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9节(1 / 2)





  孙氏听见她这样说,忙笑道,“既这么着,一两银子也尽够了。吃喝能费几个钱呢,二弟白日不在家,弟妹和玉娘,吃的都是猫食儿。文崖虽吃的多些,但家里如今人多,大锅饭做起来也费不了几文钱。”

  李姝点了点头,“大嫂说的和我想的一样,那我们夜里再跟阿爹说一声。以后,我们二房自己养活自己,阿爹也能轻省轻省。”

  慧娘在一边失意地说道,“就我一个还要阿爹养着。”

  孙氏忙劝她,“妹妹切莫这样想,妹妹还没出阁,又是咱们家唯一的女娘,养着你是咱们家应该的。说起来,都是阿爹一个人在管着妹妹。我们做哥哥嫂子的,倒没为妹妹花几个银钱。等妹妹出门子的时候,我跟你大哥商量好了,定要给妹妹添几样像样的首饰。”

  慧娘忙道,“不不不,大嫂整日管家,我只管饭来张口。二嫂教我读书做针线,若不是大嫂和二嫂在,我如何能整日这样当个甩手掌柜呢。”

  李姝笑了,“妹妹在家还能有几天,以后到了尹家,尹家定然规矩重,如今能松快一天算一天。妹妹不要心里有负担,你是家里最小的,我们不疼你疼谁。妹妹看我,我哥哥姐姐们给我东西,我从来没客气过一声。”

  孙氏哈哈笑了,“弟妹好命,有个那样尊贵的姐姐。”

  李姝不好多说宫里娘娘的事情,只得岔开话题,“下午咱们无事,去春秋路飘香阁,我请大嫂和妹妹吃上好的点心。”

  孙氏开心地笑了,“哎呦,那我定然要去。弟妹前儿才得了年俸,足足纹银六十两。宫里娘娘可真是大方,弟妹这诰命才封了三两个月,却给了一年的俸禄。”

  李姝抬了抬下巴,“可不就是,如今我也是有钱人了,大嫂和妹妹去了,只管买,我付钱。”

  慧娘也跟着笑,“飘香阁的点心可是顶顶好的,我都一个多月没吃了。上一回还是沾二嫂的光,吃了一些,这回既然二嫂出钱,我定要多吃一些,不光要吃,还要带一些回来。”

  李姝豪气干云地拍拍胸口,“尽管吃,今儿点心管够,管饱。”

  煦哥儿听见说吃的,跑了过来,“阿娘,吃吃。”

  姑嫂三个都笑了。

  男孩子说话迟,丽娘家的小嘉娘一岁的时候就会喊阿娘了,煦哥儿一岁多了,还只是会说一些简单的。但他听的懂,不管家里人说什么,他都能给出正确的反映。而且,煦哥儿很好地继承了赵家的武学基因,还没板凳高,就会爬高上低,对阿爷和阿爹的刀枪剑戟非常感兴趣。

  当天下午,姑嫂三个收拾的体体面面出门了。身上穿的都是用贡品做的外衫,头上钗环闪闪发光,走到哪里都能招来旁人侧目。

  三个人带着煦哥儿、两个丫头和两个小厮,李姝又大方地雇了辆车,一起往飘香阁去了。

  飘香阁的伙计认识李姝,原来李姝只是赵举人的娘子,如今不一样了,人家是宫里贤妃娘娘的亲妹子。

  掌柜的亲自招待,听见姑嫂三人要在这里吃点心,忙用屏风在大堂里隔了个小间,上了上好的点心和茶水,打发一个机灵的小伙计专门伺候着。

  姑嫂三人高高兴兴地逛了一下午,吃好喝好,带着大包小包回了家。

  夜里,赵世简与赵书良说了以后自己养家糊口的事儿。

  赵书良用手指敲了敲桌面,“你如今既是有了俸禄,自家养活妻小也是应该的。与你们大嫂商量,每月该交多少就交多少。老大家的,以后,我每个月只给你3两银子,我和慧娘的吃喝,还有慧娘的丫头并费婆子的月钱。其他的,我自会交给慧娘处理。等她出了门子,再另说。”

  孙氏正色答应了。

  赵家这边热热闹闹的准备着年货,小年那一天,肖氏让人来传了消息。长房全娘生了个儿子,让李姝洗三当天回去。

  这是郑氏头一个孙子,她异常看重。自全娘有孕起,她精心照顾。吃食、穿衣、日常起居,样样都妥妥帖帖。全娘的娘家极少到李家来,即使来了,也是客客气气,并不曾指手画脚,郑氏对这点很是满意。

  全娘生下了李家长房长孙,在李家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再也没有人会背地里嚼舌头根子,说什么命硬,填房了。

  英娘的娘家人中间来闹过一次,当着瑞娘的面,说了很多不中听的话。话里话外的意思,后娘有了弟弟,她亲娘的嫁妆迟早要保不住,闹的很是难看。郑氏气了个半死,全娘抱着肚子在房里躲着。张氏堵在西厢房门口,防止胡氏等人去拉扯全娘。

