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节(1 / 2)





  新的族规和村规并没有对村民们造成任何的影响,毕竟这三种东西,任一一种都不是普通人能够接触到的。

  不是谁都像王大胆一样能够凭借着自己的胆子去发天降横财,大部分的村民们一年到头的收入,并不足以他们任意挥霍。

  “这条新的族规给外面的那些族人也送过去。”王善才老爷子道。

  王家是耕读世家,读书走出去的读书人并不少,哪怕他们现在已经为官身,却还是需要听从族中管理的。

  “还有他们后面三个月的花销,也得送过去。”每次说到这个问题,王善才老爷子就头疼。

  为了保证自家的根基,王家的大部分族人都只务农,至于从商会跌落为社会最底层的商贾这类事他们是不会做的。

  自然的,依靠土地的收入,王家的家族自然富裕不到哪里去。

  已经踏入官场的王家族人为他们提供庇护,他们这些族人自然也得为朝堂的他们提供日常人情来往的各种开销,以便让他们在官场上能更进一步。

  没有来自家族后方的支持和用钱财开路,只依靠自己每个月的俸禄混官场,除非你有不一样的机遇,要不然少不得坐冷板凳。

  这也是寒门贵子们在朝堂之上难以出头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脉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们手里面没有足够的钱,结交不了更高层次的人,维持不了彼此之间的往来,自然得不到更好的帮助。

  而那些真正踏入朝堂之上,寒门出身的官员们,背后或多或少都有来自富商或者世家们的支持。

  这是那些有钱人对身具才华的投资。

  用了别人的钱开路,功成名就以后自然少不得为别人办事。

  这个标签一旦贴上,基本是洗不掉了,那些成功投靠世家大族的寒门们也不想洗。

  背靠大树好乘凉,你好我好大家好多好,很少会有人拒绝。

  就连日子过得有些紧巴巴的王家,在丰收之际也会资助周边一两个有才华的学子。

  当然,说王家穷,是和那些世家大族们做对比,对比周边方圆百里,王家家族是当之无愧的庞然大物。

  这个庞然大物碾压周边的普通人绝对绰绰有余,可是把家族的钱都投入到官场上面,用来资助家族子弟们上升,那再多的钱也不够看。

  “以往资助家族子弟的标准是什么?”王淳之问老爷子道。

  “按照他们目前的品级。”

  “比如你爹,目前官居正三品,是我们王家家族目前最高的,他每次拿到的钱也是最多的。”

  “紧接着就是一个官居副三品的家族子弟,也只有一个,下面就是正四品……副四品……”

  品级越往后,人的数量也就越多,所能得到的家族资源也就越少。

  王淳之的父亲官居正三品,可以得到家族一千两银子的支持,到了七品官员,就只能拿到十两银子。

  当然,职位越高,相应的开销自然也就越大,按照品级给钱还是很合理的。

  只是,王淳之翻看着家族为官子弟的晋升履历,眉头皱起,“爷爷,你有没有跟踪过那些人,看他们把钱都用到哪去了?”

  钱如流水般花了出去,有人的职位却十年都没有挪动一下。

  朝廷官员三年一次考核,一共就只有三次机会,十年的时间都没动弹一下,说明这个人的官途已经彻底走到了尽头。

  第26章

  就算是同等级的官职, 一个潜力已经彻底耗尽,一个还有上升空间,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可是巨大的。

  这个时候再给他们一样的资源,很可能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听到王淳之这么说, 老爷子先是一愣,而后问道, “那你想怎么办?”

  “先按照他们原有资助的基础上略做增加和删减。”王淳之道。

  家族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个时候就只能精打细算,合理的分配每一份资源。

  看到王淳之这样, 王沛良道, “我们就不能做生意么?”

  “没什么比做生意更挣钱的了。”

  种地所能得到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更别说家族内的钱财大部分还供应给了在外面为官的子弟们, 导致族内现在除了孩子们的基础教育以外, 生活一点都不富裕。

  王淳之道, “那些世家大族们和我们一样, 也是以土地为根本。”

  “那他们为什么能那么的有钱,而我们则这么穷?”王沛良心中疑惑道。

  “一,他们家里土地的面积是我们王家家族目前的十倍、百倍之多。”

  王沛良泪目,忘记地主和地主也是不同的。

  “二,他们暗地里有来钱的营生,明面上也有很多源源不断,却细水长流的商铺进账。”

  “他们为什么能做生意?”王沛良惊诧道。

  “事实上我们王家也有不少生意,比如各种店铺之类的,出面负责的都是签了死契的下人们, 我们王家和别的世家一样,家族子弟是不被允许沾染这个的。”

  自家的弟子自然是要读书为重的。

  王沛良瞪大眼睛听着这些家族机密,这些东西是他生活多年都不曾接触到的。

  他知道,这些信息一直都被限制住,只有极少数有身份的人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