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村里有个空间男[重生]第131节(1 / 2)





  张老大也算看出来了,这位黄老爷深居简出,对外面的事物知之甚少。

  他耐心解释。

  “导游就是专门带客人游玩的跑腿,海昌郡新奇的事物可多了,要是没有当地人带路去玩,自己瞎逛可恼火,什么买门票啊、安全检查啊、多人玩的项目啊可都搞不懂呢……”

  “像海昌郡的乐园,那全名叫‘海昌海上乐园’,不在郡城里面,想去不仅要买门票,还得去挤船票,这些票可要排好长的队才能买到……”

  “听起来甚是有趣,张小侄可还知海昌郡有何名物名地?”

  黄老爷虽是老爷,性格倒很和蔼。

  张老大聊得很投机,而且海昌郡的好,真的让人有种忍不住的想跟人分享炫耀。

  “海昌郡的好东西好地方说起来可多了,那真真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好的地方了,就是京城都比不上呢……”

  “哦,张小侄会不会言过其实?京城可是天子脚下的皇城,竟比不上一个海边小城?”,黄老爷继续问。

  “到底如何老爷到时候亲自瞧瞧就知道我话不假,海昌郡虽没有京城那么富丽堂皇,但绝不比京城差到哪里去。”

  “霍东家更是咱们所有商户的恩人,要不是霍东家极力向朝廷争取,咱们商人做买卖哪有今天这样容易。”

  “当初东家带着全国商户支援朝廷的冒险壮举,更是深明远虑,现在别人说起咱们商人都是竖大拇指的了,都多亏霍东家,朝廷现在对咱们商户才那么扶持,要是能加入商盟就更好了……”

  张老大说的一脸崇拜。

  不止他,现在绝大部分的商人都是‘霍东家’的脑残粉,加入商盟更是所有商人最大的愿望。

  黄老爷听着笑而不语。

  接下来船上的日子张老大发现这位船主老爷真的是个没见过市面的好奇宝宝。

  对外界的事情真是连常识都不知道,并且对海昌郡,对他们崇拜的霍东家十分感兴趣,特别喜欢听他说关于霍东家的传奇故事。

  等抵达海昌郡码头的时候,张老大觉得自己嘴皮子都快说干了,黄老爷还听不腻。

  幸好黄老爷没把他之前说要当导游的话当真,到了目地就让他们一家先走,不然这老爷怕是还得接着问。

  张老大松口气,道完谢带着妻子儿女就去找客栈。

  而这位黄老爷,则挥手带着自己管家模样的仆人和随从去逛街。

  .

  第144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

  张老大碰上的黄老爷不是别人, 对民间知之甚少、又对海昌郡特别感兴趣的自然就是微服私访出来的黄七。

  俗话说读完书不如行万里路,不出门永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如何。

  这些年在宫里虽定期都有关于民间和海昌郡的消息报告回来,但无论纸上描述多少词语,都比不上亲眼所见来得震撼和深切。

  以前做王爷的时候黄七就常在民间行走,对民间所知还不少。

  出了宫一路瞧见百姓的生活变化,瞧见大家日子越来越好,气色红润,他心里是自豪欣慰的。

  杰米哒

  这个皇位他得来沾了血, 但他没有辜负母亲的希望,他日夜勤政把赵国打理得很好, 他不愧这个位置。

  但到了海昌郡, 他才知道什么叫做闻名不如一见。

  海昌郡的一切他在宫里不是不知道, 霍承毅有多滑他很清楚,暗中派了不少人注意汇报海昌郡的动静和变化。

  可真正亲眼所见,他才敢承认, 张老大那句海昌不比京城差所言非虚。

  论富丽堂皇和威严,海昌郡的确比不过存在数百年的皇城,但是整个海昌的风貌却比京城更让人眼亮。

  海昌郡十分热闹,人群之多,但意外的是无论人群再多,街道都井然有序。

  海昌郡的街道修得十分宽敞, 并且进行了分流, 行人和马车行走全部分开。

  宽大的马车道不仅有富贵人家的马车,还有一种由好几头牛共同拉行的大车。

  这种大车形状颜色统一, 车夫衣服统一,巨大的牛车每走一段停一下,百姓在指定的地点上下,据说这叫‘公共牛车’。

  这个黄七早有耳闻,因为当初黄溪村就有,当时觉得想法不错,但没想到实用到城里却如此惊艳。

  大大方便了百姓来往速度,也无形中提高了很多事情的办事效率。

  每隔一条街道还有专门的人进行指挥疏散人流来往,更有带着红布标识的街道巡查队。

  专门抓那些不守郡城规定,以及外地来仗着身份欺负平民的权贵,保证郡城内的治安。

  还有各种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的商铺,人声鼎沸,热闹繁荣,已不复当年的破烂贫穷形象。

  仅仅逛了一会儿的郡城街道,来自京城的几个贵人心情就已达到了一种震撼。

  “那小子总是超出我的预料,子夫,你可还记得以前咱们来这里的时候?”

  坐在酒楼包间休息,盯着窗外人流攒动的画面,黄七忍不住感叹。

  “如今的海昌郡,沧海桑田形容亦不为过……”