  李穆川回来后,亲自去了杨柳胡同,让郑氏把英娘的嫁妆还给她娘家人。然后李穆川又掏了二百两银子给郑氏,这是他给瑞娘以后的添妆。断了瑞娘外家这门亲,以免以后给娘娘惹祸。

  李穆川如今在家里说话份量比李泗新还足,他这样说了,郑氏只得照做。但她也不是好欺负的,大张旗鼓把英娘剩下的嫁妆送了回去,并当着郑家族长的面,绝了与胡氏的关系。

  郑氏婆家如今越发显贵,且这事儿郑氏又没错,郑家人自然偏着她。

  全娘也当即表态,以后,瑞娘就是她生的。她论年纪和英娘差不多,给瑞娘做阿娘,也不是说不过去。

  瑞娘好几岁了,也懂了些事,知道自己不是阿娘亲生的。如今听说亲外婆家来闹,她又害怕又伤心。

  郑氏贴身把瑞娘带大,如何不心疼。可恨胡氏一干人,完全不把瑞娘放在心上,只管来捅她的心窝子,这么点点大的小娃儿,如何能受得住。

  为了安抚瑞娘,虽然得了长孙,但郑氏对瑞娘越发好了。李承祖借着娘娘的东风,也在刑部衙门做了八品小官,俸禄比以前更厚。李穆川每个月给老父母的养老银子比以前更足了,老两口能吃多少呢,剩下的,都到了郑氏手里。

  这也是李穆川变相补贴大房,大嫂和侄儿照顾老爷子老太太,他们二房多出些钱,也是应该的。

  郑氏手里宽裕,瑞娘身上的新衣服就没断过。杨柳胡同老宅里,这几年就瑞娘一个孩子,全家人可怜她出生就失母,都把她当眼珠子疼,各路亲朋送来的好吃的好料子,都先紧着她,瑞娘也算快快活活地过了几年。

  如今家里虽然多了个弟弟,但张氏一干人并未轻视她,瑞娘忐忑了一阵子,见家里人依旧疼她,也渐渐放心了,把她外家说的那些挑拨的话语都抛到了脑后。

  洗三当日,李姝带着厚厚的礼物,先去了秀水坊,和丽娘一起,跟着肖氏婆媳,共同去往杨柳胡同。

  张氏今儿正坐高堂,接受各方的祝福。如今她是贤妃娘娘名义上的亲祖母,她家里得了重孙,李承祖所在的刑部、李穆川所在的户部一干大小官员,不管人有没有到场,反正都备了厚礼送了来。

  洗儿的时候,李姝跟着大家一起,只往洗儿的盆里添了一小块碎银子,估计也就半两银子的样子。收生姥姥看了她一眼,这个巧娘子怎地如此小气?她还指望今儿能大赚一笔呢。

  李姝才不管收生姥姥如何看她,添盆的东西,若是在贫寒人家,主人家定要收回去的,李家这样的官宦人家,亲朋们的添盆,最后都被洗儿的收生姥姥拿走了。

  李姝早就过了死要面子的年纪,她才不在乎收生姥姥和一干来客如何看她。李姝的原则很简单,我有钱,只想花在自家人头上。收生姥姥来洗儿,本来就已经给了脚程钱和辛苦费,如今添盆的东西你还要带走,那我就只能稍微意思意思了。

  等到孩子洗完了,用襁褓重新裹好,送还给全娘。各家女眷开始把自己给孩子准备的礼物拿出来,李姝这个时候忽然变得异常大方,送了一匹小儿穿的细棉布并一对小金镯子,比当日李承业的儿子那一对稍微轻一些,但在长房这一干宾客中,已经算是厚礼了。除了这,李姝还给李泗新老两口、郑氏等人备了厚礼。

  收生姥姥心里直骂,这个巧娘子可真是巧,这般会过日子,心眼子这样多,怪不得成亲大半年了,连个屁都生不出来。

  众位女眷不好说她,想来太后娘娘亲封的巧娘子,总是有些与众不同吧。

  李姝在杨柳胡同高高兴兴地过了一天,吃过了中午的酒席,她就和丽娘一起走了,肖氏婆媳要留下来帮着郑氏清点礼品。

  郑氏心里清楚,今天很多陌生人家上门送礼,看的都是二房的面子。郑氏和肖氏一起,把各家的礼物按主人家所在的衙门不同,一一分类,并登记造册。严氏在一边带着瑞娘和自家儿子一起玩,顺道陪张氏说话。

  等郑氏妯娌两个忙活完了,天快要黑了,肖氏就要带着严氏母子回去。

  郑氏忙拉住她,并对张氏说道,“阿娘,今儿来的许多人,我和大郎根本不认识,送的礼也贵重,想是冲着二叔和娘娘的面子来的。我预备把大郎同僚们的礼留下,其余的,交给弟妹带去秀水坊,以后这些人情,还是让二叔和弟妹去赶,我们可认识谁呢。”

  张氏点了点头,“老大媳妇说的对,老二家的,你就听你大嫂的,都留在这里,也是难为他们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