王淳之答应了,毕竟这几天的确有些赶,木系异能哪怕能给身体和精神续航,但是一直不知疲惫,机械般的干着,也腻味。

  “我们的人要是再多一点就好了,这样也不至于所有活都分摊到我们几个的头顶上。”谢小天道。

  王淳之安抚道,“再辛苦一段时间,现在还不是向外界暴露我们的时候。”

  他是众人之中干活最轻松的,异能消耗过多,也会让他身体疲惫,但是架不住他现在的异能等级高啊,相当于阻拦洪水的堤坝只开了一个小口子,滔天之势还没来呢。

  李平安和马昭两人是跑着过来的,等人齐了之后,王淳之带着他们进山。

  马昭攥紧拳头兴奋道,“我们是要进山林里打猎么?可是怎么没带弓箭。”

  “没关系,只要你人带上了就行。”萧默马昭道。

  作为走过不知多少次的几人对这片闭着眼睛都能摸到,但是对于从没有来过的两人来说却非常的稀罕。

  等到了目的地,他们就看到林间的空地上林立着一排排的仓库。

  李平安和马昭两人睁大眼睛,马昭道,“难道这是王家堡的粮仓?”

  “不,这里只是王淳之的个人仓库。”谢小天对他们道。

  然后,开始干活。

  王淳之直接打了一个响指,地面瞬间遍地生草。

  有粮食,有棉花,几个月的生长岁月在短短的一会就被演绎出来。

  “这是在变戏法么?”马昭和李平安揉了揉自己的眼睛道。

  谢小天对他们道,“这是我们最大的秘密,让你们保密的就是这个。”

  “这事千万不能泄露出去,要不然小心……恩。”谢小天的手横着从脖子处轻轻划过。

  李平安到底在王家堡待的时间不短,知道这事王淳之能做的出来,连忙保证道,“我一定会把这事守口如瓶的。”说完以后,他就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我,我也会把这事保密,不告诉别人的。”马昭有些晃神道,伸手去抓已经长到他腰际的麦苗,扎人的麦须让他回过神来。

  真的,不是变戏法,马昭狠狠的拧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发现疼的真实。

  “好了,赶紧干活吧。”过来人道,熟练的开始用麻袋往仓库里面运粮食和棉花。

  到底多了两个人,进度一下快了不少。

  整整干了一天活,李平安和马昭再没有一开始的感兴趣,面对再次被木系异能催生出来的粮食和棉花面上也只是寻常。

  原来真的是过来干活的啊,从没有干过这么多活的马昭想哭。

  李平安却看着自己被磨出水泡的手掌意味不明的笑了起来。

  王沛良坐到李平安的身边,问道,“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后悔加入进来?”

  李平安摇头道,“我没有后悔,并且永不后悔。”

  友人以诚待他,他必舍身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