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章(2 / 2)


  稍后,姜蕙立直身子,僵硬的走了。

  梁氏等了许久,已经叫银桂去找,眼见姜蕙过来,急道:“哎呀,阿蕙,你去哪儿了?”

  “茅厕人挺多的,我等了会儿。”姜蕙胡乱扯谎,笑道,“阿娘事情办好了?咱们回家?”

  梁氏倒是不急:“难得来了,你去求个签。上回在宝塔寺,求得一签,弄丢了,我看阿瑜求的挺准的,你祖母与二婶都说呢,幸好不曾在宋州结亲,京城挑选的余地可大了,虽然为娘不求你大富大贵,可也希望是桩好姻缘。”

  姜蕙心想,明儿指不定就定了。

  只怕家中人都得大吃一惊。

  不过也没有反对,她随梁氏进去求签,拿着签筒摇了一下,里面掉出一支签,只见上写:“红日当天照,光辉遍四方,西川人着锦,红紫满长春。”

  旁边沙弥瞧得一眼,恭喜道:“好签啊,上上签。”

  梁氏大喜,拿着就去解签。

  解签人听说问姻缘,笑道:“自有贵人扶之,好姻缘定成。”

  梁氏忙拿了钱给她,高高兴兴领着姜蕙回去了。

  到得家里,还与姜济达说了。

  夫妇两个都很欣慰。

  等到第二日,这高兴去了一大半。

  竟然有黄门来宣口谕,命姜蕙去宫里,轿子都准备好了。

  众人都吃了一惊。

  老太太叫人拿辛苦钱给黄门,一边笑眯眯问道:“倒不知叫咱们阿蕙去宫里作甚呢?”

  黄门得了钱,也爽快:“娘娘见永宁公主无人做伴,甚是冷清,故而请了几位姑娘去宫中陪着说说话的,到得下午,也就放回来了,老太太莫担心。”

  老太太松了口气。

  姜蕙屋里,只留金桂一人,正帮姜蕙对着画画打扮呢。

  好不容易寻到差不多颜色样式的裙衫,姜蕙又开始梳头,梳了个很正经的小平髻,头上首饰也没戴几个,玉石的不要,左边插一只云凤纹金簪,右边戴一支金花簪,这就完了。

  等她走到正堂,见惯她原先装扮的人都瞪大了眼睛。

  小姑娘一下子长大了,竟然有几分姜瑜的派头。

  黄门也偷偷丑她一眼,惊为天人,暗道难怪会被请了入宫,这模样,便是给皇上做妃子都不差的,他态度一下恭敬了不少,这位姑娘指不定可就是王妃的,谁敢怠慢。

  老太太拉着她的手叮嘱几句,姜蕙认真听着,笑道:“孙女儿会注意的。”

  胡氏这会儿心里头酸不拉几,不知道怎么形容。

  要说去宫里陪公主,怎么也该是她大女儿姜瑜啊,怎得就轮到姜蕙?她满心的不明白。

  而梁氏却为姜蕙担心,毕竟是皇宫呢,谁也不知道什么样。

  因黄门还等着,想必皇后也等着的,众人也不敢说太久,姜蕙与他们告别一番,这就随黄门去了外头的轿子。

  这事儿太突然,等到她走了,家里人还议论纷纷,只不是休沐日,姜济显,姜辞几个都不在,他们对宫中的事情又摸不着边儿,老爷子着急,派人去告诉姜济显。

  而姜蕙这时已经到皇宫门口了。

  她从车里出来,一眼就看到高高的宫墙。

  几位宫女过来领路,似她这等身份是不够资格再坐轿子的了,得一路行到殿内。

  姜蕙笑问道:“几位姐姐,辛苦你们了,我可是最后一个来的?”

  她嘴甜,态度又好,宫人笑道:“还差一位余姑娘呢。”

  “哦,不知永宁公主几岁了?我初来京城,丝毫不知。”

  宫人道:“公主今年十三。”

  正当说着,前头几人过来,宫人轻声提醒:“是太子妃娘娘,快些行礼。”

  ☆、第53章

  姜蕙忙跟着她们一道行礼。

  太子妃声音温和,问起她是谁。

  宫人回答:“是姜家的二姑娘。”

  太子妃道:“那是要去坤宁宫了,便于我一同去罢,已有两位姑娘等着了。”

  宫人听闻,自觉的往后退去,姜蕙跟在太子妃身后。

  太子妃回头笑道:“莫拘束,低着头,我也不知你长何样。”

  姜蕙抬起头来。

  太子妃见到一张光彩照人的脸,她微微惊讶,但又恍然大悟,难怪太子说穆戎迷上这二姑娘,非得娶了她做妻子,这等容貌也确实罕见,倒是与皇上宠爱的丽嫔有几分相像。

  那丽嫔是魏国人,当初魏国降服,进贡了不少美人儿,这丽嫔是最美的一个,如今皇上还常去她那儿,幸好为人聪明,不曾兴风作浪,母后也不与她为难。

  不过这姜蕙较之丽嫔,皆有越国人的柔美,故而显得更是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